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sitar琴

西塔琴(Sitar)是一種源自印度的弦樂器,具有以下特點:

結構方面。西塔琴由一個長頸和梨形的主體組成,主體通常由葫蘆或木頭製成,上部可能裝飾有另一個葫蘆,西塔琴的琴頸上裝有16到18個可移動的環形金屬品,用於指示旋律弦的音符位置。它通常有4到7根主弦和兩根持續音弦(不需手指撥動),以及11到13根共鳴弦,這些共鳴弦調成不同的音高,與主弦和持續音弦一起產生共鳴,增強音樂的共鳴效果。

歷史方面。關於西塔琴的起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觀點認為它源自南印度的維納琴,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它是由波斯的塞塔爾琴改良而來,西塔琴在14世紀左右首次出現,到了1700年莫臥兒王朝末期開始廣泛流傳。

演奏方面。西塔琴主要通過手指撥動主弦和持續音弦來演奏,而共鳴弦則通過手指按壓產生振動,西塔琴的音色柔美、珠圓玉潤,非常適合表現印度音樂中如怨如訴、婉轉曲折的旋律。

影響力方面。西塔琴不僅在印度古典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從1950年代起也開始被用作流行音樂的樂器,它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也得益於搖滾樂的發展,許多西方流行音樂藝術家都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了西塔琴,如披頭四樂隊的《挪威的森林》和滾石樂隊的《Paint It Blac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