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廣西卡斯特地形

廣西的喀斯特地形主要是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地貌。這種地貌的形成最初是在淺海等沉積環境中形成的石灰岩,後來由於地殼運動而抬升露出水面,形成由石灰岩覆蓋的陸地表面。在濕潤地區,流水會順著石灰岩的裂隙開始溶蝕並形成溝槽,大片的石灰岩層被溶溝分開形成石柱和石筍。隨著喀斯特地貌的發育,流入落水洞內的水會進入地下,並發生橫向侵蝕,形成溶洞和暗河等景觀。在地下岩層中,流水不斷進行溶蝕,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間越來越大,最終無法承受上方的岩層重量而發生坍塌,就會形成天坑、天生橋、坡立谷、峰林等景觀。廣西的峰林地貌以及峰叢地貌分布廣泛,山水景觀獨特,其中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尤為著名,象鼻山是其標誌性景觀。

廣西的地質結構中,碳酸鹽岩面積約占40%,這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條件。廣西的喀斯特地貌總體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類。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為主,丘陵占10.3%,平原占26.9%,水面僅占3.4%。盆地中部被兩列弧形山脈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為中心的桂中盆地,內弧形成右江、武鳴、南寧、玉林、荔浦等眾多中小盆地。平原主要有河流沖積平原和溶蝕平原兩類,河流沖積平原中較大的有潯江平原、鬱江平原、賓陽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積最大的潯江平原達到63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