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社會心理學讀後感

不得不說,社會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有著獨特而不同的視角,從這個社會性角度上看,心理學脫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從關注自身轉向了關注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實際上,在我個人認為,這種立足於社會影響的心理學更具有實際的生活意義。作為一種課餘讀物,對個人的增益良多。

心理學上分支繁多,但是多數關注的都在個體自身。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關注的是潛意識和力比多對人的影響;榮格的傳承與發展下,人格心理學也是在個體心理上的探討和類分。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阿德勒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乃至後期發展的認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甚至變態心理學,歸根結底都是關注個體的心理動因。圍繞著個體的心理機制,去解釋個體行為、情感和思想,儘管這些都是我們了解自身的途徑,但是作為非專業人士,容易「誤入歧途」,不僅無法達到自身目的,反而會使自己變得敏感多疑。也因為如此,比較關注於社會影響和社會關係的社會心理學,實際地運用起來會好得多。

邁爾斯是心理學界的名家,他的《心理學與生活》更被廣泛推薦為心理學的入門讀本。《社會心理學》也是備受推崇的讀物,通過這本書,我粗略地了解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社會影響力。閱讀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書中的描述激起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回首的時候也發現了的確在有意無意之間,我受到了許許多多的來自社會和他人影響。原來心理學真的就在身邊,而且時時刻刻在塑造著你的生活。

《社會心理學》裡囊括了較多的內容,也不乏有趣又驚人的發現。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而且引發最多思考的,應該是從眾心理。

在此前,讀過《烏合之眾》,深深了解了人類從眾的心理盲目性,也驚訝於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非出自個人意願或者「我」的立場做出相應的行為。無形之中我們也經歷著被引導、被控制的過程。在《社會心理學》裡,儘管來自集體和他人的影響與暗示沒有被描述得那麼恐怖,但是想來還是不禁讓人打幾個寒顫。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我們的從眾主要來自兩種社會影響:規範性社會影響和信息性社會影響。規範性社會影響是我們為了得到他人認同,獲得他人接受而做出相應的從眾行為,此時儘管你不一定同意他人的意見,但是為了獲得認同而不得不從眾。在學校社團生活中經常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社團裡面總是只有幾個意見提出者,在他們的活躍下,其他人礙於情分經常會接受自己並不是十分認同的某些決定。這種情況下從眾會導致我們的心理牴觸,應該稱得上是壞影響。但並不是所有規範性社會影響都是壞的,有時它是好的,比如在一個十分清潔乾淨的場所,看到他人自律自愛,你也會主動地保持好環境衛生;有時它並無關緊要,比如當你和幾個朋友出去吃飯,她們七嘴八舌地決定了去哪裡之後你在沒有任何偏好的情況下選擇順從了。比起規範性社會影響,信息性社會影響顯得更加簡單,它出現在你對事情沒有自己的判斷時,某個比你掌握更多信息,或者值得信任的人做出反應後你出現的從眾行為。比如在身為學渣的你在複習的時候由於沒有頭緒,會跟隨班級里學霸的複習節奏。信息性社會影響的出現,是我們為了追求真實和消除疑惑。

在我個人看來,信息性社會影響出現在我們存有疑惑和未知的時候,即便有時它並不能指引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但是無論如何它也只是一種尋求真相的本能導致的,更多是出於我們內心的渴求。規範性信息影響卻不然。我們收到規範性信息影響多數是在不情不願的情況下。比如班級提出去聚餐,由於個人原因身體不舒服不太想去,但是礙於同學情面難以推脫,還是會勉強出席。類似這些學校內的情況雖然還事小,但是放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方面,便不一定了。比如軍隊的殘暴作風,有時會讓平時斯文的人變得狂暴;比如我們常見的「見死不救」、「見倒不扶」,除了責任分散效應之外,也有從眾的原因。

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提到了幾個從眾實驗,揭示了我們實際上會因為他人的觀點而改變自己的觀點。其中之一就是謝里夫的「似動實驗」.實驗中被試者要求坐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在稍遠處有一個小光點,起初光點並沒有異常,之後它開始不規則地移動直到消失。此時,實驗人員要求被試猜測光點移動的距離。當你一個人重複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會得出自己的猜測數據,這些數據會有一個平均值。但是之後實驗又增加了幾名被試,這些被試其實是心理實驗中的同謀者,他們做完實驗後會給出一個比被試低得多的估計值。如此重複之後,被試明顯地改變了自己的估計值。另一個是線段實驗,一組被試中只有一個是真實被試,其他都是實驗的同謀者,實驗者給出一個標準線段,再給出三條長短不一的線段,詢問在場的人哪一條跟標準線段一樣長。在單獨進行實驗時,每個人都能輕易答對,可是這個實驗中,同謀者異口同聲給出了一個荒唐的答案,此時作為實驗真正的被試,還是有約40%的人給出了錯誤的答案。這兩個實驗都說明了,在群體中,我們受到來自群體的規範壓力時,會不由自主地改變自己的看法。

