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比象形字

""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其本義是靠近、並列或挨著。由於只有當兩個物體挨得很近時,才有比較的可能性,因此"比"字又引申出了「比較」的含義。此外,"比"字還可以用作比照或仿照。從挨著的含義出發,"比"字進一步引申為密集、接近、靠近,甚至勾結。

在形體結構上,"比"字的古文字形象是面朝右並排站著的兩個人,這表示了靠近、挨著的意義。這種構形與「從」字相同,但構件與「人」字明顯不同。原始的"比"字由兩個「」字組成,後者是勺端稍銳的取食器具的象形文字。"匕"字在表示"比"的本義是相鄰、靠得近的同時,也提示了字的讀音。

"比"字在語言中的套用非常廣泛,除了表示比較、對比的意思外,還可以用來比較性狀和程度的差別。例如,在《論語》中的「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一句中,「比」就是表示親近、親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