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烘雲托月法

烘雲托月法,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用水墨或較淡的色彩,點染輪廓外部,使物象鮮明,集中突出,加強表現效果。後借用於寫作之中,指對作品所描寫的主要對象不作正面的刻畫,而是通過寫周圍的人物和環境,使其鮮明突出的寫作方法。在寫作上也叫襯托。

例如,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常用「烘雲托月」之法,他在寫這些有血有肉、生動活潑的主要人物的同時,還挖空心思地在如何寫好這些主要人物身邊的丫頭或小廝,以對主要人物進行烘染或烘托,使其人物形象更加生動的寫作手法。此外,還有用環境來烘托人物的寫作手法,如瀟湘館林黛玉稻香村李紈等等,都是一種用環境來烘托人物的寫法;還有用事件來烘托人物的寫作手法,用人物來烘託事件的寫作手法,以及用某一件事來烘托另一件事的寫作手法。

在文學作品中,"烘雲托月法"也被稱為側面描寫法,是從側面著意刻畫渲染,使所要表現的對象鮮明突出。例如老舍先生《在烈日和雷雨下》一文中,為了烘托夏日太陽光的熾熱,著力敘寫了老城的炎熱的情景。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水清」,通過遊人能看到潭中魚的數量、影子、動態,烘托出「水清」。樂府詩《陌上桑》中描寫羅敷:「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這裡描寫羅敷的驚人美貌,正面未著一字,卻盡得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