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埆厝

埆厝台灣的一種傳統民居,這種房屋主要使用黏土稀泥等材料建造,有時也會加入稻草粗糠牛糞等輔助材料。在製作過程中,這些材料會被混合併攪拌,有時還會加入煮好的糯米以增加黏性。攪拌土埆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因為土會變得越來越黏,難以操作。攪拌好的土會被倒入木框模具中,待泥漿稍定型後,木框模具被抽起,繼續製作下一塊土埆。這些土埆會放置在割完稻子的田裡慢慢陰乾,最適合製作土埆的季節是秋季末,因為秋天的氣候涼爽,太陽不大,雨量也少,適合土埆的乾燥。

在建造土埆厝時,會先離地迭上大約一尺高的石頭,再把土埆迭上,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潮濕。土埆之間用黏土接著,每迭五層的土埆,就會加上長竹片以增加其拉力防止地震。當牆砌好後,通常會外刷灰泥、白粉,以防止雨水淋刷導致崩落。在台灣,早期的土埆厝被視為顯示家勢的象徵,而一般人家則住竹管仔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