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第二個太陽讀後感

這學期開課以後,我就去圖書館借了一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其中,我閱讀的第一本就是劉白羽老先生的《第二個太陽》。剛開始被這個美麗的名字所吸引,帶著滿心的期待翻開扉頁。

從大致瀏覽到仔細閱讀,從崇拜到失望,《第二個太陽》並沒有像書名一樣精彩。小說著重表現新中國成立前後中革命者們的人情倫理以及信念情操,但是大篇幅的抒情描寫,冗長的人物心理活動,不夠緊湊的情節發展……都讓我感到有種視覺上的和心理上的疲憊。這讓我想起當初看電影《無極》時的情景——浮誇的妝容,空洞的劇情,矯揉造作的台詞,整個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有人說“為人處世過度的謙虛就等同於驕傲”由此看來,對情感信念的過度抒情難免成為小說中一個最為顯眼的敗筆。

不過,這與作者所生活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一直投身於延安文藝工作的劉白羽老先生,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革命時代色彩。並且,他在文化大革命後不久創作此書,也許在思想上還受著一定程度的禁錮。這是時代大環境的限制。

1991年4月的文藝報,公開了記者對劉老的“病中訪談”筆錄。老先生說“文學訴諸感情,不能打動人,就不成其為文學。”也許老先生太過於追求“打動讀者”這一點,反而使小說顯得有些做作矯情了。當作者過於重視讀者的感受就往往會事與願違,作者只需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讀者的解讀是具有主觀性的,作家不可能滿足每個讀者的期待值,那么也就沒必要那么重視打動讀者。

除此之外,在筆錄中老先生還很可愛的認為白潔的命運是他為作品設定的一個懸念。我相信明眼的讀者從一開始就能看出白潔悲劇的結尾。白潔的命運是一開始就注定了的,一名打入國民黨內部地下黨員在被國民黨發現後還能不“光榮”嗎?並且,白潔只有犧牲才更能顯示出戰爭中革命者的煎熬與痛苦,拼搏與奉獻,熱忱與無私。只有這樣小說才能得以升華。所以說,白潔這條“懸念”實在是不夠懸。

以上是我對《第二個太陽》一些粗淺的看法,可能太過於主觀和幼稚,不過這些觀點的確是我最真實的讀後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