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六沴

六沴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iù lì,其含義是指六氣不和。在古代文獻中,「氣不和而相傷為沴」,這表明六沴涉及到自然界中六種氣(可能是指等)之間的不和諧相互作用。

出處:

《尚書大傳》卷三中提到:「維時洪祀,六沴用咎於下,是用知不畏而神之怒。」這表明六沴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不祥之兆,可能引起神靈的憤怒。

《漢書·孔光傳》中也有關於六沴的記載,其中提到:「六沴之作」,並解釋說這是歲之朝的重要徵兆,其影響非常嚴重。

例句:

晉代陸機的《愍懷太子誄》中提到:「精感六沴,咎徵紫房。」這裡的「精感六沴」可能是指對六沴現象的深刻感受或理解。

宋代蘇軾在《御試製科策》中提到:「夫五行之相沴,本不至於六,六沴者,起於諸儒欲以六極分配五行,於是始以皇極附益而為六。」這裡討論了六沴與五行相沴的關係,以及儒家對六沴的解釋。

明代唐順之在《廷試策》中提到:「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極,宜乎休徵至而六沴消矣。」這表明六沴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如保持中和)來消除。

綜上所述,六沴是一個涉及自然現象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概念,它不僅體現在古代文獻中,也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界和諧與平衡的追求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