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國家的視角讀後感

國家的視角讀後感(一)

本書的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是耶魯大學政治學和人類學家,他以獨特的視角分析了極端現代主義和獨裁主義國家是如何在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生活狀態的社會工程項目中遭到致命性的挫敗,俄國的集體化、巴西利亞的建設、強制的坦尚尼亞烏賈瑪村莊等等一系列以「美好」初衷為表徵的運動何以使世界愈發混亂和背離了和諧的發展軌道?作者在書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斯科特說:「對我們和我們環境的真正威脅在自於對認識論知識的普遍主義自負與獨裁主義社會工程的組合。在城市規劃中,在列寧的革命觀點中,在前蘇聯集體化中和坦尚尼亞的村莊化中都有這種組合在發揮作用。在科學農業的邏輯中隱含了這種組合,並且清晰地體現在其殖民地的實踐中。當這類項目越是無視或壓制了米提斯和地方的變異,越是接近於實現他們不可能的夢想的時候,他們的實踐就越可能失敗。」

本書反覆出現兩個關鍵字匯:極端現代主義和米提斯。哈維認為極端現代主義是對在知識和生產標準化條件下的直線進步、絕對真理和對理想社會秩序的理性計畫的強烈信念;現代主義引起的結果是積極的、技術統治的和理性的。從這一定義不難看出:極端現代主義可以被理解為對科學的機械化的絕對信仰和服從,它科學所界定的簡約公式、模式是最純粹和崇高的真理。而關於米提斯,斯科特指出它「包括了在對不斷變動的自然和人類環境做出反應中形成的廣泛實踐技能和後天獲得的智慧型…從某種意義上說,米提斯位於天資靈感與被編纂知識間的巨大的中間地帶…它以不易言傳和經驗為核心特徵,背景特點是短暫的、不斷變化的、無法預計和模糊的,這些條件使他們不能被準確地測量、精確地計算或有嚴格的邏輯。」極端現代主義是控制和規劃那些最終以失敗告終的工程項目的典型的國家管理制度,而米提斯則是作者崇尚的解決問題之關鍵,二者相互交融與對比,貫穿本書始終。

本書開篇展示了原本多樣性豐富的樹林如何在管理者追求利益的踐踏下被改造成單一經濟林木,最終又如何萎退出人們「迷惑」的視線。人類着眼於經濟利益,單純根據自身需要判斷事物(樹木、動物、城市規劃以及農業生產模式)的價值,並以這種自以為是的荒謬的價值觀為出發點,將自然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模式化、單一化、清晰化,這樣便於集權管理的模式逐漸演變成一種強大的美學概念,建立起以簡單規範、富於秩序為基本特徵的審美觀。

人類作用於自然界的一切行為都必須以自然規律為指導,所謂規律,只能謹慎地利用和遵循,同時拒絕忽略與改變。人類的「Naive」中又多出一層暗含的意味:無知,愚昧。想要成為主宰者,最終的結果只是「被宰」而已。有時想,在自然面前,人類如此渺小和無助,那無形的自然之力總在帶著些許曖昧和諷刺地觀望著我們的自妄,然後不失時機地給予刺激,提醒我們人類本身只是靈長類演進的一個階段,在宇宙浩淼的時空尺度內是無限接近於零的虛無,可是這些刺激仍然不夠強大,因為可憐的我們未曾停止犯錯誤,於是,我居然開始企盼一種接近(卻未達到)毀滅性的災難,只有經歷足夠痛苦的浩劫,也許才會有一個重生般嶄新的開始,也許才會有一個永恆不滅的良性循環。人的「理智」和本性居然顯露出尖銳的矛盾,或者,我們已經在自己壘築的工業化圍城中變得愚鈍和痳木不仁,在不斷追逐利益和所謂更高質量的舒適生活的道路上逐漸偏離了屬於自然、紮根於土地的本性?我不相信,即使有這樣的懷疑,但因為還有希望,那些純真的孩童還在和著泥土,保留著對自然最原始和純真的直覺。

