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攴攴

攴攴,在廣東話中,是指類似敲打聲的詞。這個詞彙源自於古代私塾中的教法,其中老師會使用戒尺(即小木板或竹片)輕輕敲打學生的手心或頭部,以示警戒。這種敲打聲被稱為「攴攴」,因此廣東人將私塾幽默地稱為「攴攴齋」。在粵語中,「攴」讀作bok7,而在國語中讀作pu1,意思是輕輕的敲打。古代的戒尺在粵語中也有「撲」的讀音,但在粵語中僅保留了「守門員成功撲救」和「守門員撲倒在地」兩個音。

漢字「攴」是漢字部首之一,讀作pū,與「飛蛾撲火」中的「撲」字同音。在甲骨文中,「攴」字描繪的是一隻手拿著某種器械做敲擊動作的形狀。這個器械的具體是什麼,有不同的說法,包括權杖、戒尺、棍棒或鞭子,甚至有說法認為它是古代的一種擊打式農具,類似今天的「連枷」。《說文解字》中解釋「攴」字的字義為「輕輕地敲擊」,以「又」(手的意思)為形旁,「卜」為聲旁。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提到,「撲」字是由「攴」字變化而來的,將「又」字改寫為提手旁(扌)。在現代漢字中,「攴」作為構字部件,與其他部件合成許多新字,如「敲、敗、敝、收、攻、改、放、教、敗、牧」等,這些字一般都與手部動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