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一)

打算執教《祖父的園子》一課,不由得又從娘家滿是灰塵的書櫥里翻出早期出版的《呼蘭河傳》,這本書是國中時候從圖書館借閱的,不知什麼原因遲遲未能歸還。

那時候讀這本書純粹是被書中作者用孩子般的語言描述的充滿樂趣的童年所吸引。現在看這本書是因為了解了作者其實有個辛酸的童年,想看看一個充滿著苦難的女子如何寫他曾生活過的世界,用略帶隨意,略帶認真的筆調。

翻開《呼蘭河傳》,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裡,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裡,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裡邊。人們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裡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裡,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使了那麼大的勁,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與其說團圓媳婦的死是被嚇的,還不如說她的死是被封建社會害的。我不知道在這個村莊裡,在這座城市裡,在舊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受到迫害的人,一個團圓媳婦死去了,還有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著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年代裡,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地就是後院的那個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裡,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這更讓我感受到了蕭紅在離開家鄉來到香港後,她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用自己那輕盈的文筆寫下了這篇文章,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處處是故事。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中!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二)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轉》感觸頗深,她用小時候的視角,譜寫了一方水土的風俗人情,一部淒婉的歌謠。文中幾個章節中的幾句話感覺很精彩,忍不住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一個扎彩鋪,扎出的房子、廚子、騾子、大白馬、車子活靈活現。大至噴錢獸、聚寶盆、大金山、大銀山,小至花盆、茶壺、茶杯雞鴨鵝犬樣樣不缺。看著窮人都覺得活著沒有死了好。

看似一句淡話,細嚼起來,人世間的辛酸苦澀,浸在其中。又有不乏幽默。

還有,胡家的團圓媳婦婆婆,雞鴨、豬、狗貓不捨得打,打貓怕把貓打跑了打狗怕把狗打跑了,打豬怕把豬掉了斤兩,打雞怕不雞不下蛋。唯獨打小團圓媳婦一點毛病沒有,她又不會跑掉又不會丟了,又不會下蛋,又不是豬,掉了近兩也不要緊又不上秤!

她來到我家,我從沒給她氣受,哪家的團圓的媳婦不受氣,我一天打八頓罵三場,我只打她一個月,打的是狠了點,不狠哪能規矩好一個好人來……

婆婆的算計和愚昧無知,封建世襲生活著的婆婆,打媳婦是想當然。就因為小團圓媳婦僅僅有十二歲,長得卻像十四那麼高。太大方了,不知道羞,吃飯吃三碗,要給小團圓媳婦一個下馬威,不打規範不出一個好人來。小團圓媳婦還不如雞狗貓,雞狗貓是不可以打得。小團圓婆婆沒有覺著打媳婦有什麼不妥。打傷了,打病了,找來跳大神的跳跳大神,花五十吊錢給雲遊真人來醫一醫,破一破。這還捨得。自己手鬧了事,三吊錢的紅花都不捨得買。生活在她看來就該這樣,沒有什麼不對。打傷了,醫。醫好了,再打。可憐小團圓媳婦直到被活活地折磨死!小團圓婆婆竟沒有覺著有什麼不妥,只是被雲遊真人嚇一嚇,怕了怕,想了想,還不想過早的下地獄……讓人覺著又可憐又可氣又可恨又可悲。

他們的父母生他們下來,沒有什麼希望,就是希望他們吃飽穿暖,但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逆來了順受了,順來的事卻一輩子都沒有!