也許,適當的時機,人類應當對所處的環境(自然的和非自然的)保持漠視的態度,看看生命的奇蹟將如何引導我們,如果這種引導使我們愉悅、鬆弛和產生安全感,這便是正確的方向。

極端現代主義的國家機器和管理者欣賞的,極端現代主義的建築師和規劃師所堅守的完美城市以格線狀或呈幾何狀的定居模式為核心特徵,作者認為這種模式很可能起源於簡單的軍事邏輯。歷史演變自然形成的非規則「雜亂」布局在極端現代主義者眼中毫無美感可言,是完全非科學、非理性,非邏輯的,因此是不能被容忍存在的。這裡談到邏輯,極端現代主義者的邏輯似乎有強烈的教條主義傾向,而教條主義無視個體之間的差異,尤其是看似相仿的個體之間細微的區別,統一、僵化的培養、孕育模式無疑會造成致命的後果,自然的魅力正源於其複雜性和多樣性,引導人們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和用不同的手段對待它,前提是尊重,這對於以清晰化、規模生產為前提妄圖創造巨額利益的統治者往往是惱人、混亂以及不合邏輯的,而邏輯又是什麼?無非是痳痺的程式,機械的工業化時代之產物而已,我們只知人類的邏輯,卻忽視更為重要的自然之邏輯,當二者發生衝突時,本能的反應則是堅守前者,無視後者,因為前者的合理性在某些偶然因素作用導致的二者和諧存在的那一刻被無限放大了,更因為它符合我們日漸「成熟」的審美情趣和日益膨脹的自負,這就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本能傾向。

格線狀的城市就像一個放大了的線路板,強調概要視野下表現出的形式美感,強調理性控制、計畫和空間秩序。這與自然的「無序」形成強烈的對比,帶有濃厚的人工製造色彩,和工業化時代的特徵,它與純粹的自然美之間的不和諧產生的強烈視覺衝擊使原本以自然為背景生存的人類感到缺乏安全感。極端現代主義的國家政府製造了無數「死」的空間,沒有生氣,缺乏交流。那些諸如步行道、咖啡館、小餐廳、公園等一系列能供市民休憩和集聚的空間被顯示統治者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尊嚴和權威的廣場這一類國家意義上的公共空間而取代,那是毫無生氣、滅絕人性的場所,乏味、重複、嚴格、機械,極易引起人們的視覺和審美疲勞,從而產生出缺乏創造力、冷漠、固執、僵化和封閉的個體。也許,人的特質會與其所處的環境有趨同的傾向。我們呼喚亞歷山大在《建築的永恆之道》中反覆強調的具有「無名特質」的建築與空間,規劃師和設計師應該更多地關注人類的「survival」。

書中分析了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規劃思想,其中也帶有極端現代主義的色彩。他強調功能分區,這種以狹隘的效率為標準的規劃形式,忽略了人性的因素,創造出如巴西利亞等令人反感甚至畏懼的城市模式。功能分區模式明顯增加了不同功能區之間的交通負擔,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小汽車又不可避免其給人類帶來的致命災難。小汽車的大量使用破壞了公共空間的質量並且造成郊區的蔓延,它的尾氣排放是城市中最大的空氣污染源,城市中的汽車交通是城市居民被隔離的根本原因(據調查和演繹,道路兩旁居民的交流量與道路上的交通量呈反比),是現代市民權被抹煞的致命原因。功能分區雖然大大降低了建設和管理的難度,但是卻造成了人類的相互疏離,這就是所謂統治者的短視。然而勒·柯布西耶認為普遍的科學真理是無可替代的權威,而他自己就是與愚鈍的人民向對立的那一方——神聖科學的代言人,或者說他的思想就是不能褻瀆的科學,這種極端的思想可以從他這段話清晰地看出:「這個規劃師在遠離市長辦公室或市政廳中的憤怒,遠離選民的哭泣和社會受害者的悲傷條件下制定出來的。它是由平靜和清醒的頭腦制定出來的。」這其中又暗含了某種非人化傾向。

