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古代科舉考試怎麼考

古代科舉考試分爲四級,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以下是這四級考試的相關介紹:

院試。這是科舉考試的最初階段,未考中前的稱謂是“童生”或“童子”,考中後則稱爲“生員”或“秀才”。院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考試地點分別在縣、府、州。院試每三年舉行兩次,合格者可獲得生員資格。

鄉試。這是科舉考試的第二級,每三年舉行一次,通常在秋天的八月,因此也被稱爲“秋闈”。鄉試的參考者是已獲得秀才資格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等,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試合格者被稱爲“舉人”,第一名稱爲“解元”。

會試。這是科舉考試的第三級,每三年舉行一次,通常在春季,因此也被稱爲“春闈”。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參加者包括鄉試合格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錄取三百名爲“貢士”,第一名稱爲“會元”。

殿試。這是科舉考試的最高級別,每三年舉行一次,在皇宮殿廷進行,因此也被稱爲“御試”“廷試”“廷對”等。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中者被稱爲“進士”,錄取分爲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稱號。

科舉考試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主要以成績定取捨等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