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十三州府是什麼意思

"十三州府"主要有兩種解釋:

行政區劃:

在中國古代,行政區劃中「州」和「府」是並稱的。西漢時期,全國被分為13個州監察區,每個州設有刺史州牧,負責巡察所屬郡、國,督察郡、縣官吏和地方豪強,糾舉不法,彈劾污吏。

東漢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資望輕重為轉移。到了東漢靈帝中平五年,開始選朝廷重臣出任州牧,從此,州逐漸變成行政區,州牧也成為常設的一方軍政長官。

「十三州府」在這裡指的是西漢時期全國被分為的13個州監察區,這些區域在古代行政區劃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理區域:

「九州」是中國古代地理區域劃分的一個概念,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將中國劃分為九個大區域。西漢漢武帝時期,全國被分為十三刺史部,這些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為名,因此也被稱為「十三州」。

「十三州府」在這裡指的是西漢時期全國被分為的13個州監察區,這些區域不僅在行政區劃中有重要地位,也在地理區域劃分中占有顯著位置。

綜上所述,「十三州府」既可以指西漢時期全國被分為的13個州監察區,也可以泛指古代行政區劃中的州和府的合稱。這兩種解釋都體現了「十三州府」在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和地理區域劃分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