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乞丐讀後感

乞丐讀後感(一)

世界上有一種愛是平等的。正如陽光,它不管俊美醜陋,不分貴賤高低,他總是將溫暖播撒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無私的給他們關愛。

在《乞丐》這篇文章中,一位老態龍鐘的乞丐,向「我」伸手乞求幫助。但是「我」一無所有。情急之下,「我」握著他那雙骯髒、顫抖的手,給了他話語的溫暖。

讀完了這篇文章,屠格涅夫的最後一句「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了施捨」,讓我感受到了他從乞丐那兒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愛。是啊,任何施捨都是平等的,任何幫助都是相互的,施捨者給予他人物質上的幫助時,同時他自己也獲得了精神上的回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都是一種滿足。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冷漠無情的人。去商場的路上,碰見了幾個殘疾人再賣藝。他告訴人們,他是從安徽來的。因為是殘疾人,所以沒有生活來源,為了生存,最後不得不去賣藝。有人上去給他們錢,然而,我聽到有人說,那是騙子!為什麼?為什麼在他們眼裡他是騙子?弱勢群體所做的事情就是騙人的嗎?還有大街上四處乞討的老人。我寧願相信那是真的。為什麼我們不能以一顆溫柔的心去對待他們?兩塊錢在我們眼裡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不能發揮自己的一點點愛心嗎?我們的一點點愛心還不值兩塊錢嗎?我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可是我們的心卻變得越來越冷漠。於是,僅存的善良也漸漸痳木了。

現在的我們因該學會用善良的心去看待世界,關懷那些需要我們的人。把心靈的灰塵擦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就讓我們伸出雙手,給那些需要我們的人送去溫暖。

乞丐讀後感(二)

《乞丐》中的主人翁尼古拉。圖森,處處受到人們的厭棄、趨趕,一無藏身之地,二無生活來源,以乞討為生,「他的頭腦里只有一個念頭:『吃』」。()「有時從四處乞討來的食物夠吃時,他可以一連四、五天躲著不出來。」他是病殘得什麼都不能做嗎?不是的,他的躲藏和逃生本領很強。為了躲避憲兵,「他馬上變得矯捷起來;為了找到藏身的地方,他簡直象神話里的怪物那樣靈敏。」他的雙臂出奇地有力,可以單憑手腕的力量就能爬到堆放草料的頂樓上。「

他的來歷人們不知道,是棄嬰,「從小靠慈善施捨長大,沒有受過任何教育。」一開始人們沒有拋棄他,施捨給他衣服食物,使他慢慢長大。後來由於車禍使他成為殘廢,靠著乞討勉強延續著生命。天長日久,他和人們從不交往,「也不愛任何一個人」,所以人們厭惡他,不願意再施捨他,實在餓急了,就偷了希凱大爺的雞,被憲兵抓走,直至餓死。人們為什麼不再施捨他,「女人們站在各自家門口發表意見:『』大家總不能整年養著這麼一個一事不做的人啊!」

他的悲劇不僅僅是社會造成的,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自尊,因而也不可能自力,最後被社會拋棄,也是情理這中的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