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影響教師的100個教育案例有感

讀影響教師的100個教育案例有感(一)

讀《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教育案例,總在不停地反思自己。我概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其中有許多的教育案例自己也似曾經歷過。當我讀到“愛心與寬容”這個教育案例後,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教學中的一次類似事件

在我二十九年多的教學生崖中曾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一次期中考試後,我問班裡的學生說:你們覺得這次期中考試誰的進步比較大?很多學生都說到了一些成績較優秀的人。根本沒有關注到平時學習很差的人。當我告訴他們是一個平時在班裡考試只考二三十分,這次卻考了五十多分的學生時。全班先是一時驚訝,後是一片掌聲。五十多分對一般的學生是一種打擊。而對這位平時只知道玩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進步和鼓舞。在我把這個信息告訴全班學生後,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這位同學的身上。我也觀察到了這位同學臉上流露出的喜悅與榮耀。

可是在我把考捲髮下去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位受到表揚的同學的同桌說他有好幾個題目是看他的。他自己考肯定還考不起來。此時全班同學都再次把目光集中到這位同學的身上。這位進步學生也底下了頭。我當時也想簡單地說抄襲是不對的,叫他以後不要再抄就算了。後來一想不能這樣草草處理。我轉念一想說:這位同學抄襲是不對。但他也想把這次期中考試考好點所以才動了歪腦筋抄了幾分。老師看到了這位同學的內心是想進步的。老師想把這次的分數不減回來。送給他了。憑他最近的表現,老師相信他自己能掙到這樣的分數。你們相信嗎?這時大家不約而同的說願意。

就是這樣一次小小的寬容,這樣一次小小的鼓舞。讓這位學生在學習上有了方向,有了目標。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確實也有了進步。這就是寬容的力量。如果說,比大海更廣闊的 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學生為之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有時愚昧無知,有缺點,不懂事,甚至會犯錯誤。做老師的,年長於學生,閱歷豐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涵養勝於學生,當然應該寬容學生的缺點。“教學質量推進年”真正需要我們老師做什麼?我想可能就是老師對學生的一份鼓舞、一份信賴的目光、一聲輕輕的問候。

讀影響教師的100個教育案例有感(二)

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心情不好;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觀念陳舊。的確,經歷了“尊重‘五日談’”的教育歷程,已讓我深深感受到。有的孩子在日記中寫道:“雖然短短五天,我卻懂得了以前四年都沒學到的道理……”孩子的話未免有些誇張,可從他們稚嫩的話語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們的思想更進了一步。

“談尊重”教育的成功,讓我深切感受到,“從生活中來,在生活中教育”這才是思想教育要走的路。往往書上的道理,對孩子來說,總顯得有些遙遠;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孩子聽來卻那么親切,而孩子的“不懂事”不就反映在生活中嗎?

在生活中進行思想教育,老師要做到有“兩心”。一是留心。在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裡,老師要善於從一些小環節、小事件中覺察到可能大多數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如“尊重‘五日談’”中對於陳某的不良表現,如果第二天教師簡單處理,就不可能涉及到其他同學也存在著的問題,隱患將越積越多。二是匠心。有發現還要有好的處理方法。我通過“家校聯繫”在全班大面積調查;開展“明理”的班會,用故事、水、白紙、蘋果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讓學生討論;寫下內心的感受,讓學生討論:寫下內心的感受;又召開表達學生心聲的班會等等,順著學生的心理過程,一步一步地讓學生用心靈參與,教育的過程就與學生心理歷程相融合。

在以上“兩心”的基礎上,很快就達成了學生的“動心”。學生的無知淺薄和疏漏原本就不是什麼錯誤,如果將其當做“小辮子”揪住不放,那只能證明教師缺乏應有的雅量。畢竟學生只是孩子,教育他們走上正確的思想之路,正是我們教師所要完成的教育任務。陳某的變化過程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心的工程”就必須有“心的參與”。讓我們在生活中給孩子一個用心感受的過程吧!

讀影響教師的100個教育案例有感(三)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們不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個心靈來感知周圍世界的。”()知識的獲得離不開實踐,孩子的主動性實踐則更可貴,只是孩子的實踐常常不為成人所理解。其實,我們小時候又何嘗沒有這樣的行為,我們也曾讓小雞學游泳,讓小鴨學爬樹,愛迪生小時候不也曾孵過小雞?善待孩子的奇思妙想,尊重孩子的實踐,讓孩子主動發展。老師好比一張弓,學生就是有生命力的箭。我們有責任做一張強有力的弓,把每個學生送上美好前程。

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不也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著孩子嗎?也常常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一位媽媽常帶孩子去玩具店,可孩子每次吵著要回家,媽媽有些不明白,這么多玩具對孩子應該有吸引力,可她有一次蹲下身子繫鞋帶時,才豁然發現,孩子眼中看到的只是人來人往的大腿,商店的高高櫃檯擋住了孩子的視線。蹲下身子,才能發現孩子眼中的世界,你才會走進孩子的心靈,孩子們也才能以自己的經驗感受屬於他們的那片藍天,那片土地。

21世紀的教育強調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種人類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如果當時這位家長能耐心地與孩子對話,了解孩子的奇思妙想,或許她就不會下這個結論。重視與孩子的對話,才能讓我們了解孩子。對話使教育真正成為人對人的教育,使兒童變得容易理解,對話意味著教師要傾聽兒童,與兒童進行心靈的溝通,走進兒童的心靈世界,同時也意味著教師與兒童之間的思想、觀點相互碰撞,相互激發,教師會從兒童那裡看到優於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創意。對話使教育變得精彩,有活力,成為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之間相互敞亮,彼此接納,共同創造、共同分享的過程,對話使我們重視兒童,使兒童成為與教師合作,共同探索的具有獨特精神世界的鮮活生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