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你一定會聽見的讀後感

你一定會聽見的讀後感(一)

這篇文章先以熟悉的聲音為例,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聲音的美妙;接著通過風聲、動物的聲音、水聲的描寫讓我們感覺到生活中聲音無處不在;然後介紹聲音的產生以及在聲音中成長的你;最後寫用心聽,用心看,是聲音構成了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

“人有耳朵,聽八方,加上眼睛,觀四方。”耳朵能聽見什麼?聲音。聲音是什麼?聲音就是物體振動時,與空氣相激盪所發出的聲響。你曾感覺到?愉快動聽的聲音,總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心曠神怡;嘈雜無聊的聲音,總會讓我們難受,感到痛苦。在聲音中,我們逐漸成長。想必你也聽過,“左耳進右耳出”。聰明的人,他聽進的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益;愚蠢的人,他不用心聽,人家說什麼,他也盲目地跟著說什麼。對於他來說,無論多美妙的音樂,也不過是樂器的組合罷了。這樣的人,“充耳不聞”,對外界的一切可以算上無知了。我認為,聲音是一種美好的事物,例如音樂,音樂可以讓人快樂,也可以讓人悲傷,音樂更可以給人帶來一個奇妙的世界。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耳朵和大腦,推開想像的大門,那么,聲音就會變得有趣了。例如:把風聲想像成蒲公英梳頭,把動物的聲音想像成螞蟻跑步,這不是很好嗎?用自己的耳朵,把一切聲音完善加以輕微的改變,讓自己的耳朵無時無刻地聽到最美的聲音。

正如文中所說,“你開始微笑,輕輕地笑,大聲地笑,這時候,你一定會聽見,這個巨輪也跟著你微笑。”大海的呼吸,風的微笑,雨的歌唱,大自然的舞蹈,你聽過嗎?看過嗎?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吧!讓我們用心聆聽聲音,感受生活的絢麗多彩,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你一定會聽見的讀後感(二)

本文以散文的形式告訴了我們:自打我們初生那一刻,我們就開始用耳朵傾聽世界上的所有聲音,我們不得不聽。從聲音里,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收了知識。愉快動聽的聲音會給我們帶來歡樂,嘈雜無聊的聲音,則會帶來痛苦。在聲音里,我們逐漸成長。

其實聽是很有學問的。我們知道,聲音就是物體振動時與空氣相激盪所發出的聲響,而每一種聲響,每一種聲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就是因為這樣久而久之不停的聽,人漸漸練出了一個只聽聲音,就能知道發音者的喜怒哀樂的本領,這樣也更好地使我們了解別人,走進別人的心靈。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塵世中的世間百態,吸收了無窮的知識。所以,在聲音里,我們漸漸長大。

聽不僅要善於聽,善於從聽中了解事物,更要學會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不該聽。我們在聲音中長大,但在長大的過程里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本領:選擇與思考。這個本領讓我們知道了什麼聲音是有益的,是愉快動聽的,是能帶給我們快樂的。哪些聲音是有害的,是嘈雜無聊的,是會帶給我們痛苦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好好把握它,使不良的聲音遠離我們,讓健康的聲音充實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

不管我們善不善於聽,知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不聽,我們都要有一個出發點,那就是對聲音有興趣。如果我們對聲音沒了興趣,我們則會失去對聲音的感覺,成為一個沒有感覺的人。沒有自己的見解,只會盲目地跟從著別人,永遠也找不到真實的自己。如果你對聲音沒了興趣,那么你對外界的一切也無動於衷,這只會使你的內心世界封閉和退縮,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

通過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要善於聽,要善於從聽中了解事物,還要學會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不該聽,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對聲音有著濃厚興趣的心。就像俗話說得那樣“人有眼睛,觀六路;人有耳朵,聽八方”。用心看,用心聽,也用心想,就會構成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

你一定會聽見的讀後感(三)

當下語文課本中的篇目大多呈現出這樣一個特點:()關注人文情懷,注重文質兼美。台灣女作家桂文亞的《你一定會聽見的》這篇文章也有這樣的特點。基於這一特點,備課時候我便將“品讀語言、體悟生活”設計為教學的重點。上課時候,引導學生抓字、詞、句,立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感染自己,加深對生活、對自然的感受體悟。預期教學目標得以實現,抓文本、抓語言是關鍵的一步,這一點在平時的教學中就一直思考著,經過這次“百花獎”教學比賽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你一定會聽見的》的教學過程中,對文本的把握是通過三次不同形式的“讀”來實現的。 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讀就是要學生轉化文字,把文字轉化為信息,在大腦中形成各種印象、形象,初步感知課文,然後按照要求梳理文章結構、概括文章內容。學生初讀文章後,對文中描寫的林林總總、繁複蕪雜的聲音有了整體把握。初讀要求學生散讀、速讀、自由讀,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結構有一個整體的初步的感知。其次,品讀語句,體悟美感。作者開篇描寫了六種聲音,其中“蒲公英梳頭”、“80隻螞蟻小跑步”“雪花飄落”等聲音是極其細微而難以察覺的,作者展開聯想想像,把這些聲音描摹得生動傳神。作者如何能把這些聲音描寫得栩栩如生,仿佛在耳邊縈繞?那就要從字詞句著手。學生品讀語句,體會文中形容詞、動詞、副詞、擬聲詞等詞語的運用,分析修辭方法、句式結構。品讀要求學生抓字詞句,以此作為切入點感染、啟發學生的思想情感。 最後,默讀課文,感悟內涵。在品讀語句的基礎上,理性思考文章內涵。“文以載道”,語言承載的是內涵,解讀文句最終還是感受文章內在蘊涵的豐富內容。作者寫了一些細緻入微的聲音,終歸是告訴讀者要學會傾聽,也就是要熱愛生活、傾聽生活、感悟生活。默讀要求學生由感性升華到理性,把握文章內涵。 經過三次閱讀,學生三次與文本對話,從語言到內涵,學生對文章已有深入的把握。但在這堂課的教學實踐中,對品讀語句這一教學目標落實不夠,主要是形式和引導的問題,同時對重點詞語的挖掘還不夠深刻。例如,作者寫“小狗忙著啃骨頭,小金魚用尾巴撥水”。 “小狗”、“小金魚”是怎樣的一種情態呢?“啃”、“撥”應該是什麼樣的聲音呢?展開和深入得還不夠,對這些動詞的忽視恰恰是對語言的忽視。

對於語文教學,我們應該遵循“立足語言,感悟文學”這一原則。語言是文章的物質外殼,內涵、意蘊都要通過語言來傳達,只有解讀字詞語句,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才能體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感知作者的審美和價值取向。解讀字詞語句,就是要理解詞義(本義、引申義比喻義),辨析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分析辭格運用,把握句式選用,就是要從諸多方面出發,感知語言文字材料。語言是交際工具,傳情達意;是思維工具,決定思維方式。漢語獨具的個性魅力也決定了“悟”這一獨具漢民族特色的思維方式。“悟,是一種省去繁瑣邏輯推理過程,在經驗範圍內作出綜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結論的體悟式思維。”(引自董麗芳《我們應該如何感知文本》)在語言的基礎上,感悟文學,與作品共鳴,最終得到情感薰陶,得到思想啟迪。 在《你一定會聽見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時有“出彩”的發言,但極少有“此起彼伏”的態勢,基本是在預設的教學環節中完成的。但是,課堂“平淡”的背後有了學生思維火花的噴發,內心熱情的燃燒,平淡的課堂才不至於枯燥。課堂不是表演者的舞台,是思考者的舞台,有所思才會有所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