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經典詩文讀後感

經典詩文讀後感(一)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于謙即使是千錘萬鑿,烈火焚燒也毫不畏縮,定要把清白留在人間的意志。做一個無比堅強、正直清白的人。

正統十四年,蒙古族瓦刺率部攻入中原,發生土木之變,明英宗被俘,明朝危在旦夕于謙臨危受命,任兵部尚書,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主張,力阻南遷,親自指揮數十萬軍民進行了名揚青史的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在中國的歷史上,記錄了輝煌的一頁。于謙又升為總督軍務。後來英宗獲釋,發動了奪門之變復辟,1457年2月,于謙又以「謀逆」之罪被冤殺於北京,1457年5月義子於康將于謙遺骸安葬在杭州西湖。 真正意志堅定的,剛強的革命英雄不也是這樣,為了親人,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甘願付出生命,緊要關頭,也毫不畏懼,毫不退縮。比如中國近代的革命英雄董存瑞,在執行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時,炸毀了4座炮樓,5座碉堡,但由於炸橋型碉堡時有困難,他就毅然的肩負了爆破的任務,由於沒有放置炸藥的地方,他便用手托起了炸藥包,用生命開闢了前進的道路。   雖然我們不能保護北京,雖然我們不能擊潰勁敵,雖然我們不能炸毀堡壘,但是,我們應該有堅強的精神,不被困難嚇倒,努力奮鬥,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祖國!

經典詩文讀後感(二)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隨著手中的頁數緩緩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後暖暖的陽光,輕拂的柳葉,還有聽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詩經,沒有波瀾壯闊;也沒有萬分柔弱,在我眼裡,它有的是那午後的明朗,風兒的輕撫,雖有槍林彈雨中的煙火,卻少了那一份尖銳,雖有小橋流水般的思緒,卻淡去了那一份嬌弱。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詩音,短短几句,卻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對少女的傾慕。河水細流,荇菜參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緒,道出了翻來覆去的掛牽。「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轉眼,又是那堅貞的女子在扞衛愛情。誰道紅顏嬌弱不已,耳邊,是她那誓死的決心。

硝煙漫天,烽火連連,又有誰知叱吒風雲的背後,卻是深深的無奈,深深的思念。「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誰在刀槍鎧甲之下,腦海中浮現出妻與子的笑顏。只願棄甲歸田,與你漫步庭間。

輕輕翻著這一張張的頁碼,轉眼間,眼前,不再僅僅是那濃濃的親情,愛情,字詞深處,卻是那對時事的評價,對人的讚美,以及那處於統治者壓榨下的哀嘆--

「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是人民愛屋及烏,對有德政的召伯的遺蹟的珍重,愛惜,是對那些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官吏無盡的讚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風伐檀》卻又用著那聲聲的哀怨喚出了他們的不滿,在那腐敗的社會,在那只會搜刮民脂民膏的社會,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慘遭剝削,卻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換來的只是這深深地呢喃,嘆息,指責,無奈!

詩經,一本不滅的書,她似動聽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讚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無奈。她,擁有著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麗,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麗的小河,在人們心中緩緩的,流淌!

經典詩文讀後感(三)

《卜運算元·詠梅》出自陸游之手。()全詩上下透露著一種蒼涼感、一種悲傷感、一種無力感、還有一種堅決同惡勢力鬥爭到底的信念。

在冬天開放的梅花,要獨自與風雪鬥爭,要拼盡全力去爭奪那僅有的半分之一的生存希望。他要獨自承受來自風和雨的打擊,還要獨自承受冬天的蒼涼,沒有朋友的寂寞……難道他還不夠可憐嗎?你身為同類為什麼還要打擊他?難道他有早開的權利是他所能決定的嗎?難道只有他放棄生命,你們才會接受他?不,不是這樣的。當一個生命在同類中顯得非常出色時,難免會遭到嫉妒。但他的出色也是用同等價值的東西換回來的。

正是蠟梅花這種不畏嚴寒的精神,才受到了人們的讚賞。

梅花,你苦戰三季,才迎來在冬天開放的權利。在這三季中,你要獨自承受來自同類的冷嘲熱諷。你要在艱苦的環境中,在同類們冷眼相待下苟活三季,在冬季中化悲憤為力量綻放出你最美麗的容顏。

梅花無意與他人爭奪早報春的「權利」,只因自身的需求卻引來了眾花的嫉妒。

聽了古今的名人對梅花的讚賞,我們呢?「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應該學習梅花凌寒怒放的品質,不畏人生旅途中的艱難險阻,像梅花那樣,時時早、時時早,做「東風第一枝」。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