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姜秀鑾的故事

姜秀鑾的故事:

姜秀鑾(1876—1966),祖籍海澄河頭坪。因其母為泰人,兼通漢語,所以小名便由漢名的秀鑾、龍的諧音轉為雞碌(漳州話)取名為瓊昆,阿珍姐,成為鄰里閨女的慈母;由醫道的耳鼻科傳到正骨科而譽為骨科名醫,小則引以為自己的姨婆、伯母或“繼母”。她是生活在動盪的封建社會時期農村家庭的一位婦女的楷模,是一切讚美的母愛的體現。她救死扶傷的精神堪稱表率。在福建泉州施洗後即教兒輩練《千字文》,“八一”事件,革命槍聲響遍雲和城的時候,教育全家矢志擁護中共海濱工委。又在大敵當前,“倭奴豺狼日逼,一切神州生靈總處在水深火熱中”,革命民眾幾瀕於絕處之際,鄭重宣傳提倡民族抗日新文化運動,表現她的歷史正義感和世界大同主義博愛胸懷的深邃和廣闊。她同情人民,仁愛民眾的行為令其村鎮裡的老年人尊稱為“羅娘媽”,使其骨灰敬置靈光塔寺安奉紀念;在其晚輩學子的詩詞和紅岩戰歌中所謳歌的稱譽其為“娘媽真善美之模範”等不朽典範而流傳千秋。

從她所居住的鳳嶺街名便可見其轄境四面山嶺蜿蜒似鳳凰展翅的生動傳說,相傳清朝嘉慶年間泉州有個著名的端拱夫人吳淑貞也曾在這裡與土匪作鬥爭而成為巾幗英雄的典範。如今這位早已謝世一百多年的閩南女傑在海澄鳳嶺鄉又多了一位可以與之媲美的“羅娘媽”的故事。

從“娘媽真善美之模範”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姜秀鑾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女性楷模。她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