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關於幸福是什麼的觀後感

關於幸福是什麼的觀後感(一)

今天,我們在李老師指導下,讀了《幸福是什麼》,很受啟發。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三個孩子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十年體驗而懂得了幸福的真諦。由此說明一個道理:只有用自己的勞動作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才是真正的幸福。

通過這個故事,我對「幸福」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我明白了:要用雙手去勞動,做一些有益於人們的事情,這才能有可能創造幸福。

其次,幸福是靠勞動而來的。勞動跟著幸福,有了勞動,才有幸福;沒有勞動,就沒有幸福。

再次,幸福往往跟在勞動之後。只要辛勤地勞動,在勞動的成果後面,才有幸福。

我認為我們學生應該這樣創造「幸福」:

首先,學好習,讀好書,聽好課,取得優異的成績,才會幸福。

其次,本來有很多不會的知識,現在弄懂了,搞明白了,這也是關於從學習中獲得幸福的另外說法。

再次,學習學得好的人還可以教會別人,告訴別人自己怎樣分析,怎樣理解,這也是從學習中獲得幸福的辦法。

以上這些,就是我品味課文《幸福是什麼》後的收穫。

關於幸福是什麼的觀後感(二)

幸福看起來很深奧,其實這個詞並不難理解。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在教室里看《幸福是什麼》有許多人使我敬佩不已,讓我深深地記在腦子中。

劉浩他是一個盲人,其他盲人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劉浩不一樣,他會洗衣服、彈鋼琴 …… 。他的心和正常的人一樣。劉浩四歲開始學電子琴,七歲開始學鋼琴,他學了三年的鋼琴,獲得了世界鋼琴比賽的前三名。他還和世界著名鋼琴家 —— 郎朗,見過面。背後都是母親辛勤的付出,母親給劉浩做了幾百張甚至幾千張的盲譜,都是母親一針一針地在牛皮紙上扎出來。劉浩在學鋼琴時:自強不息、很自信,他兩天能背下十頁的奏鳴曲,真是了不起啊!

這次的主題是《幸福是什麼》盧勤表達了她對幸福的理解: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得到自信。張怡筠也表達了她對幸福的表達:要樂觀 對壓力說沒關係。所以,我們面對生活要樂觀、自信、努力、超越。

還有一個人,讓我流連忘返,她就是——孟佩傑,她的母親臨死前就交給了養母。不知到什麼事,養母得了一種病,一直躺在床上,孟佩傑只好一邊讀書,一邊照顧養母,每天中午一放學,就匆匆忙忙的跑回家,背養母去上廁所,然後又匆匆忙忙地跑回學校上課。後來,孟佩傑考上了一所大學,家離學校有很長的路,佩傑不放心家裡的養母,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是多麼孝順的孩子啊!佩傑說: 「 只要媽媽健健康康,每天過得開開心心,這就是幸福。 」

我已經平靜地過了十一個春夏秋冬。幸福對於我來說,是看不見摸不到的神秘的東西。

關於幸福是什麼的觀後感(三)

今天,我看了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書中主要講了3個牧羊的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自己幸福的故事。10年後,他們各自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當了醫生的小孩他找到的幸福就是給病人治病,看到他們恢復了健康自己就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那個做過很多工作的小孩說,他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還當過消防隊員做過花匠,無論做什麼,都是對別人有用的,自己的勞動沒有白費那就是一種幸福。最後留在村子裡的小孩說,我種地,地里長出麥子,麥子養活了很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所以我也感到了幸福。

看完故事後,我也感到了幸福。其實,他們是在勞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才覺得幸福。而我,在學習中,在生活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每次因幫小朋友把鉛筆撿起來她對我說謝謝的時候,每次因為一點小事哪怕只是回答一道題看到老師鼓勵的微笑的時候,每次因為()努力考到了好成績媽媽摸著我的頭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很幸福。

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你伸伸手,就可以摸的到她。不信,你試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