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成功勵志

逃離貧窮,到底有多難?

你是否理所當然地認為,只要跳的足夠高,就能獲得真正的身份自由與財務自由?

今天分享的個案故事,結果出乎我的意料,最終,它帶我打開了另一個視角。

01

誠哥(化名)在外人眼裡,算是混得算不錯的職場精英了。

他18歲踏入社會,從一名建築工地的工人做起,如今二十年過去,做到了一家知名房地產公司的項目總監。

就是這樣的一位精英人士,也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煩惱。

說出來恐怕鮮有人相信,這位外人眼裡的「精英人士」最大的困擾,竟是內心深處強烈的不安。

誠哥曾經找我做過一次諮詢,在諮詢過程中,他提到過促使他不斷賺錢的動力,就是自己一貧如洗的家庭。

「記得超級演說家裡的劉媛媛嗎?她說自己的家連門都沒有,我的家其實也差不多。」誠哥說起自己的童年過往,面對別的孩子手中炫酷無比的變形金剛,自己從來只有艷羨的份。

當然這些小事都不足以激起誠哥心底的鬥志,真正讓他意識到急需改變的,是他奶奶的離世。

02

他永遠記得奶奶臨終前瘦成乾棒的樣子,長期病痛的折磨早已讓這位曾經豐腴的老太太沒有了人形,而家裡窮,面對城裡一天動輒上萬的住院費只能望洋興嘆,老太太則笑著說,生死有命,兒孫們的路還長,別因為我拖累了你們。

老太太咽氣的時候,誠哥就守在身邊。

那天,長期昏迷不醒的老太太突然睜大了眼睛,猛然從床上坐起,血紅色的眼球就睜了那麼一下,很快就閉上了,再也沒有醒來。

家裡的親戚七拼八湊,好不容易湊到了一筆錢,給老太太火化了。

老太太火化的時候,身上也沒有一件像樣的衣裳。

誠哥望著奶奶燒下來的骨頭,有的還冒著熱氣,有的骨頭很大,有的骨頭很小,他打了一個冷戰,他突然意識到,關於奶奶的一切,全部結束了。

奶奶還不曾戴上他曾經許諾給她的金耳環。

那一年,誠哥20歲,依然在工地打工;然而幾乎在一夜之間,誠哥猛然意識到,自己是應該做點什麼了。

20歲那一年,奶奶的去世讓誠哥一夜之間長大,他看著日漸衰老的父母以及家徒四壁的慘澹,仿佛明白了什麼。

他開始了艱辛的自考歷程,同時在工作崗位上更是兢兢業業,由於工作上優異的表現,被單位派到外地駐勤,就這樣,經過多年的奮鬥,他從一個工地的小工,成長為一名成熟的職業經理人。

可即便如此,如今年薪幾十萬的誠哥依然不曾感受到自由,相反,他感覺自己像是被捲入了一道高速旋轉的機器上,一刻不得停歇。

03

誠哥的情感經歷也頗為坎坷。

三十多歲的時候,誠哥被提拔為項目負責人,被外派到北京參與一個重點施工項目。就在那個時候,誠哥認識一位北京姑娘,她是一所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兩人彼此愛慕,互生情愫。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姑娘去了一趟他的老家之後,竟再也沒了聯繫,幾個月之後,他收到了冰冷的兩個字,分手。

那一次誠哥倍感崩潰,但突然有一天,他想通了,不禁會心一笑。

他終於明白,董永和七仙女的愛情永遠只適合活在神話里,錦衣玉食的七仙女因為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法力,才得以幫助董永逃離長工的宿命,日子才不至於窘迫,而現實中,女人是沒有法力的,男人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與使命,如果七仙女失去了法力,就剩下赤裸裸的真實,這個故事就沒有任何令人嚮往的美好了。

他明白,自己骨子裡終究還是樸實的農村人,不論位居多高,終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富人。

誠哥笑著說,還記得曾經讓人過目不忘的希望工程的那個大眼睛姑娘蘇明娟嗎?

