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曾國潘家書讀後感800字

曾國潘家書讀後感800字(一)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即將崩潰傾倒的清王朝又延續了60多年,其功業無人可以效仿。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蔣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獨服曾國藩。蔣介石還把《曾國藩家書》作為黃埔軍校的教材來治軍育德。

曾國藩的親職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寫給兒子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薰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親職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這是近代志士仁人膾炙人口公認的一句名言。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了一整套“守窮”的官場絕學。“窮為保官之道,窮為善身之道”這是他的一個信條,這信條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寫一副對聯“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來激勵自己,一生做個“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的守窮廉政的好官。在家書里可以看出,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導和照顧好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今人看來高不可攀的。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裡,認真地讀讀《曾國藩家書》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真是值得每個人一讀,尤其對當今的富二代教育大有裨益。自古看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多因紈絝子弟的“文官愛財、武官怕死”丟了世襲蔭澤。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毛澤東說他是一個“辦事(乾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是很準確的。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他寫出的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鹹豐、同治三個朝代的文壇,可謂是道德文章冠冕一生的人物。

讀罷《曾國藩家書》,我油然而生的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曾國潘家書讀後感800字(二)

讀完《曾國藩家書》,不得不佩服曾公為人處世的本領,難怪毛澤東和蔣介石獨愛“曾公文集”。曾公的一生證明,不怕天資愚鈍,不急少不得志,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做人、做事,讀曾公家書後使我受益匪淺。

勤學是立人之本

人之初,如玉璞,人生來就是一張白紙,唯持之以恆、不苟不懈的學習,才能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和學會養家餬口的本領。謹記進德修業,德是“忠孝仁義禮”,業是“明史格物”,僅僅明白怎么學還不夠,還要的知道為什麼學,“君子立志,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如何成為優秀的人,勤學,勤實踐,實踐能溫故而知新,只有不斷的循環,從中摸索,才知道為聖人,處對事。

修身是一生的堅持

我們常常抱怨不被人欣賞,對生活充滿牢騷,抱怨這、抱怨那,卻不願靜下思考,是不是我們自己出了錯。

“只問積勞不問成名”,看似需要一個人無欲無求,然男子漢頂天立地,做事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父母,如不希望成名,動力從何而來,不投入追求,興趣又如何培養。但不是無止境的表現,還得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鋒芒畢露,“半斛滿子,由人去刮平,人自滿了,由天去刮平”,或許應該這樣理解“問積勞不求名”才準確。我們應該心懷遠志,腳踏實地,即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符合現實的目標,然後投入工作,兢兢業業,勤勞謙虛,才是成事的棟樑。

最敗人的兩個字,傲和惰

記得剛畢業的時候,自持天之驕子,總是誇誇其談,現在回想起來,就感覺自己像小丑一般可笑,工作以後,處處節制,沉默寡言,拜讀曾公文集後,才明白自己依然可笑,“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凌之者矣,有的以面色凌者矣”,從此後,痛改前非,為人穩重,處事低調,從形外到心裡對自己都要約束。或許有人說不表現出才能,如何在職場中獲得豐收,()我卻贊同曾公所言,“蓋場屋之中,只有文乏而僥倖者,斷無文佳而埋沒者,此一定之理也”,這是比喻只要有能力,總會遇到伯樂,不用心急,耐心等待,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即使有才也要勤奮,懶惰總是毀人一生,要好好的規劃時間,利用每一個今天,沒有辛苦,哪來甘甜,不斷堅持,相信迎來的總是豐收的季節。

君子慎獨

禍從口出,多言常害人一生,人言可畏,我們常常不加思索的說錯一些話,卻不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的一句話成了別人手上的一把利器,最後刺傷的還是自己,少說話比不會說話強,說對的話比多說話強,因為慎言是一種修養和學識;切勿各逞己見,“眾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仇疑謗之無因,因悍然不顧,則謗且日騰;有筏者畏疑謗之無因,而抑然自修,則謗亦日息”,社會常常有人惡語重傷,有的人人云亦云,對於流言蜚語,不應該去理睬,越描越黑,還不如置之不顧,始終克制脾性,胸中養的一種怡靜,有氣度,不計較小事,時刻把持住脾性,才能冷靜少言,將心中不快散去才不妄議他人,“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這也”,謹慎者即使不是達官貴人,也不可小視。

曾公家書並不長,雖簡短但深刻,簡單的學、勤、謙、穩就已經把為人處世的技巧表述的淋漓盡致,理不需要太多,只要做好簡單的幾條,足以使我們受益終身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業無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後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儘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親職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寫給兒子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薰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親職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了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裡,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辦事(乾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毛澤東)。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鹹(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