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大學》讀後感

《大學》讀後感(一)

初次接觸《大學》,不求甚解,讀完一遍以後最大的感受即是感動。可能有人覺得奇怪,《大學》講的並不是聲情並茂的煽情故事,為何會感動呢?此時的感動不只源於文中所講,還源於著書者及註疏者。

總結一下,讓我感動的有三點。首先,我讀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學章句集注》,一直對宋朝的學者無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總覺得他是個迂腐古板,呆滯嚴厲的學者,毫無靈氣可言,看過這篇集注之後才發現人家並非徒有虛名。他的註疏嚴謹而詳盡,對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來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學者的一個典型代表,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學者極為嚴謹的治學態度。他們畢恭畢敬,兢兢業業地學習鑽研孔聖之道,幾乎是帶了一種虔誠的。這種對待學術的虔誠也許在今天的學者身上很難再發現,這是一種不計功利的嚴肅和認真,也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它純粹源於治學者本身。

接下來是第二點,《大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個人道德修養與治理天下之間的辯證關係。前面很大一部分講的是個人道德修養,「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同孔子的「君子日三省乎己」道理是一樣的。古人對於道德修養的重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們對自己提出了嚴格,甚至是幾近苛刻的要求。「治骨角者,既切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復磨之。」君子自身的修煉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嚴厲。這種對於完美人格的執著追求,令人肅然起敬。這是令我大為感動的第二個地方。在當今這個標榜個性的時代,人們我行我素,安於自己的本來狀態,「個性」在張揚其魅力的同時也為不少不思進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對於完美的極致追求也許並不會實現,實際上實現的人確實很少,但是他們這種對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卻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從這句話中,我看出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即有所作為,換句話說,就是用行動去改變現實,將目標一步步分解細化,從而逐步實現。與此同時,在實現目標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後循序漸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認真而嚴肅地經營人生,嚴格要求自己,修身養性。相比之下,我們現代人面對問題要消極得多,頹廢與無奈也多得多。許多時候,我們也給自己樹立光輝高遠的理想,然而卻僅僅是止於口頭,懶於行動。只是說說而已,真到要為理想吃苦的時候卻畏畏縮縮,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們自己,真是汗顏。

以上三點是我最有感觸的地方。此外,《大學》是世界觀人生觀與方法論的綜合,它的「三綱領」,「八條目」論述了一個理想的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該採取的行動。實際上,理想也是《大學》的一個主題。

還有,文中字字珠璣,包蘊萬千,讀來讓人受益匪淺。

《大學》讀後感(二)

我看了《大學》,我覺得看過之後我整個人都變得有知識的氣質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書不僅對古代的學者影響深遠,而且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也有很高的價值。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作於春秋末年戰國時期,寫定於秦統一全國以後不久。它是我國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指有關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廣博的學問。《大學》依據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闡明了新生的地主階級「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文中提出三條基本原則(三綱)和八個方法步驟(八目)。「三綱」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大學》認為,人生來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後,「明德」被掩,需要經過「大學之道」的教育,重新發揚明德,各心民心,達到道德完美盡善的境界。具體說來,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後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經文」章里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通過探索了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該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麼人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態度,那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那國家之間將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多麼美好,希望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第一章里的句子。意思是《大學》的原理,在於使人們的美德得以顯明,在於使天下的人革舊更新,在於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治國家或者從政,說親民可能扯得過遠,古代的大學指君子之學,為人君,至於人,恐怕現在人或者學生早已忘了何為仁,當然我也承認,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麼含義;我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後,並沒有從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套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強調說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關鍵在於須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講的要治好家族,關鍵就在於必先修養自身之品德。「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意思是所說的要治理好國家,關鍵須先治理好家族。「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意思是所說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於先要治理好國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 「修身」 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大學》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則,待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學短短的兩千來字,就深刻闡明了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於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的瑣事。學問在於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於促進社會進步,為天下人樹立榜樣。「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大學》讀後感(三)

《大學》原屬《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大學》指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告訴我們,從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養身心為根本。修身這個根本抓好了,長大以後就可以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辦不到的。

古代聖賢非常重視修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許衡是元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有一次,許衡在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路過河南沁陽,當時非常口渴,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路人紛紛去摘梨吃,惟獨許衡靜坐樹下不動。有人不解地問:「何不摘梨解渴?」許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這麼亂,梨樹哪有主人!」許衡正色道: 「梨雖無主,難道我們的心也無主了嗎?」許衡這種「我心有主」的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呀!這種「我心有主」的精神,就是《大學》提出的修身之道。()

修身的「身」,指言行而言,「修身」就是修養自己的言行。人有身體,從具體的灑掃應對進退,到動靜、周旋,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當今,社會上有一些幹部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就沒有做到「修身」,他們與《大學》的要求相比,與古代聖賢相比,是多麼可恥,多麼渺小啊!

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也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按照聖賢經典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比如:當有客人到家裡來做客,我會先給客人倒水。放學時,有同學摔倒了,我會主動去把她扶起來。到別人家裡串門,或者到學堂上課,沒有經過允許,不能動他人的東西。

讀了《大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今後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好學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