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不輸在親職教育讀後感

不輸在親職教育讀後感(一)

《不輸在親職教育上》這本書從孩子進入幼稚園就我開始定閱了,因孩子上的是蒙氏教育,以玩中求學為主,我對這本書一點也不重視,只在閒暇之時隨便翻翻。自從孩子踏入校門,我就和所有的家長一樣,每天會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在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對於孩子一臉認真的那麼多個無法解釋的「為什麼」,有時更會啞口無言,只好態度強硬的回答:「沒有為什麼了,說了你也不懂,這是規定,書上就是這樣教的,記住就好了……」看著孩子委屈不已的臉,我很是無可耐何。

再次讀《不輸在親職教育上》一書,是在孩子班主任黃老師主講的家校互動活動課上。這堂課—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深刻體會到沒有好的教育方式那將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我感觸頗深的是書中這樣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作為家長任務艱巨,怎樣才算是好的親職教育方式?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家庭科學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的角色。書中還介紹了許多親職教育成功或失敗的範例,使我明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要向老師文化知識,還要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在學校和老師一起學習了一天,回到家裡,我首先應該肯定孩子的學習成效,多鼓勵孩子,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對於解釋了孩子也不理解的問題,我不再態度強硬的要求他死記硬背了,我會儘量用溫和的語氣給他一個儘可能簡單的解釋,如果他實在理解不了,就會告訴他,這個問題不是媽媽解釋不清,是回為孩子現在年齡太小,學到的知識不夠多,他才會不明白,等他長大一些,學習了更多的知道後,就會明白的。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自由讓他自己支配、自己想像、自己理解,實在不行就求助於老師。給老師打個電話,讓孩子自己和老師交流一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和肯定,就會對學習更加感興趣了。有時他也能在我倆鬧爭議的作業題上表達他自己的意見,我只對他稍作引導,如果他不聽,就讓他寫上自己的答案,第二天老師批改的作業發下來後,我再和他一起看一遍,對於作業本上老師打的那個紅紅的「××」,他可是印象深刻極了,這樣的錯誤絕對不會再有一次了。就這樣,我在《不輸在親職教育上》這本書中學習著科學教育孩子成功的技巧,也對失敗的教育案例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孩子漸漸的變得有主見性,自信心也在逐步增強。我和孩子一起學習著、成長著,全程體會著雙方的感情交流,享有生活的快樂、學習做人的道理、成長的快樂。

感謝《不輸在親職教育上》這本書,它讓我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他也一定會越來越值得我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會努力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快樂的童年。

不輸在親職教育讀後感(二)

最近看了剛跨入國小的兒子學校推薦的《不輸在親職教育上》一書,感覺作為年輕的父母,閒暇之餘讀讀該書,很有裨益。

重視孩子的教育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的優良傳統,古有孟母三遷培養出孟子這樣一代先哲,演化為現代版的故事便是大量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搶購學區房等現象。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下一代的培養,作為父母親總是願意為了孩子付出一切。

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把孩子交給學校由老師管理教育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教得好教不好完全是學校的事情。殊不知這種觀點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固然學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好的學校教育體制甚至對於孩子是決定性的。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家庭環境卻是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方向性的作用,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作為年輕的父母而言,欲望子成龍,必須首先嚴於律己,創造孩子成材的良好家庭環境。結合該書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好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深刻影響這孩子的一生。古語道:其身正,有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品行不端正,就無法行使教育的權力。家長的師表作用與自身緊密相連。父母的素質----知識、學問、品德、修養、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漿,積累得越厚實、越豐滿,孩子成才的爆發力越強烈。通常父母的素質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質的好壞、知識結構水平的高低等等。

思想道德品質的好壞: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孩子性格特點、人生觀、道德觀的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這就要求我們做父母的要有高尚的品德、積極的人生觀、遠大的理想;作風正派,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懷坦蕩,大公無私,樂於助人等等。孩子具有好奇心強、模仿力強、求知慾望強的特點,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印象,此時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孩子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父母必須時刻牢記:努力做好自己,進而影響孩子。孫敬修老前輩曾對家長們說:「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要做好榜樣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家長舉止言談文雅大方,子女也會如此,家長舉止言談粗俗不堪,必然會對子女有不良的影響。比如家長能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吃完瓜果將果皮放進衛生箱中,孩子也會養成這種維護社會公共衛生的習慣。而有些大人不拘小節,隨地吐痰、亂扔髒物,孩子也如此行事。