從國家的視角,人不再是有著人類最原始的情感和需求的個體,而成為為了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而在國家認為是最高效、理性的編製程序和運轉模式下機械地勞作與生產的零部件。正如作者對於集體化的評論:「集體化的目的在於將最小的、落後和零碎的小農場轉變為聯合的、大的公共農場,它們具有現代化科學的機械和科學的數據,可以為市場大量生產穀物。」「除了列寧高度讚揚的極端現代主義農業的表象外,國家根本不能實現任何目標,其根本原因在於國家強大的能力可以使農村的生產者被再農奴化,解除他們自己的制度,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農民以及採取野蠻的方式徵收。」然而國家機器施加於人民的強制力就如同施加於彈簧的力,壓得越緊,反抗就越強烈。或者說自然界(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世界的總體)存在一種使自身回歸平衡狀態的趨勢,「越要求與官方制定的微觀秩序內在一致,那麼要維持這個神話就需要越多不符合要求的實踐。」那些被視為「離經叛道」的非正規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極端現代主義造成的損失。

本書最後,斯科特深入分析了農業、林業、鄰里規劃中米提斯的真正科學性。農業種植的多樣化可以增強農業系統的抵抗突變不良因素的能力;輪作儘可能少地打擾景觀和生態,在可能的情況下,模仿植物的共生關係以適應環境的邏輯,體現了生態上的謹慎。農民依據長期生活的觀察與體驗而獲得的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更適合自然的複雜性與易變性,並非一切簡單、明顯、概括化的公式都能解釋自然,從而被利用來改造自然,任何大型過程或有機系統的運作都是複雜和微妙的,更多的是人類尚未發現和理解的,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智慧型的界限,而不是掌握了些許的真理就以為掌控了世界。謙虛,尤其在自然面前。

讀這本書的過程,思維是凌亂的,作者的隻言片語抑或閃爍著的思維火花不時使我的思緒綿延開去,觸及真相背後的邏輯,以及一些令人震驚的角落。而散亂的思想被文字固化,便成了這篇亦散亂的文章。雖然功能和生態之間往往有尖銳的矛盾和衝突,但總會有一種最最佳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協調兩者,使之向人性化的方向靠攏,而政府是實現它的裁決者,德國政府上寫就的那句「政府是為了人民的,並非人民為了政府」應該成為對統治者永恆的鞭策。

國家的視角讀後感(二)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在其名著《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一書中,通過對不同領域事務的實證分析,作者發現:軟弱的公民社會、自上而下的國家視角以及極端現代主義意識形態是導致這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失敗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礎上,斯科特教授指出參與者視角下的規劃和互動會真正導向社會工程的成功和意義實現,從而揭示國強民富之路。

知識淵博、視野廣闊的作者縱橫捭闔,從森林木業的現代化談起,到現代城市規劃,再到革命政黨執政,最後到村莊的集體化和強制村莊化等。其涉及的範圍跨度大,分析的事情也林林總總,但是主要分析點都會落到自上而下的視角、盲目自信的社會工程實施者以及永遠處於「被規劃」狀態的社會工程客體。通過對社會工程過程詳盡和深刻的分析,作者令人信服論證了正是這種視角指導下的實踐導致了社會工程的失敗。並且,作者睿智地洞察到,在正式宣布的規章、運行過程之外,還存在著非正式運行的機制和「地下經濟」。而且,也恰恰是這些非正式運行機制,推動了正式規章和機制的生命力延續。最終,作者得出結論: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任何社會工程都具有有限理性,如果不保證工程客體的參與和推動的話,那麼這些工程往往會走向失敗,與最初實施該工程的想法是背道而馳。

