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中秋節的起源

上古 時代

中秋 節起 源於上古 時代,由秋夕祭月的 習俗演 變而 來。古代帝王在 農曆八月十五日祭月, 這一天 位於秋季的中期,因此被 稱 為 「仲秋 」, 後 來逐 漸演 變 為中秋 節。中秋 節的 習俗 包括祭月、 賞月、吃月 餅等, 這些活 動最初具有宗教和祭祀的意 義,但 隨 著 時 間的推移,祭祀的成分逐 漸 減弱,而 賞月和家庭 團 圓的 習俗逐 漸成 為主流。

在 農曆的四季中,每 個季 節分 為孟、仲、季三部分,秋季的第 二個月即仲秋,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因此得名 「中秋 」。中秋 節的普及和定型分 別 發生在 漢代唐朝初年,而盛行 則是在宋朝以 後。中秋 節 與春 節、清明 節、端午 節 並 稱 為中 國四大 傳 統 節日。

此外,中秋 節 與 農 業生 產有 著密切的 關係,因 為秋天是 收穫的季 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正值 農作物和各 種果品成熟之 時, 農民 為了 慶祝 豐收,表 達喜 悅的心情, 將 這一天定 為 節日。 這一 習俗可能 與古人的 「秋 報 」 傳 統有 關。

2006年5月20日,中秋 節被列入首批 國家 級非物 質文化 遺 產名 錄,2008年1月1日,中秋 節成 為中 國 國家法定 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