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施特恩蓋拉赫實驗原理

斯特恩-蓋拉赫實驗是一種證實原子磁場中取向量子化的實驗。該實驗裝置使銀原子在電爐內蒸發並形成細束,通過一個抽成真空的不均勻磁場區域,最終到達照相底片上。實驗結果表明,原子在磁場中不能任意取向,而是分成兩束,這表明原子的磁矩在磁場方向上的分量是量子化的。

實驗原理基於銀原子內部電子角動量和磁矩。銀原子內部含有47個電子,其中46個電子可以形成一個淨角動量為零的球對稱電子雲。原子作為一個整體的主要角動量來源於第47個電子(5s電子)的自旋角動量。因此,整個銀原子可以看作只有一個磁矩,這個磁矩等於第47個電子的自旋對應的磁矩。

當原子通過不均勻磁場時,它們會根據磁矩的不同而在磁場中發生偏轉。如果忽略核自旋,原子流會根據磁矩的不同而發生劈裂。實驗結果發現,銀原子分裂成了兩束,表明電子的自旋磁矩在磁場方向上的分量只有兩個可能值,分別是向上和向下。

這個實驗是電子自旋概念提出的重要背景,它為量子力學提供了關鍵證據。實驗結果說明,電子的自旋是一個沒有經典理論對應的物理量,電子的自旋磁矩在磁場方向上的分量是量子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