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涎水面

涎水面是中國陝西省的傳統食物,主要流行於陝西岐山扶風武功等地。這種麵食與周文王有關,相傳周文王被囚禁後獲釋,鄉親們給他帶來肉、菜等物,文王將這些食材做成臊子湯澆在面上,與大家共享。涎水面的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周文王射死一條蛟龍(蟒),用其做成臊子湯,為了使部族都能嘗到肉湯,規定只吃麵,不喝湯,將湯倒回鍋中,因連續使用,湯中帶有每個人的涎水,故稱涎水面。另一種說法是,這種麵食在食用時不喝湯,只吃麵,因此稱為涎水面。

涎水面講究面要細,湯要煎,調味要入口。在陝西眉縣、扶風當地農村,若有村民家有紅白喜事、逢年過節或給老人祝壽等盛大場合,都會吃涎水面。這種湯麵的特點是面要細,湯要香氣撲鼻,酸味適中。製作涎水面的原料包括麵粉(或手工掛麵)、大肉、雞肉、雞蛋、黃花菜、海帶、蔥、姜、豆腐絲等,製作時將麵粉和水拌勻,壓成細麵,再將大肉、雞肉等食材炒熟備用,最後將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臊子湯即可食用。

需注意的是,由於涎水面在食用時不喝湯,所以客人吃麵後需將湯倒回鍋中繼續使用。這種做法從飲食衛生角度看存在爭議,但在當地是一種傳統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