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寵辱若驚故事

“寵辱若驚”出自先秦李斯的《諫逐客書》。

原文如下: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臣聞吏議逐客,臣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當是時,秦之於諸侯,固不成帝業,亦首霸可知矣。

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風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馬駔驢不實外廄,安胡騎乎?胡騎鳴於塞上而南牧乎宜陽者,此豈天下名馬豪傑之士盡在秦乎?戎王輸金幣猶不足富富有餘,何則?秦之諸吏吏士皆齊之以法,鋤奸鉥凶,壹民相夷也。臣以四海之廣,士民之多,欲其無愚智賢不肖,皆盡力竭智以赴主上者難矣!

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以歌《康瓠》之歌者,不足與論也。何則?天下已平,壯士休德音之餘功也。今乃令此為臣妾輔俗之人變學擊築遊樂於趙、燕、魏之間遊說諸侯之術謬稱“先王之道”以非訾郡縣之制舉軼人之上進者曲學以阿私為容者亂家以敗俗者臣所大患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不敵其樂者殆王業也。今乃令斯將率天下協兵攻諸侯曰:“侵欲寡和。”臣誠恐功不得而見欺天下諸侯得其志欲攘地而自廣矣臣聞地廣者粟散而弗收則非國之務也。

且夫農夫勞而不能自食兮女工勤而不能自贍此皆可致而不致也。今乃令良將守之於關隘隘塞而遠戍卒不塹塗塹山林而充芻藁此利士民而實邊備者孰謂亡益乎!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也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也今逐客以資敵國乏天下之歡而絕成功也。今逐客以資敵國業無所興必宜聽武之所欲求因使遊說之士各歸謝其主用資耳豈可謂因文聽好仁之美哉!

鄙諺曰:“長袖善舞謂之權固其從驪山徒而習馬者亦曰御。”今逐客以資主危主亡謂此不為貪祿而已耳!

是以周公恐懼流涕招以待旦急令召客出之者勸主上收異己之人也。竊為陛下惜之!夫戎狄之人無彌縫之度有併兼之心賓客之人莫敢自保孰謂陛下能致功得地廣兵強之威哉!

謹昧死上疏以聞。

釋義:

如果因為自己取得一時的成功就傲視天下、得意忘形;遭受一點侮辱就驚慌失措、痛苦不堪的人是很可悲的。從前先王略為周旋於萬物之間而對物性了如指掌並非是以精巧得擅長舞文弄墨和音律上的協調去討好它們否則一定會輕率地把細微之物視為無用廢物這表明君主具有貴賤寵辱的變化多端的貴賤變化原則能納有用之物認為細小的物質也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