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五苦六辛

五苦六辛」是一個中醫基礎術語,源自古代醫書《漢書·方技略》。這個概念指的是根據中醫理論,五臟宜用苦劑,六腑宜用辛劑。

具體來說,「五苦」指的是五臟(心、肝、),它們位於體內,屬於陰性,因此適宜使用苦味的藥物,如酸苦涌泄的藥物來治療。而「六辛」則指的是六腑(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它們位於體表,屬於陽性,適宜使用辛味的藥物來治療,如辛甘發散的藥物。

這一理論在中醫臨床實踐中有著重要的套用,指導醫生在診斷和治療時選擇合適的藥物。例如,對於病在里(即五臟)的病症,屬於陰分,宜用苦寒之藥來治療;而對於病在表(即六腑)的病症,屬於陽分,宜用辛溫之藥來治療。

此外,現代學者通過對《神農本草經》所載藥物的系統分析,對「五苦六辛」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提出,「五苦」指的是苦味藥物具有的寒、熱、溫、涼、平五種性氣;「六辛」則指的是辛味藥物具有的寒、熱、溫、涼、平五種性氣之外,還有大熱一種,總計六種辛味藥物的性氣。這些解釋為中醫用藥提供了更細緻的分類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