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鞦韆政策

"鞦韆政策"是對法國大革命督政府統治政策的生動比喻和尖銳嘲諷。這一政策體現了督政府的優柔寡斷、看風使舵、左右搖擺,缺乏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具體表現為:

督政府成立初期,由於投機倒把活動猖獗,國內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通貨膨脹,指券貶值,物價飛漲,尤其是糧食供應緊張。這些因素加劇了下層人民的不滿情緒,導致殘存的雅各賓派重新活躍,萬神俱樂部成為民主派活動的中心。

同時,以空想共產主義者巴貝夫為首的平等派積極策劃暴動,準備推翻督政府,建立「平等共和國」。這些內部和外部的壓力最終導致督政府在成立不到半年後被民主和革命的力量推翻。

督政府在處理選舉問題時採取了極端措施,即宣布選舉無效。這種政策在歷史上被稱為「鞦韆政策」。這一政策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政局的動盪。

歷史背景方面,"鞦韆政策"發生在1795年至1799年間。1794年7月,國民公會中反羅伯斯比爾獨裁的力量組成熱月黨,發動熱月政變推翻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並將他斬首。熱月黨人於10月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恐怖時期結束後,政局仍然不穩,波旁王朝無人敢出任國君。在這一背景下,督政府的「鞦韆政策」加劇了政局的動盪。

綜上所述,"鞦韆政策"不僅是對督政府統治不穩定性的反映,也是導致其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