知識結構水平的高低: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即使是高學歷的人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跟的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孩子的求知慾望強,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他們最方便的答疑對象當然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具備較強的知識結構,能夠及時的給孩子以圓滿的解答,這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巨大的幫助。有這樣一項統計,曾經在一屆中科大少年班中,70%的學生來自知識分子家庭,家長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現在的小孩基本上在家裡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與長輩的掌上明珠。我們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態度上經常會經意間陷入這樣一種誤區,即一味的遷就與寵愛,久而久之便助長孩子養成一些壞習慣。我們經常聽到的口頭禪是」孩子還這麼小,長大了就懂事了「,殊不知等到孩子長大了,他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都已經成型了,要克服壞習慣已經晚矣。因此必須從小處做起,充分重視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嚴格要求孩子、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的孩子智商其實都差不多,()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在其成長道路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方仲永之所以泯然於眾人,笨鳥之所以先飛於智鳥都說明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成長軌跡。

孩童時期能夠學到的知識總量終歸有限,所以我們不要過於強調分數的重要性,而要將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放到重要的位置。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培養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具體而言就是學習時精力集中,專心致志,不做小動作,不邊學邊玩;獨立完成作業,知難而進,樂于思考;熱愛學習,樂於學習,主動學習,不是被逼著被動的甚至委屈的學習;具有自覺學習態度,自律性強,不用家長」陪讀「,不過分貪玩等等。

三、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毅力

古往今來,成就大事者無不具備堅忍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自信心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發揮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有了自信心,當他面對困難時會想盡一切方法克服困難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而沒有自信心,當他面對困難時通常會消極對待,主觀地認為我不行再努力也不行。同樣面對同一件事情,有自信心和沒有自信心的最後結果是大相逕庭的。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應該做到: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善於抓住關鍵時機,加以鼓勵,喚醒其內心深處的自尊感。必須時刻記住:對待孩子的早期教育,鼓勵往往比斥責與批評有效得多。

不輸在親職教育讀後感(三)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作為學生家長,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因此同時也肩負著十分艱巨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現在的家庭多數只有一個孩子,獨生子女特有的一些性格特徵,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多數都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家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情況。

哪個父母不希望子成龍女成鳳,但是看看現在的孩子,真是讓人頭痛呀。一個個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這麼聽老師聽家長的話了,小小的年紀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理論。與我們大人的想法格格不入。在我的印象里,兒子小時候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愛笑愛鬧,就是脾氣有點倔。當時我們也都不以為意,但是越來越覺得,他的脾氣讓我無法容忍了,家長說的話總是不聽,只可以聽好話不能聽批評的話,不然就發脾氣,故意搗亂,而且經常用一些從卡通片上學來的不良語言對父母講。氣得我只好用拳頭和他講道理,但是效果卻一點也沒有,反而弄得他變本加厲了。

這兩天看了《不輸在親職教育上》這本書,有一篇文章

《當孩子」輸不起「時》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案例中所說的小朋友與兒子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只能接受成功和誇獎,無法面對失敗和批評。我想這都是因為從小在相對比較優越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家裡只有他一個小孩子,無人和他爭寵,已經習慣了在家長的誇獎中生活。但是當他走向一個更大的天地時,比如上學校時,和同學之間就是一個平等的關係,在各方面可能都無法再享有高人一等的待遇,心理產生了一些不平衡,遇到挫折就發脾氣。一開始我們也是認為這是有上進心的表現,沒有過多的進行管束,但是有的時候,兒子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裡,越是做不好的事情,乾脆就主動放棄,免得遭受批評。這才讓我意識到,他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

文章里專家給的幾點建議我覺得還是很可行的,第一、舉例開導。兒子從小喜歡聽我講故事,我想用一些古代故事裡的道理來感化他,比較可以聽得進去,因為小孩子還是最喜歡模仿故事裡的人物的,單純的講道理,恐怕效果不會很好,他們也不會很明白。學習故事裡的人的行為應該比較容易做到。塞翁失馬的故事比較形象的表達了禍福可以轉換的道理,小孩子因該比較容易接受,以後一定要講給他聽了。

第二、移情教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這個道理傳遞給孩子,家長故意,也作出受到了失敗就灰心喪氣的表情,給孩子看,讓他也感受到這種行為的害處,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兒子看到我難過的表情估計也很迷茫吧,說不定還會反過來勸解我,這也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第三適當承受。其實我們也早就有這個想法,讓他多去承受一些挫折,多了自然就有了免疫力,能從失敗中站起來的才是最後的成功者,可惜這個道理,不經過失敗總是無法體會到的,以後一定要多製造一些,體驗失敗的機會,多讓他有親身體驗了應該就有一定的承受力了吧

孩子的性格,是環境塑造的。家長是這個環境裡,最重要的因素,而這本書,給我們做家長的指出了許多,原來尚不明確的道理,讓我明白了疏導強於逼迫的道理,希望通過學習這本書的指示,我這個爸爸可以做得更好,我的兒子可以更加快樂的成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