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幼稚園推薦閱讀尹建麗老師編著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並以此書作為本學期讀書交流會的作品。雖然還沒有成為母親,但是作為幾十個孩子在幼稚園共同的「媽媽」老師,我覺得更加有必要學習、了解書中關於教養幼兒的方法與策略。

打開書,剛看到第一章,標題為——「打針有點疼」,再往後閱讀內容就已經被深深地吸引了。打針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一說到打針,很多孩子都會「談針色變」,痛感和恐懼感會讓孩子「失去理智」做出很多瘋狂的事情,如滿地打滾拒絕打針、無論家長和醫生怎麼哄騙威脅,無止境哭鬧等。雖然孩子被強行按在了父母的懷裡成功的完成了任務,但是這樣的陰影和恐懼並沒有從孩子的心理抹去,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讓下一次的打針變得更加痛苦,家長會怪罪孩子太膽小任性,而孩子則會把小小的打針事情當做洪流猛獸,甚至終身都會從心理抗拒,可能耽誤病情的調理和身體的健康。

而尹建麗老師在書中,用很好的方法巧妙的化解了眾多家長頭疼的事情,讓她的女兒從容的面對打針這件事情。首先,我們要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無止境的抗拒是表明了他內心的極度恐懼,作為成人,我們要客觀、理性的告訴孩子,我們將要做的事情,並不像獅子、老虎那般可怕。其次,作為成人,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且以孩子可以接受的程度客觀的告訴他,可能會有一點點的痛感,但是那就像從小椅子摔下來一樣,不會非常嚴重。最後,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你可以告訴他:「今天你非常勇敢,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經常會聽到家長在我跟前抱怨說:「李老師,你不知道,我們家這個孩子在家是特別的調皮,做錯事情還不準大人批評,大人的聲音只要稍微大一點點,他立刻就會倒地大哭大鬧一番,反而顯得他很委屈一樣。」「在家挑食,不愛吃蔬菜,不愛喝水,每次都要談好條件才會吃上幾口。」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

看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文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孩子不是為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著。」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才要施教,施教應該溶於濃濃的愛中,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

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提倡的適當使用逆向思維。她講了一個故事:三位無聊的年輕人,閒來無事時經常以踹小區的垃圾桶為樂,居民們不堪其擾,多次勸阻,都無濟於事,別人越說他們踹的越來勁兒。後來,小區搬來一位老人,想了一個方法讓他們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當他們又踹時,老人來到他們面前說,我喜歡垃圾桶被踢時發出的聲音,如果你們天天這樣乾,我每天給你們一美元報酬。幾個年起人很高興,於是他們更使勁的去踹。過了幾天,老人對他們說,我最近經濟比較緊張,不能給你們那麼多了,只能每天給你們50美分了。三個年輕人不太滿意,在踹時就不那麼買勁了。又過了幾天,老人有對他們說,我最近沒收到養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給你們10美分了,請你們諒解。「10美分?你以為我們會為了這區區10美分浪費我們的時間?」一個年輕人大聲說,另外兩個人也說:「太少了,我們不幹了!」於是他們揚長而去,不再去踢垃圾桶。()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他把幾個年輕人的「樂趣」變成一種「責任」他用減少支出刺激他們對踹垃圾桶產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適當的使用逆向思維,刺激孩子的熱情,不要刺激孩子的厭惡之情。

最後,和大家一起分享尹老師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愛的質量。

2、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5、做家長應有的智慧。

6、小事兒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點講得都很詳細,作者通過自己接觸的實例,把教育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教我們用哪些方法去解決教育的問題,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傷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純真。

感受還很多,自己慢慢體會吧。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為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我們應該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再實踐,願我們的親職教育與學校教育越來越融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