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海濱故人讀後感

海濱故人讀後感(一)

今日看到廬隱的小說《海濱故人》,甚覺熟悉的名字,如今卻忘了,究竟是否曾讀過,細細翻來,字字句句感同身受,不禁悲從中來,淚濕衣襟。昨晚,與好友梅通話,閒聊一時足余,不過徒感人生悲苦,之後,與好友萍拇指通信,直至凌晨一時,不過感於情字弄人。

海濱故人,與曾經大學宿舍的女孩子們何其相似。

「只是想到人生聚散,如此易易,太沒意思了,現在我們都是做學生的時代,肩上沒有重大的責任,尚且要受種種環境支配,將來投身社會,豈不更成了機械嗎?……」

長篇小說《海濱故人》是廬隱的代表作。作品寫露沙等五位女青年,天真浪漫,用幻想編織著未來的自由王國。露沙小時未曾得到父母的愛,在教會學堂遭遇歧視,追求愛情又失敗,難得有幾位同窗摯友,也不能長相聚,所以深感世界的的寂寞與人生的不幸,因之情緒也甚為感傷、悲觀。整篇小說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無數淚珠串成的,有著巨大的感染力。

「真想不到人事變幻到如此地步,兩年前我們都是活潑極的小孩子,現在嫁的嫁,走的走,再想一同在海邊上遊樂,真是做夢。」是啊,現在的我們不就這樣,畢業後天各一方,現在有的已為人妻,為人母,再想幾年前那樣徹夜長談圍爐夜話已然是種奢望了。「一是離愁別恨,思之痛,言之更痛。千絲萬縷,從何訴說?知惜別之不免,悔歡聚之多事矣!所幸吾儕之以志行相契,他日共事社會,不難舊雨重逢,再作昔日之游,話別情,傾積愫,且喜所期不負,則理想中樂趣,正今日離愁別恨有以成之;又何惜今日之一別,以致永久之樂乎?」

廬隱的作品多以青年人的愛情婚姻為題材,以女知識青年為主人公,或寫她們對愛情的追求,或寫不幸的婚姻給她們帶來的痛苦,或寫她們在理想與現實、理智與感情衝突下的悲觀苦悶、覺醒與追求。雖然作品中的故事發生距離我們相對遙遠的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但是,我們現在依然與她們一樣依然有著,在理想與現實、理智與感情衝突下的悲觀苦悶、覺醒與追求。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它們是時間淘洗後留存的精品,常讀常新。

「人生有限的精力,清磨完了就結束了,看透了倒不值得愁前慮後呢?」

「人間譬如一個荷花缸,人類譬如缸里的小蟲,無論怎樣聰明,也逃不出人間的束縛。回想臨別的那天晚上,我們所說的理想生活——海邊修一座精緻的房子,我和宗瑩開了對海的窗戶,寫偉大的作品;你和玲玉到臨海的村里,教那天真的孩子念書,晚上回來,便在海邊的草地上吃飯,談故事,多少快樂——但是我恐怕這話,永久是理想的呵」

「人生都是苦惱,但能不想就可以不苦了!」

「世界上的事情,本來不過爾爾,相信人,結果固然不免孤零之苦,就是不相信人,何嘗不是依然感到世界的孤寂呢?總而言之,求安慰於善變化的人類,終是不可靠的,我們還是早些覺悟,求慰於自己吧!」

轉瞬即變的時空裡,在人生無以反覆的過程中,書中那些坦誠的語句,那些無畏的吶喊,那些悲苦的愁緒,那些熾烈的情感,無論時光如何流轉,總能讓人找到共鳴,看到自己及身邊人的影子。

海濱故人讀後感(二)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露沙及他的好友玉玲、蓮裳、雲青、宗瑩的生活,書中寫了她們兒時的生活,在學校時的友誼以及成人後的苦楚等一系列事件。同時全書也描寫了當時女大學生對自己命運的抗爭。

廬隱的《海濱故人》寫出了女性愛情的誠摯與破滅,寫出了女性單相思的純潔,更寫出了女性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全書通過對五位子女的描寫,既寫出她們童年和學生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也寫出了愛情給她們帶來的苦楚,更寫出了封建禮教對她們的壓迫和她們的反抗。

