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omt方法

OMT方法,即面向對象建模與設計的對象模型化技術(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是一種成熟的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它包括三個主要的模型來對系統進行建模,分別是:

對象模型:描述系統中對象的靜態結構、對象之間的關係、對象的屬性和操作。它提供了系統的數據特徵的基本框架,通常用對象圖來表示。

動態模型:表示系統的瞬時和控制性質,規定了對象模型中對象的合法變化序列。它描述與時間和操作順序有關的系統特徵,如事件序列和狀態,通常用狀態圖來表示。

功能模型:表示系統的功能性質,指明了系統應該做什麼,直接反映了用戶對目標系統的需求,通常用數據流圖來表示。

OMT方法由James Rumbaugh等人於1991年提出,並在其著作《面向對象的建模與設計》中詳細描述。該方法的基礎是對真實世界的對象進行建模,然後圍繞這些對象使用分析模型來進行獨立於語言的設計。OMT方法覆蓋了分析、設計和實現三個階段,並支持軟體系統的整個生存周期。

OMT方法也被稱為人機界面(UIA),它允許網路管理員或系統管理者通過可視終端對網路或遠程設備進行維護操作,如輸入指令、調整運行參數和控制輸出列印等。OMT的配置和使用場合多在計算機大型網路套用、通信或設備採用計算機輔助控制的工業套用上。

此外,OMT方法曾擴展套用於關係資料庫設計,在實體關係模型上擴展了類、繼承和行為。它的目的是建立可理解的現實世界模型,確定高層次的開發策略,以及確定對象的細節,包括定義對象的界面、算法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