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

本以為那個從小生活在黑色的世界裡的小女孩,在經歷了被親情拋棄、被感情拋棄之後可以做到什麼都不在乎!對於顧森湘的死!完全沒有想到她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居然選擇終身一躍。或許吧!死亡對於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吧…那麼對於齊銘的感情來說:和易謠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要說他不喜歡她,他為她所做的完全超出了朋友的界限!只是後來易謠意外懷孕,使他對她徹底失望…直到顧森湘的出現!他喜歡上了那個單純的女生…在社會帶給的壓力,易謠的死帶給他的內疚以及顧森湘的死帶來的打擊!他選擇離開這個讓他嘔吐的世界…第一次瀏覽80後作家的小說,《悲傷逆流成河》讓我消耗了整整一下午酷熱的時間。說實話,閱讀這樣的作品,與其說是尋求文學藝術之美的快感,莫如說是窺探當下中國大眾傳媒和文化工業聯手炮製的所謂文學現象。儘管有這樣的思想準備,但讀完據稱是80後文學領軍人物郭敬明的這部新作,仍然失望到以頭搶地的程度。

洋洋灑灑數十萬字講述的故事是:家庭破碎的女中學生易遙受到傷害、出軌懷孕、報復人生,最後自殺,短暫的人生讓她體驗了人世的辛酸和人心的險惡。故事俗套得不能再俗套,情節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敘述方式生硬直接,毛糙膚淺,堆砌辭藻泛濫成災的情景描述,看上去堂皇華麗,如同天空中飄落紛紛的星雨,但絲毫不能遮掩這位80年作家人世閱歷和想像力的極度匱乏。相反,倒是恰恰反襯出他文學創作的基本功——敘述能力的低下,乃至將如此簡單的一個故事講述得如此累贅冗長,遮蔽了故事本身的意趣或魅力。

在他稚嫩不堪的筆下,人物總是那麼單調,帥就帥到斃了,壞就壞到透了;愛就愛到地老天荒,恨就恨到萬劫不復……複雜社會中的複雜人性,在他的小說里,似乎成了京劇舞台上歷百年而不變的臉譜,演繹著不同的故事。更糟糕的是,那些不惜筆墨的情景烘托,文筆看似華麗,實則青澀稚嫩,刻板逼仄。「就是這樣的世界,每天每天,像抽絲般地,纏繞成一個透明的繭。虛榮與嫉妒所築就的心臟容器里,被日益地灌注進粘稠的墨汁。」 隨處可見諸如這樣不倫不類的描述,句子間扎眼的夾生辭彙如鈍刀般地撕割著閱讀的快感,如果用他再三出現的語言形容就是,「橫亙在血管里的棉絮」,不過,這個連修辭還遠未過關的80後作家,這次是用他累贅的辭彙,堵塞了讀者通暢的血管。

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大眾傳媒時代的來臨,消費文化工業的勃興,演進至今日,它們聯手打造的80後作家,原來就是這樣一種人:抄別人不敢抄的東西,說別人不好意思說的話,吹別人不敢吹的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