露沙,全書的主人公。全書以它貫穿主線,分別寫了她的童年、學生和成年的生活。出生於外祖母死是同一時間而不被母親喜愛,所以他的兒童時期在鄉下奶媽家度過。全書重點放在他在北京讀書是的生活,面對好友一個個因結婚離她而去,加上母親的死是她成為孤苦一人。也正因此表現出她堅強的與生活抗爭的品質。獨立,女性獨立的意識在她的身上表現出來。梓青苦苦追求露沙,但因家裡早已給他訂婚而受到世人的非議,同時露沙也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梓青保持正常的書信往來,書中的結尾似乎很迷離的交代了她與梓青的關係,但最後的「海濱故人」小屋似乎預示了她的悲慘結局。當時社會的女人的婚姻就想著撲朔迷離的小屋,正如她最後一封信中說:「如果克成,當攜手延續按;如中失敗,同赴碧流。」深刻的揭示了當時女性的悲慘命運。

青雲,可謂首封建禮教壓迫最為嚴重,她也被改造成了「薛寶釵」。每逢開學友會、愛國運動時她都熱心幫助但不肯出頭,因為「家裡不肯」。她與蔚然是真心相愛,但父親以讓她出國為名和蔚然缺少陽剛之氣而扼殺在萌芽中。最後只能陪老母回鄉下老家生活,只能把蔚然寄托在自己的內心中,她也成為唯一沒有結果的青雲。

宗瑩是反抗精神的代表,拒理拒絕了父親給介紹的婚事,最終和自己的心上人師旭走到了一起,但她最後卻走向了中國傳統女性的輪迴——成為家庭主婦。她的反抗只是把自己從一個圍城放到了另一個圍城之中。這就是中國當時女子的命運。

蓮裳,隨遇而安的性格。和姓張的結婚後就再沒有介紹,但從玲玉結婚時,露沙只是淡淡的寫了一封信的態度看出已不像宗瑩、蓮裳是那樣動心了。襯托出她們的婚姻是不幸的,否則也不會是這個態度。同時這句話也預示玲玉以後的不幸福的婚姻生活。

在當時的社會,婦女受著種種的束縛,無論如何抗爭都無法掙脫封建禮教和世俗的命運,她們為獨立抗爭,但最後還是避免不了沉淪。她們為婚姻抗爭,最後還是為婚姻所束。「貌即殘缺」婚姻在那時只不過是一個名詞,一個把她們帶向更為深重的苦難之中的名詞。

海濱故人讀後感(三)

《海濱故人》直接展現的便是廬隱的真實性情和曾經的生活經歷,描寫了感人至深的情感歷程和愛情悲劇,命運的坎坷,打造出了她與眾不同的性格;時代的風雲,喚醒沉睡的中國促使她用筆開創出了五四時期的「傷痕文學」。

我們可以不加任何修飾的說《海濱故人》是成功的,它成功的展示了幾位海濱故友的成長曆程和不同的人生命運,同時也用書信、日記體形式展現人物內心,構成廬隱的獨特之處。讀過作品,我們不難看出少年的露沙的經歷便是或近似於少年廬隱的經歷,而露沙的情感歷程又與廬隱的情感歷程那般接近,在作品中我們到處可以找到作者的影子,可以充分看出一個作家的生活經歷對他的創作影響是多麼的重大。

《海濱故人》既能引起我們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也能使我們體會到那時追求情感自由的困境。作品展示的不只是一個人的不幸,展現的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尤其是展現了女性中覺醒了的知識女性的痛苦。從創作方法上看,作品仍有不足之處,筆法顯得幼稚,內容單調,描寫入深的僅是對主人公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創傷,其它描寫既淡且少,使文章的藝術性折扣不少。

事實上每個作家的作品都是如此,()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因為作家的創作源泉來自於生活。一部優秀作品的誕生必與作家的經歷、見識、學識、情感等因素相關,也必將受到時代、地域、年齡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作家獨特的人生經歷將決定著作品的成就。

冰心生活在愛的包圍中,所以她開創了自己的「愛的哲學」,魯迅生活在奔波困頓中,所以他成為了瘋狂的戰士,了解了吃人社會的本質……總之,好的作品離不開作家獨特的思想和人生經歷,也就是說作品是作家所描繪的另一片生活空間,另一個「現實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