這樣的話看似隨口道來,卻寫出了窮人唏噓世道不濟,沒有憤怒的控訴,字裡行間卻在鞭撻著當時社會,勾略出了窮人淒涼痲疲了的生活狀態。

一個個淒婉故事,宛如一個大磨盤,將你的心,壓著、碾著……

還有馮歪嘴那冰冷的小磨坊。馮歪嘴的女人一死,大家都覺著馮歪嘴算完了,扔下來兩個孩子,一個四歲,一個剛生下來。可是馮歪嘴自己,並不像旁觀者眼裡那樣絕望。他看見兩個孩子反而鎮定下來。他覺著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生根的,要長得牢牢的。

於是他照樣活在這個世界上,照樣負起那份責。馮歪嘴的小兒子,在別人眼裡非死不可,這孩子卻一直不死……他看著孩子一天長大,小的都會笑了。

這又是一個悲慘的家庭,好在馮歪嘴子看著別人怎樣做,他也要怎樣做。不管他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能力,他要負起養活孩子的責任。這是書中最給力的一個人物,他孩子的活,是人生存的希望。不管怎樣難熬,該怎樣就怎樣!

蕭紅奇思妙想好似神來之筆。

比如:這缸渣為什麼不扔掉,大概是為了養潮蟲的。有缸渣就有破罈子陪著,有磚頭就有泥土陪著,有破槽子就有破梨子,他們好像都配了對,結了婚,而且都有了生命送到這世界上來,比方破罈子里的似魚非魚,大缸下面的潮蟲,豬槽上的蘑菇。

寫的都是最髒最不屑東西,作者卻那麼生動地賦予了每個物件於生命,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和可愛的童真,讓人忍俊不禁。

還有節婦坊為什麼沒有寫女子跳井跳的勇敢這樣的讚譽?是那些修節婦坊的人故意刪去的,因為修節婦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裡也有女人,他怕他寫上了,他家裡的女人也要跳井,他女人跳了井,留下一大群孩子怎麼辦?於是一律不寫,只寫文溫文爾雅,孝順公婆……

從古至今男權主義一刻也沒有離開過社會。節婦坊是男人修的,他是主宰,他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他想讓你怎樣做就怎樣做。女人從來就是附屬和被歧視的。我通過蕭紅這段文字感受到了女人,是這麼的可憐,男尊女卑世襲了幾千年,我們依然無助的看著男人玩花樣養小三,三妻四妾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女人只配獨自流淚,暗自神傷。情感不可以出軌,身體更不可以出軌,不然就是不守婦道的壞女人。男女平等只是口號,是未來。

總之,這是一本很難得散文敘事大作,又像一首敘事詩,懷揣著童年難以忘懷的往事,娓娓道來。蝴蝶、小蟲、黃瓜,倭瓜、和玫瑰的後花園子,還有那絢麗變幻莫測的火燒雲是那麼的美。而後幾章故事又是那麼的辛酸幽怨,苦不堪言。但是馮歪嘴的兒子依然活著又給人帶來了希望。書中精彩光亮之處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就像太陽照在瞎子身上,瞎子看不見陽光,但瞎子卻感到實在的溫暖了。"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三)

"一篇敘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這是著名作家茅盾為《呼蘭河傳》這本書寫的總結。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實它更是蕭紅的代表作。全書概括地寫明了蕭紅灰白的童年,既有寂寞和傷感,但還充滿了幽默。

真的,當我讀完最後的尾聲之後,竟情不自禁地抹了抹眼角上掛著的淚。()全書中有數不勝數的情節令我回味,但是,唯獨這麼一句話,寫在尾聲的那句話,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以上我所寫的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它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

合上書本,我輕輕地閉上了眼睛,想像著,叫賣痲花饅頭涼粉的,也許還天天扯著嗓子挨家挨戶地推銷,也許早就沒有了;蕭紅祖父園子裡的花鳥蝶蟲,也許還年年地長著,飛著,也許現在更本沒有了。又有鴨子或小豬掉井了?小團圓媳婦化作的那隻兔子是否還在東大橋下哭著?整座呼蘭河城也許依舊那麼熱鬧,也許這勁兒早就化為烏有了……

蕭紅將它童年的回憶,全都記錄在了這裡,《呼蘭河傳》的傳奇是三天也說不完的。那一行行跳動著的文字,為我們譜寫了那動盪不安的年代,在呼蘭河這座小城裡的故事。

一切都會漸漸地變老,童年總會離我們遠去。《呼蘭河傳》我現在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留在那灰白色的境界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