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匆匆那年小說讀後感

匆匆那年小說讀後感(一)

國小時我們一邊老師面前唱「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一邊在夥伴面前唱「我去炸學校,從來不遲到,一拉線,我就跑,國小校轟的一聲炸沒了」;

國中時我們一邊學人體生理衛生,一邊看《古惑仔》研究《滿清十大酷刑》;

高中時我們一邊傳著紙條看著漫畫,一邊練習東西海三城模擬做四中黃崗試題。

大學時我們一邊狂熱世界盃讀《哈利·波特》同居翹課,一邊學鄧論馬哲毛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我們一邊被人注目著,一邊被人鄙視著。

我們一邊教人寵溺著,一邊任人聲討著。

我們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默默保護著,和男朋友女朋友同學發小網友偷偷長大著。

我們——80年以後生人,被叫做80後,大多數人別稱獨生子女。

我們度過了沒有電腦和綜藝的童年,正經歷著沒有戰爭和飢餓的成年。

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當新時代偶像比我們年紀還小,當博格坎普掛靴小貝去了美國大聯盟,當我們開始掙錢養家還房貸車貸,當周圍同齡人已經有人結婚生子甚至有人結了又離,當一個哥們跟我說初戀那女生如何如何,遙想起當年怎樣怎樣,我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然長大,也有了所謂的曾經,也有了故事可講。

每個人都有青春,每個青春都有故事,每個故事都有遺憾,每個遺憾都有回味不盡的美。

我們也不例外。

匆匆那年小說讀後感(二)

這是一本充滿了真實情感的小說,寫的是80後的故事,但是卻和自己的經歷蠻像的,只是自己沒有小說里的主人公一樣的真實、大膽的追逐自己的幸福。

這本小說曾經讀了一半,但是由於某種原因放下了。但是,裡面的故事至今也沒有忘記,兩年後的我買了書。在奮戰了幾個晚上,我終於讀完了,可是這個過程就一個字形容「鹹」。

也許是跟我們90後的孩子隔得時間不是很久遠的關係,感覺他們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經歷也是有幾分的相似,也許這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吧!都愛過,只是人和人不一樣,有的是像陳尋和方茴那樣轟轟烈烈的愛,也有像喬燃那樣偷偷地愛(就是所謂的暗戀),但是結局怎麼樣呢?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這應該是每個80、90後的孩子所經歷的吧,我們沒有對所經歷的事情感到後悔,哪怕當時已經是遍體鱗傷了。如果讓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的話,我想我們也會走同之前一樣的路。以為這種經歷也是一種體會和學習,它讓我們從個青少年成為了成年人,一個懂得愛,懂得理解的成年人了。

從前總是認為自己的成長之路總是充滿了荊棘,但是在讀完了《匆匆那年》之後,我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因為我的回憶至少大部分是快樂的麼!而且我沒有方茴那種勇氣,為了自己愛的人,情願失去作為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東西。

現在會想到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不管是快樂還是不愉快的,都覺得是自己的福分,因為它們成為了我成長的養分,()滋潤著我和我的生活。所以才有了現在的我活於世上。我不會忘記那刻骨銘心的匆匆4年的。

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也許也像書上一樣吧,家裡條件好的就出國留學或是托人找份好的工作;家裡條件不好的就在國內完成學業後,在就業的壓力下努力地找工作;也有那種不用工作的家庭主婦,只要照顧家裡和孩子就好了。對!等待我們的只會是美好的日子。

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也想流水般匆匆過去,但是我們不會像方茴和陳尋他們一樣各奔東西,因為我們彼此銘記,在多年以後,打開那裝滿回憶的相冊時,也會想起我們的匆匆那年!

匆匆那年小說讀後感(三)

換了新工作,我反而閒了些,忙得時候不抱怨,閒也要閒的有價值,

看書看電影追電視劇,絕不說無聊。

最近一直在看小說,關於青春,關於回憶,關於最初最真的感情,那些回不去的過往,我從別人的故事中體味著。現在的我們,忙著工作,忙著生活,來不及思考,甚至沒有時間往回看。一睜眼,新的一天新的工作,年輕的人們標榜奮鬥,買車買房娶老婆,經濟獨立人格獨立尋求立足之地;中年的人們標榜責任,賺錢養家,孩子老人一起抓;在這樣的快節奏下,停下腳步冥想一會對有些人來說的確奢侈。不過對我來說,發獃的時間還是不少的。剛看完小半島介紹的《匆匆那年》,真心覺得好。作者九夜茴,北京的80後,本人恰好也是,方茴過去的回憶讓我再次回到了90年代末的北京,雖然我比方茴小几年,但沒有代溝。

我們一樣吃過小豆冰棍吃過雪人飛彈,也吃過哈根達斯喝過JOHNNIE WALKER用過信用卡,我們穿過棉衣棉褲白球鞋,也穿過ONLY耐克阿迪,我們讀過《雷鋒的故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讀過《神鵰俠侶》《幻城》,我們學過唐詩宋詞,也自學過三毛席慕蓉,我們看過《渴望》《我愛我家》《新白娘子傳奇》,也看過《將愛情進行到底》《浪漫滿屋》《越獄》,我們玩過魂斗羅超級瑪麗,也玩過PSP,我們喜歡過四大天王林志穎,也喜歡過周杰倫謝霆鋒東方神起超級女生。

她所經歷的青春校園生活,我一樣經歷過,出過板報,編過手鍊,送過賀卡,慶祝1997年香港回歸,建國五十年大慶,迎接新世紀、北京申奧成功,我腦中一直有。青少年犯罪的探討警示則更深刻,那時的校園環境不比現在,老師還可以隨意打罵學生,學生打架更是家常便飯,見血也是窸窣平常,甚至書中李賀的死,在我的身邊就有真實的一例,熟悉感一直有。這部被稱為「80後的血色浪漫」,以獨特的視角真實記錄了80後的成長軌跡和他們富有時代感的印記,讓人心酸,發人深省,令人回味。

書中有著地道地京片子,讀起來很是帶勁,用詼諧的語言講述著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方茴、陳尋、喬燃、趙燁、嘉末……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愛情,定格在了回不去的匆匆那年。

初戀是純美的,那時的陳尋縱然光芒萬丈,但他心中的花只為方茴綻放,籃球場上所有人的歡呼只有方茴的注視才能讓他雀躍,為了能和方茴在一起,他不惜和發小翻臉;為了能和方茴念同一所大學,他放棄了一道原本可以拿分的大題,他這麼努力地想要和她在一起,誰曾想年少的堅定換不來永遠。

方茴愛陳尋,她的執拗,她的堅定把這份愛深入骨髓。她如此專一,甚至吝嗇對喬燃的告別擁抱,可她不明白陳尋的愛何時不見了,為什麼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堅守,明明說好永遠,為何敵不過一瞬間。陳尋的移情別戀徹底摧毀了方茴,她近乎自虐地在傷害自己。沒有陳尋,她不想過的快樂。這種失去,無異於將她的靈魂掏空。

席慕容有段話正好做這個總結:讓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讓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覺。感情隨著時間沉澱,感覺隨著時間消失。終其是不同的物種,所以——誰又能明白誰的深愛,誰又能理解誰的離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