在書中,作者還提到了國家能力的建設問題。作者從政治社會學角度分析國家能力的強弱具體體現在對統治範圍內稅收收取的精確與否。在結合事例的分析基礎上,作者深刻指出,靠從國家視角指導下的自上而下的國家能力建設往往效果甚微,甚至有可能背道而馳。而且,這種視角根本就沒有考慮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利益保障。其實,兩者有著重要的辯證關係:提升國家能力不等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富裕、幸福的民眾組成的國家,其能力一定不會差,並且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強大。

書中所分析的事例,無論是蘇維埃的農莊集體化,還是極端現代主義的城市規劃,乃至貌似科學規劃的現代林業,看了之後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些事例就發生在筆者生活的昨天和今天。因此,其主題,對當下中國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和警示意義。

下面,從正反兩方面,談談筆者看了此書後對當下中國未來發展的思考。

先談正的一面。看了該書對蘇聯城市和農莊現代化試驗實例分析後,聯想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與實踐,感覺中國之所以能在蘇聯解體後發展和崛起,就在於中國走出了一條鼓勵自下而上探索改革的路徑。自從1978年鄧小平復出後,提出著名的「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貓論,在保持政治統一前提下,在經濟政策上容許、鼓勵基層改革創新,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小崗村農民首創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農民首創,最終得到政府承認,並在全國推廣,大大促進了農村生產生產力的發展。再比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深圳特區、蘇南鄉鎮企業、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無不是中央政府在維護政治權威前提下的放手地方改革取得的成績。

隨著改革發展的深入和推進,給予地方政府改革的許可權逐漸延伸到行政體制、社會福利事業改革等。()已經普遍實施的村民自治、聞名全國的「仇和執政模式」等都是很好的證明。中央政府此舉極大的調動了地方政府改革開放的積極性,很好的保持和增強了地方政府的活力。

也正是在全國各地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鼓勵和放權下,大膽改革,勇於創新,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中國也因為其尊重地方性知識、地方實踐,鼓勵地方創新改革,不但沒有步前蘇聯的後塵,還走出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再來談談負的一面,或者說是值得我們警示的一面。當下中國大陸,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的進行。一時間,城市裡大樓林立,樓層越蓋越高,越建越漂亮。讓人放眼一看,感覺中國城市現代化程度已經是非常之高。但是,貌似漂亮、現代的城市裡,有著大量買不起房的「蝸居」一族,高企不下的房價蒸發了很多民眾的生活幸福感;在城市居民享受還不夠完善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等權益時,同一座城市裡還有一部分人—城市外來人口,他們為城市做出的貢獻不亞於其他人,但是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子女,由於戶籍政策、社保制度等原因,都無法能順利融入城市生活,甚至連子女入學都成問題;在快速城市建設中,看似推進「城中村」非貧民化的舉動,實質大大損害了居住其中居民的利益,並且也給其他社會群體帶來不便;淪喪的社區精神,社會信仰缺失,導致城市暴力犯罪增加。等等,諸如此類問題,正如《國家的視角》一書分析的,不同視角指導下的城市規劃對規劃者的意義和對居住者的意義不同的。而我們要的是對居住其中的民眾有意義的城市規劃,是民眾視角下的城市化。如此,城市生活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好。

正如《國家視角》一書指出和以上引申兩個事例分析,不同視角指導下的社會工程的發展前景是不同的。自上而下的國家視角,其指導下的社會工程試驗因缺乏與地方的互動,違背地方實際情況,導致試驗往往走向失敗。而從參與者的民眾視角出發,尊重地方性知識,注重過程的開放性和不斷修正,往往會取得社會工程試驗的成功。中國當下的得與失也很好的驗證了此理,未來的發展就更要以此為警示,從民眾參與者視角出發,注重民眾的互動,引導未來民眾生活更加幸福,國家也更加強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