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一篇優秀的讀後感

一篇優秀的讀後感(一)

《白鹿原》是我看過的第二好的小說,第一好的自然是《平凡的世界》,兩者不同點在於後者側重於個人的奮鬥,而前者側重於文化的揭露。下面就講講讀《白鹿原》的一些感想。

《白鹿原》的主題是民族傳統文化敘寫,這種文化有其兩面性。一方面它有著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它又是殘酷吃人的宗法禮教。這種矛盾的兩面性在歷史的激盪中不斷碰撞。而又融入每個人的性格特徵中,很多人一方面想極力擺脫禮教的束縛,但又逃不出宗法的樊籬,這就是悲劇性的根源。

傳統文化的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最終沒落了,它成為了現代文明的障礙,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思想確立之後,更是在人們的思想深處被徹底清除了,封建糟粕是沒了,但我們民族的精華也沒了,我們沒有了信仰,沒有了道德,剩下的只有空洞的道德說教與現實的物慾橫流,我們的根在哪裡?從這個角度講,《白鹿原》算是一部民族靈魂的尋根史。

下面來講講書裡面的具體人物。主人公是白鹿村的族長白嘉軒。他是封建傳統宗法制度的代表。在他身上體現著宗法制度的兩面性。一方面是仁義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殘酷的宗法約束。白嘉軒一生沒有做過虧心事,做事光明正大,同時也有很多的仁義之舉。他的仁義正直被廣為傳誦。而在維護宗法制度方面又體現出他的絕情與殘酷。不讓黑娃與小娥進祖宗祠堂,對小娥與孝文的刑罰,最終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

朱先生應該是傳統文化神化的代表。如果白嘉軒是道德境界的話,朱先生已經到達了天地境界。作為關中大儒,他保持了傳統士大夫精神,既能獨善其身,又能兼濟天下。面對脅迫,他堅持威武不能屈的節氣。他的聰明睿智,他的高風亮節或許就是傳統文化的理想人格吧。

書中還有幾個很重要的人物。他們是禮教的直接受害者。小娥的命運是一波三折。她作為郭舉人的小妾,其實是一個性奴隸。在跟黑娃回到白鹿村後,受到了封建禮教的排斥,但是他們兩個堅持與禮教的鬥爭。這一點必須要給予讚揚,他們的勇氣是令人佩服的。但是人性與命運不會這麼簡單,黑娃走後,小娥變成了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在鹿子霖的唆使之下,他成為了宗族鬥爭的工具,客觀上也是對禮教的報復,隨後等待她的自然是禮教的懲罰。她是鬥不過幾千年來積澱下來的宗法制度的,最終也是死在了宗法制度之下。隨後的一場大瘟疫又好像是對宗法制度的報復。

孝文是書中經歷落差較大的一個人物。從族長繼承人逐漸淪為不孝子、乞丐。而後有逐漸成為營長直至新中國的縣長。他的墮落是禮教的約束的惡果,而他的重生又反映了什麼呢?他的性格中有他父親的沉穩與老練,但缺乏他父親的仁義,所以最終走向了高位,但這個過程並不是完全光彩的。這是他性格決定的。

黑娃是我最欣賞的一個角色,他的經歷很豐富,國、共、匪、儒他都沾過邊,他最終的結局是被害死了,對於這個結果我很不能接受,為什麼一個變好的人不能讓他善終。一方面反抗禮教,但又逃不出禮教的束縛,飛黃騰達之後也要回來祭拜祖宗祠堂。他後來變成一個好學的儒家學者,這點我不是很理解。他是一個複雜的人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任何現實主義小說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環境,尤其是政治環境。書中大的歷史事件包括辛亥革命,國共合作,大清洗,內部肅反,抗日戰爭,解放戰中,到新中國成立。這些事件表現在白鹿原上就是政治鬥爭,經濟鬥爭,黨派鬥爭與宗法鬥爭的攪合。白鹿原經歷了鬥爭——恢復——鬥爭——恢復的反覆過程。複雜的鬥爭最終體現的是文化的衝突乃至人性的衝突。每個人都是在人性、宗法與環境的三者之間抉擇。

《白鹿原》擺脫了階級鬥爭思維的束縛,站在了一個更高更廣的角度上,對文化與人性的進行了錯綜複雜的描述,這就是一部民族靈魂的尋根史。

一篇優秀的讀後感(二)