然而,讓人難過的是,這種自己能夠感知到的從眾行為並不是最可怕的。在這種從眾模式中,我們只要有意識地堅持自己,便能夠擺脫他人的「控制」.可是從眾很多時候是不自覺的。從眾也來自於一種神秘而且不可捉摸的現象——心理暗示。我們其實不斷地受到他人的心理暗示並做出相應的行為。比如,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課講得正起勁,突然他轉過頭往門口看了過去,此時在上課的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跟著往門口看去,這便是我們受到了來自講台上老師的暗示;當你在跟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某個人突然打了一下哈欠,你會發現有另一個人不久後會隨之也打哈欠,或者自己會有打哈欠的衝動,這些也是他人對自己的心理暗示引發了我們的從眾行為。書中提到了「變色龍效應」的相關實驗,也是直接地印證了我們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受到他人行為等暗示,做出從眾行為。

無意識的從眾行為也多出現在群體內部。群體具有盲目性,群體中無意識的和盲目從眾會導致群體瘋狂。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部心理學電影——《浪潮》,它十分清楚地為我們展示了納粹主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可能變得如魔鬼一般冷酷。《浪潮》講的是一個德國的大學裡,某個教授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什麼是專政而進行的一個實驗,實驗中他成立了一個虛擬組織,成員是所有課上的學生,自己是領導者。()組織從一開始的渙散,到在他的熱情和引導下,開始走向團結。他們制定了名字、標誌、組織網頁等等象徵組織身份的東西,之後組織內的人因為團結而自大、排外,在校內變成了類似於黑社會組織的存在。逐漸的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瘋狂狀態,他們為自己的組織而自滿,過分的毫無根據的自信讓他們覺得所向披靡。最終捅出了大簍子,不得不解散的時候,成員們卻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其實一開始組織里只是那位老師在引導,之後幾個積極分子呼應,一開始的其他人只是跟從,到了後期組織內散發的相互影響的從眾行為,導致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高考在即,很多學校都有撕書撕試卷的,前兩天看見新聞還有老師因為阻止學生撕書而被圍毆。其實這些都是學生內部的某種情緒泛濫影響到其他人,最終傳染到整個群體,而這個群體中大部分人並沒有這樣的願望或者訴求,只是被暗示影響,無意識地從眾。群體衝突很多時候,其實就是這麼盲目而且瘋狂。

從眾行為其實隨時隨地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從《社會心理學》中,我看到了警示的紅線,提醒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避免被他人的暗示帶入歧途,同時也要適當地堅持自我,不能輕易地屈服。當然,從眾行為的文化特徵也很濃厚,作為東方人,我們更多是帶有場依存的特徵,比較容易服從群體。我曾追求過做一個場獨立的人,但是在這樣的生長文化背景下顯得太艱難,而且並不是場獨立便比場依存壞,關鍵是自己保持清醒,要拿捏有度罷了。

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社會心理學》這本書也許沒有太直接明了地闡釋這個觀點,但是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也啟示我們要避免基本歸因錯誤——即對他人的行為解讀為其自身的性格特徵而忽略了環境帶來的影響。這個角度是我樂意接受並且貫徹在生活中的。仔細觀察就發現身邊的人容易犯兩種錯誤,一是在看見事情的第一時間下判定,儘管我們了解世界總帶著一定的圖式,但是這種太快下結論的作風往往會讓我們誤解他人或者對事情產生錯誤的看法,畢竟每一件事,每一個行為,每一個人都是十分複雜而多面的,我們要儘可能了解全貌才能離事實更近;二是會容易產生偏見,將某些人的行為思想歸結為其自身「有問題」,而忽略了背後的複雜性,因為產生了偏見我們會進一步盲目地去忽略甚至牴觸其做得好的地方。只有避免了基本歸因錯誤,從更高的思維角度去看,我們才更能包容和理解他人,不去對他人的行為和思想一味地苛責,而是懷著包容和接納的心去體諒他人。我想這更值得我去吸收,為我所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