誠哥說圈裡有人說起過這件事,這位姑娘成名之後,去了一家銀行的檔案部上班,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白領,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據說她本人很享受這種低調隱秘的尋常百姓生活,每天倒也過得樂此不彼。

也許,普通人能發揮的最極致的美好想像,就是一場熱氣騰騰的日子吧。

04

誠哥磁性而低沉的聲音,從開始的疲憊與焦慮,漸漸放鬆了下來。

「有那麼一陣子,我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逃脫不掉窮人思維了,我不投機不炒股,所有的資產都是辛苦賺來的,所以也不曾暴富,我覺得自己挺失敗,但轉念一想,自己不還挺享受賺錢的這個過程嗎?」電話的那頭,誠哥呵呵地笑了。

如果工作能按照誠哥的預期發展,他再用兩年的時間做到總監級別的職位,到那時或許會在這個大城市買一棟房子安家,當然前提是找到一位願意給他留燈、為他煮一碗麵、骨子裡和他一樣傳統而踏實的尋常女人。

「老大不小的人了,再不成家就不像話了。」誠哥笑著說。

那場諮詢很富有戲劇性。

原本誠哥是帶著「如何賺一個億」之類的財富問題而來,可說著說著,他釋然了,他赫然發現,物質對他而言並不像他曾經以為的那麼重要。

經過這麼多年的兜兜轉轉,他覺得該努力的也都努力了,或許最終自己依舊跳不出「貧窮思維」的桎梏,但轉念一想,何必用「富人思維」綁架自己呢?

如果我們不去執著於財富與權力的追逐,而是投入到一份熱愛的事業中,生命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出現怎樣的景致呢?

05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熱愛之所以讓人著迷,是因為你熱愛的事情不會因為你眼前狀態的好與不好而改變。

誠哥最後明白了,他骨子裡喜歡建築這個行業,這才是他遲遲不肯轉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當他看到那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就感覺自己的生命被賦予了無窮的意義,他覺得自己固然逃脫不了死亡的宿命,但只要這些凝聚了他心力的磚磚瓦瓦還在,他的存在仿佛就能衝破時間的限制,被予以無限延長。

我認識很多像誠哥這樣的普通人。

他們平凡,但不平凡的是,這些人仿佛具有一種能力,能夠將平日裡看似瑣碎平常的事情變得鮮活靈動起來,比如花藝師阿芳,比如現在開起了舞蹈工作室的果果,等等。

我有幸見證了他們的某段生命歷程及微妙的轉變,也漸漸明白,有些時候,我們實在沒必要逼迫自己去完成一個又一個願望清單。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坐以待斃,什麼都不做。

相反,正因為我們是普通人,正因為我們本身資源匱乏,我們才更要步步為營,掌握努力的要訣。

06

我試著從誠哥及類似的個案中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首先,普通人有個愛好不難,難的是堅持下去。

一旦養成了堅持的習慣,你就會收穫回報,漸漸就形成了正向迴路,這份愛好慢慢就成為你擅長的部分,你就會由喜歡變成熱愛,從而為你今後的工作生活帶來更大的收益。

打個簡單的比方,對於國小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最關鍵的是習慣的養成,而非學習技巧與經驗。

而從過往的諮詢案例中,我發現橫亙在普通人面前的最大障礙,恰恰是缺乏堅持的習慣,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沒有足夠的耐心與恆心,導致無法形成做事的正向迴路,常常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其次,刻意訓練,長期積累。

因為資源有限,一個普通人想要獲得一定的成績,光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就像誠哥的案例呈現出來的那樣,雖然他學歷不高,踏入社會的起步也很低,但通過十年二十年的積累,最終在建築行業里做到了不錯的職位。

那天讀到一段文字,說的是一名研究人員在研究了19世紀120位傑出的人物之後,發現一個規律,如果一個孩子從青春期中後期建立職業夢想,那麼科學家發表第一篇文獻的平均年齡在25.2歲,發表在著名學術成功的年齡平均在35.4歲。

也就是說,想要在一個領域有所成果,需要做確立職業方向之後,付諸十年以上的努力。

在這一點上,沒有捷徑可走。

最後,要正視反饋,不要自以為是。

我們上學時之所以會努力學習,是因為我們會面臨大大小小的考試,而考試就是我們獲取反饋的重要形式。

在職場中,這種反饋通常是隱形的,也沒有那麼及時,這時我們需要自己給自己設定標準,留意周圍人對我們的評價,檢視自身不足,或者通過結交幾位諍友,對自己的缺點或不足予以及時提醒。

另外,成功的標準從來都是多元化的,但總有些有跡可循的表象讓我們檢視自身,比如,你是否在做事的時候感覺到愉悅與快樂?你的收入是否在增長?你的職位是否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你的生活質量有沒有變得更好?等等。

即便我們終其一生難逃普通人的宿命,但通過努力,我們可以遇見不一樣的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