最近,我讀了沈石溪的自傳體小說《我的小時候》,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這本書寫的是他小的時候在上海發生的一些感人的事情,比如說:《哭比笑好》、《路要靠自己走,別讓人攙扶》、《一覺醒來是早晨》、《遠方有潔白的海鷗》等等。

在我看來最欣賞的是《自由的風箏》,假如人生真的是一隻風箏,那麼這根拉住你的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飛你的線。因為有了這根線,你才能夠飛得起來;因為有了這根線,你才能飛得高、飛得遠、飛的穩妥、飛得踏實。

作者在十四歲時開始了叛逆,整個人進入了青春期,心裡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他開始不聽家長的話了,也不聽老師的話了,連被鄰居成為「菩薩」的奶奶也不聽了。開始不理頭髮,又和同學玩彈珠,更令我吃驚的是還在廁所里吸菸……後來又和兩個鐵桿朋友準備離家出走,一天下午作者和他們到長風公園幫明德叔叔去放風箏。後來風箏在天空中遨遊,這使許多遊客都駐足痴望,明德叔叔告訴沈石溪說:「你們想,風箏飛得再高,飛得再遠,總有一根線緊緊拉著他。他無法自由飛翔,當然也就談不上瀟灑。」作者聽了明德叔叔說的話後有點焦急,他在想到底要不要和朋友離家出走呢。第二天放學沈石溪有不知不覺來到長風公園陪明德叔叔放風箏,突然風箏卡在樹梢上,沈石溪爬上樹梢,他沒有馬上拿下來,他在想風箏也許想得到自由,一股莫名的衝動沈石溪用小刀把風箏剪斷了。當他回過神來時,巨大的風箏已經飛走了。明德叔叔知道真相後並沒有讓他賠償,他們順著風的方向追了過去,找到風箏後風箏已經破碎,他語重心長的對沈石溪說:「我小的時候也像你一樣討厭這個家,後來離家出走……」沈石溪聽了後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不能離家出走。兩年後他的朋友因離家出走,一個不幸死了,另外一個雖然回來了但讀書也不上進,工作也不認真,後來變成了毒販,進了監獄。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隻風箏,那麼請不要輕易斷線,斷了線的風箏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無情的風從高空刮落下來,摔得頭破血流。

沈石溪把他寫的這部自傳體小說寫的方式用了各種修辭手法發揮的淋漓盡致,從中我感悟到這些故事真誠而質樸地講述著作者的童年,讓我們真切地體味著個人成長的真實軌跡。沒有掩飾,沒有浮誇,有的只是一個看似弱小的生命蓬勃、堅韌生長的勃勃生機。

一篇優秀的讀後感(三)

《沙鄉年鑑》是一本奧爾多·利奧波德所作的書籍,寫了作者在常人世俗簡單想當然的想法外對大自然的記錄,他是一位美國著名的理論學家,科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者,環保先驅人物,保護野生生物之父,「美國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稱為「美國的先知」,被稱為「一個熱心的觀察家,一個敏銳的思想家,一個造詣極深的文學巨匠。」

看完這本書感覺說要寫讀後感是比較困難的,不知道怎麼寫,也許是因為我看的不夠認真,感覺零零散散的貌似的確沒有什麼可說的,不過我卻想起了一個上次在閱讀理解還是哪裡遇到的,也許是課時上的,名字叫《給泥土洗澡》,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講的是英國建設體育場還是什麼東西,要占很大土地,但這塊地上的土壤並不乾淨,照「常理」來講是挖去別處再把那裡的淨土運來,但這次英國人沒有這個打算,他們花費了巨款給泥土篩選過濾,而後再清洗,排除有毒物,諸如電池神馬的。這點我想是做的很對的,至於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因為百度上面複製說到了他是一個環保主義者,還有著名的土地倫。裡面我看見了,最可怕的想法就是——認為糧食從雜貨店出來,熱量從火爐里出來。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源於土地,沒有良好的土地也就沒有糧食也沒有樹木也沒有木炭也沒有熱量,所以土地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也是生命的保障,最近學過土壤的形成,者往往需要幾百年來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種種土壤危機和環境的破壞都把矛頭指向了人類(),英國人的做法看似很愚蠢,花錢不討好,不僅費錢還費時,事實上並非如此,不要等到你出門一跤栽在沙坑中才知道土壤的重要性,才意識到要保護環境,所以把,和很多地方一樣,保護環境材質當前的頭等大事!

所以我想《沙鄉年鑑》被稱為「美國資源保護運動的聖書」也就不足為奇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