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麥田的守望者讀後感

麥田的守望者讀後感(一)

現在的我們,年少,狂放,輕浮,少了一份穩重,嚮往一種叫成熟的東西,卻又無法尋找,於是,我們試著用一些東西,裝扮自己,掩飾自己的那一份羞澀,嘗試著讓自己變得出眾,變得,另類。

三天兩夜,就像旅行,就算旅行也不夠,但是,就是這兩個夜晚,讓一個被開除卻又不敢回家的孩子,似乎長大了一點。故事的背景是美國的五十年代,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菸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守望者,這是一個生詞,見過,卻不知道什麼意思,正如文中的一句話——「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是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噢,原來守望者,就是守住自己的理想?

霍爾頓是一個壞孩子,一年中,他一共被開除了四次,在最後一個學校的期末考試中,他五門課四門不及格,於是,又被開除了,而且這一次還是在聖誕前夕,他讀書不用功,還抽菸、酗酒,搞女人,滿口粗活,張口閉口就「他媽的」,明明沒成年,卻要故意扯著嗓子亂叫,只為讓酒吧里的侍者送上一杯威士忌;半夜在賓館睡不著,叫了一個妓女,卻動也沒動她,就心甘情願付了十塊。他是一個好孩子,他對那些熱衷於談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對校長的虛偽勢利非常厭惡,看到牆上的下流字眼便憤憤擦去,遇到修女為受難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對妹妹菲芯真誠愛護,百般照顧。為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掉下懸崖,他還渴望終生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發出「救救孩子」般的呼聲。他是一個悲慘的人,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做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夢想,永遠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沒有未來的打算,甚至到被開除的那天依舊和同伴說笑,他覺得老師、父母要他讀書上進,無非是要他「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凱迪拉克」。他認為成人社會裡沒有一個人可信,全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他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他看不慣現實社會中的那種世態人情,他渴望的是樸實和真誠,但遇到的全是虛偽和欺騙,而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現狀,只好苦悶、彷徨、放縱,最後甚至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裝成一個又聾又啞的人。

看完這篇文章,我,嘆了一口氣,然後失神地望著窗外,看上去,霍爾頓更像他說的在麥田裡迷失方向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在懸崖邊的守望者。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孩子最終能夠在懸崖邊停下腳步,並不一定是因為正好那裡有一個守望者在看護,而可能僅僅是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守望者存在。少年的心是孤獨的,他嚮往的東西往往與現實行違背,但為了存活,他只能無奈的選擇放棄,但他又是那麼的不甘心,於是,他選擇自暴自棄,讓光陰虛度,讓活著比不活著還痛苦。

一個成長在叛逆時期的孩子,總是有一些叛逆,看看我們周圍,發現,其實這樣的人有很多,在我們眼裡,他們是差生,是老師們最頭痛的,是被我們唾棄的,見到他們,我們總是用異樣的眼光,鄙視他們,因為,在我們眼中,他們是異類,是一些不屬於學校的東西,總是和打架,鬥毆,作弊等一些詞沾上邊,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就是,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一片藍天,他們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理想!在我們一味的否定下,他們的夢想也許在剛一出生就立刻化作了灰燼,所以,換一個角度,是我們抹殺他們活在世界上的唯一動力,於是,他們選擇墮落。

試想一下霍爾頓在山頭的那一次守望,他心中充滿的是悲傷和孤獨,但是,他在試圖掩飾,掩飾這種本不該出現在這個年齡階段的神情,也許,他望著巍峨的山,懺悔;也許他望著波瀾的小溪,皺眉;也許他望著奔跑的孩子,沉思;也許,他望著翱翔的群鳥,遐想。我們何嘗沒有過這樣的一天?這一天對於你來說,也許已經過去,也許還姍姍來遲,但是,既然避免不了,那就鼓起勇氣去面對,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克服這個困難!

作者用第一人稱敘述了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卻發人深省的故事,以一個青少年的口吻敘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和行為舉止,也以一個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虛偽面目和欺騙行徑。作者緊緊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來表現主人公的善良純真和荒誕放縱。在語言的運用上,本書也獨創一格。運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鋪直敘,不諱隱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語,生動活潑,平易近人,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讀者共鳴。

其實,善良的人性往往只在頹廢中發光,但這一束光卻是微弱的,因為,骯髒的東西,迷惑了我們的眼睛,然而我們卻無能為力,如果我們撥開那一層瀰漫在眼前的烏雲,這束光,也許會更加閃耀!

麥田的守望者讀後感(二)

每一個人都有一段無法忘卻的歲月,太多的敏感、偏執、荒唐、頹廢、甜蜜與歡樂,使日子變得寂寞又溫暖。站在一望無際的碧綠色麥田中,我想起了一個曾經的壞孩子——霍爾頓。

我有段時間總是那麼煩躁,會因父母一句話而暴跳如雷,會因朋友的一個動作而傷心欲絕。後來我漸漸明白,那段時光,叫做青春。霍爾頓就是在那個時候突然闖進我的世界。他剪一個乾淨的水兵髮型,卻滿頭褐色亂髮,邪邪的樣子,有些迷人。

霍爾頓讀書的地方叫潘西,一個私立的貴族學校。在這之前他還上過艾爾敦·希爾斯學校。那兒有一個非常勢力的校長名叫哈斯先生。到了星期天,哈斯先生見到開了汽車來接孩子的家長就跑來跑去和他們握手,要是學生的父母穿的粗俗又樸素,那老哈斯就只和他們握一下手,然後假惺惺一笑,接著就和別的父母去講話。青春的日子裡,快樂和痛苦很容易被放大,刺激著我們敏感的神經,我們總是會因為這點或那點而不滿或憤怒。霍爾頓受不了這樣的環境,於是選擇了逃離,戴著自己的獵人帽拎著行李想要去往西部。

在臨走前,他想要再見見自己的妹妹菲苾。於是托人送去一張便條,約在博物館旁邊。過了好一會兒,菲苾終於來了,她拖著霍爾頓在胡敦讀書時用的舊箱子裝滿了行李決心與哥哥一同離開。霍爾頓沒辦法,只好放棄了去西部。青春就是這樣,充滿了叛逆霸道卻一心想要離開,最後在種種的牽絆下放棄了目的。

文中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話:「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誒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我們可能很難相信這句話出自一個老師之口,但的的確確是這樣,那時候學校里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勢力的偽君子,他們認為為了苟延殘喘地活著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為了某種精神或理想的人是可笑的。就連孩子們讀書,也是為了日後能買輛凱迪拉克之類的東西。霍爾頓曾經同妹妹說,他想要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守護一群小孩子。相信也有很多人擁有過類似的理想,只是那個理想太過遙遠,來不及努力就已經長大。()長大意味著放棄,放棄掉有過的美好理想,成為所謂的「成熟男人」,為了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這是種痛苦的生活方式,但絕大多數人會為了生活背叛心靈。

最後霍爾頓生了場大病進了醫院,至於後來的事,無人知曉。於是留在書中的霍爾頓再也沒有長大,我想他依然是那個天真的,單純的「壞」孩子。

成長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有時候,懵懂的我們選擇把自己的不滿和內心的小叛逆藏匿於心中;有時候,為了迎合社會,我們學會了偽裝,學會了恭維,學會了欺騙,學會了送給別人一個個假笑;有時候,為了追逐名利,我們痳痺了自己的內心,封鎖住心中真實的想法,用一份份赤裸裸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盡全力不讓真實的內心顯露於外。我們越是這樣做,越是會發現——其實別人都在這麼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