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成功勵志

微機會,做大事

現代社會真成了微世界: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幸福……還有一種「微」卻被人們忽略,那就是微機會和小成功

阿誠,國中畢業後在家務農,後來省道拓寬,家裡的田地被徵用了,他不得已到鎮上的紡織廠打工,一天要工作10個小時。阿誠沒有技術,沒有文化,沒有長遠眼光,也不可能遇上什麼大機會。他以為這輩子不過如此。

此時,紡織廠里急需一種中間鑽洞的鐵片,原先供應鐵片的是一位五金店老闆,他覺得利潤太薄,不願做了。車間主任非常著急,問阿誠:「你想不想賺點外快?如果你能製作這樣的鐵片,每個兩分錢,一晚上可以賺二三十元。」車間主任還說,車間裡有一台舊鑽機,讓人修一修,算是借給他了。

礙於情面,阿誠把這活兒接下來了。夫妻倆連軸轉地乾,這樣一個月下來,能賺上1000多元——這是辛苦錢。沒人認為在家鑽鐵片是一個大機會,阿誠也從沒這樣想過。

過了一年多,紡織廠設備更新,不需要這種鐵片了。阿誠準備歸還舊鑽機,但車間主任說鑽機送他了,還申請了1000元,作為他為工廠救急的獎勵。鑽機就閒置在阿誠家。

一次,阿誠到一家空調廠找一位舊相識。在辦公室里,他聽到兩個人討論一個鐵質拉伸件的鑽孔加工。他幹過一年多的鑽孔業務,這樣的討論把他吸引住了。他拿起桌上一個拉伸件,看了看上面的幾個孔,準確地報出了口徑。

那兩個人一愣,問:「看來你也是行家,做五金的嗎?」

人總有一點虛榮心,阿誠撒了一個小謊:「我家裡有個小五金工廠。這種鑽孔不是很複雜,我肯定可以鑽出來。」兩人笑了,說:「我們給你材料,你明天就製作一些樣品送過來。如果通得過,我們可以委託你加工。」阿誠十分偶然地得到了一批空調廠拉伸件鑽孔業務,每月又可以賺1000多元了。

他也沒覺得這是一個大機會,但後來發生的故事就精彩了。阿誠經常往空調廠送貨,一來二去,認識了廠里不少人。後來空調廠與大廠合資,廠里的人幫他爭取到了三分之一的鑽孔業務,繼而又爭取到其他三個小五金簡單加工業務。他先是購置了三台鑽機、兩台工具機,後來接的單子太大,他買下了村里一塊閒置地,真的辦起了五金廠。

無獨有偶。有個年輕人,沒文憑,來到北京,當了一名送奶工。之後,他憑著努力,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送奶公司。由於他誠實守信,服務優質,幾年打拚後,公司發展出20萬個家庭訂戶。

一天,他與一位做廣告的朋友聊天時想到,現有的訂戶,不就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網路嗎?()這張網只用於送奶實在太浪費。他又成立了廣告傳播公司,傳播人員幾乎全由送奶工兼任。

初戰告捷,他決定兼營更多業務,便與一些商場合作,進行電子商務配送,還創辦了廣告雜誌。由於形成了良性循環,訂奶客戶也很快發展到30萬戶,員工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2800多人,資產由2000元猛增到1.5億元。

這位已成億萬富翁的年輕人,名叫吳作仁,他的公司被評為第三屆全國文明社區貢獻大獎,他本人也榮獲「北京市十佳外來青年」稱號。

很多人認為一個成功者肯定與別人有不一樣的經歷,事實上,成功的樣貌其實非常平實:它可以由一個又一個的微機會串聯而成,如微不足道的一份工作、一份外快,甚至一句閒話,都能成為機會,可以叫微機會吧。但,微機會,有時也能做大事。

當我們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時,機會就已經從身旁悄悄滑過;當我們在糾結不知去哪裡時,機遇已經在踟躕間偷偷溜走。是的,每一個奇蹟的發生,都是從點點星光般的微機會開始的。當我們用心去體悟現在的工作,就會發現,是太多的小機會讓我們成長、成熟,繼而收穫一份意外的成功。所謂的「趕上了」,就在於對微機會的把握和駕馭——在有心人眼中,微機會成大事絕不是一句空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