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退避三舍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退避三舍」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原句為「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避君三舍」,意思是晉文公(重耳)在與楚成王飲酒時,為了表達對楚國的感激之情,承諾若將來晉楚兩國交戰,晉國軍隊將退避九十里(一舍等於三十里)以示對楚王的尊重。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晉文公流亡到楚國時,楚成王對他非常友好,並問他若將來回國成為國君,將如何報答楚國。晉文公回答說,如果將來能夠回國執政,他將與楚國友好相處,並在兩國發生戰爭時,命令晉軍退避三舍。後來,晉文公回到晉國成為國君,即歷史上的晉文公。晉楚兩國最終在城濮相遇並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命令晉軍後退九十里,從而誘敵深入並大破楚軍。這個故事反映了晉文公的守信和智慧,也成為了「退避三舍」這一成語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