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採薇讀後感

採薇讀後感(一)

初讀《採薇》的時候,剛讀過《采苓》,那時覺得古代人特別有意思,不是《采苓》就是《采蘩》,還有《采苹》《采葛》等等,都是在采某種植物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情愫,進而做詩抒情。雖形式隨意,卻自然直白,直抒胸臆,飽含深情。再讀《採薇》,就被歌者那親切真摯感人的語言感動了。

《採薇》這首詩主要寫士兵久戍邊不歸時產生的思念家鄉、渴望回家的心情。《採薇》把士兵思鄉的心情逐步升華,最後以「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悲痛情緒寫盡了士兵的孤苦生活和無盡的感傷。前三段寫士兵久戍邊疆的苦思。以薇菜剛長出芽、發芽、已經變老為時間順序,一次一次想要回家卻被公家差事耽誤,想要休息也沒有空。心裡焦急、愁悶、痛苦。生怕從此回不去!第四、五段寫士兵的軍中生活。將帥乘大車架高馬去征戰,士兵怎敢安居軍營不出戰?「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一月三捷」。將帥倚車把仗打,士兵靠車把身防。一月要爭幾回勝?從這兩段中我似乎讀出士兵對君王將帥的不滿:君王將帥只想著打仗擴大自己的地盤,有沒有想過百姓士兵的生活?壯年百姓服兵役去當兵,家人省吃儉用交賦稅,饑寒交迫盼親人歸,可能等來的也只是親人的一紙死亡通知書。士兵呢?沖在戰事第一線的是士兵,死傷最多的是士兵,吃不飽穿不暖的還是士兵。可士兵得到了什麼?沒有穩定富足的生活,沒有人身自由自主權也就罷了,連回家都成了奢望。可能臨死都見不到家人一面,戰死他鄉,成了孤魂野鬼。為什麼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總是百姓士兵,享福享樂的總是君王將帥?第五段以柳代春,以雪代冬,寫出戍卒士兵的感傷和故鄉的物是人非。「行道遲遲,載渴載飢」生動形象的描寫出士兵回歸家園時身心疲憊的樣子。仰天長呼「我的心裡太傷悲,誰能知道我心悲」。

感傷過後是思考:一個國家的富強穩定對這個國家的百姓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雖然現階段我國因為釣魚島事件、南海事件等出現了領土的爭端為題,但國家領導人並未因此大動武力,勞民傷財發起戰爭爭奪領土,而是儘量以和平的各種方式解決問題,給國民一個穩定安全的國家。國家領土完整固然重要,但人民的生命更重要。在這兩者中,國家領導人選擇了保護人民的生命,()領土完整再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人類越是向著文明發展,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趨於文明化。作為國家領導人也會事先考慮百姓的疾苦,為整個國家、整個民族著想,儘量避免武力帶來的傷亡。相信每個國家的領導人都這麼想這麼做的話,整個地球將不會再有戰爭,地球將會是人類最好的家園。

採薇讀後感(二)

《採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從《採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全詩分六章,前三章疊出,以採薇起興寫薇由作而柔而剛,而戍役軍士遠別家鄉,歷久不歸,思鄉之情,憂心不已!作者寫道:山薇啊,你發芽了,出生了,我們總該回家了吧!但轉眼又是一年,我們都顧不上家室,這卻是為何呢?為了獫狁入侵之故,我們連好好坐上一會兒也來不及,也是為了獫狁之故。我們需要攻戰!又到了採薇的時候,薇葉長大了,枝葉柔嫩,這下總該回家了吧!心裡的憂傷如此熾烈,為戰事奔波,我們戍期未定,誰難替我們帶回家信!山薇長得粗壯剛健了,這下該回家了吧!已是陽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沒完,還沒法閒暇,憂傷的心情好不痛苦,卻無人相慰勞!四、五兩章是寫邊關戰事繁忙、緊張:那盛開的花是什麼?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興,喻出征軍伍車馬服飾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麼?那是將士的軍車,兵車既已駕起,戰馬高大雄健,戰事頻繁,軍隊又要遷徙,豈敢定居?駕著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馬,軍將們坐在戰車上,步兵們蔽依車後,戰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魚皮箭袋時時佩在身邊,獫狁的侵戰如此強大猖狂,馬的。第六章則筆鋒一轉,寫出征人在還鄉路上飽受饑寒,痛定思痛的哀傷心情:想能不日日加強戒備?這兩章寫的是獫狁的匈悍而周家軍隊盛大的軍威,紀律嚴正,卒伍精強。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艱辛而緊張的,這些都是作者用寫實的筆法來寫起出征之時,那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又飢,又渴,可謂十分狼狽而又悽苦。晉人謝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常為後世文人反覆吟唱、仿效。由於《詩經》素以渾厚、質樸著稱,這類如此淒婉動人的作品確屬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詩經》抒情作品的一個典範而為歷代文學家所稱頌。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戊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於職守的敘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託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裡卻是思歸的情愫,這裡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採薇讀後感(三)

之前並沒有讀過《採薇》這類的改編神話或歷史小故事的文章,我不喜歡這種文章,好像把原著改了,也沒有更多的令人驚喜之處,反而有點無趣。這次無可奈何,我就去認真的看了,原來魯迅還真不是隨便寫寫的,證實了那一句「存在即合理的」的哲言!

在原著中,史上叔齊和伯夷是商代小國孤竹國的公子,他們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後決定不吃周朝的糧食,於是餓死在首陽山上。在原著中,作者褒讚著叔齊和伯夷的錚錚骨氣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節氣。而在魯迅的小說中,採薇中的主人公叔齊和伯夷很明顯是以他們為原型,不過魯迅把他們用在小說中不是取他們的骨氣,而是用他們的不知變通來諷刺世人。

伯夷和叔齊是商末遼陽孤竹君的大兒子和三兒子,這從他們的名字可以看出他們的排行。孤竹君死後本來是叔齊當國君,但叔齊是個講孝悌的,覺得不應該奪了大哥伯夷的王位,所以離開了;而伯夷呢,是講仁的,認為竟然父王要三弟繼位一定要遵守,而如今三弟要讓位,他不願接受也覺得無法解決所以逃離了。最後兩兄弟竟然在流浪途中相遇了,索性結伴而行,後來被周文王收留了養老。但後來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要伐紂,伯夷和叔齊覺得不孝不仁,所以據食周粟,避走首陽山。在這之前,他們兩個還專門跑到周武王面前罵他不孝不仁。

伯夷叔齊兩兄弟流落首陽山,無以為食,就薇而食。伯夷叔齊因採薇達到拒食周粟突顯其仁孝的目的,最後又因採薇而死。因為四海之濱莫非王土,即使野菜也是周武王的,無論他們逃到哪裡,都要食周粟。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才明白他們一直在逃避和自欺欺人,多麼可笑和愚蠢,唯有一死才能真正地拒食周粟,所以他們餓死了。即使餓死了,還是被人們嘲笑。因為拿掉那最後稻草的人,就是一個鄉紳的丫頭阿金姐,為了開脫自己的責任,就編造了一個謊言,說伯夷和叔齊因為鹿肉而死的,給他們的死安了一個惡名。

雖然我對叔齊和伯夷最後的死有點憐惜,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做錯社麼,只是在堅持自己的心而已,最後可以說是為堅持而丟了性命,可卻無辜的被世人抹黑,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來說,他們是真的很不會變通,墨守成規,只能用這麼一句話來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另一方面,處於魯迅那個時代,在採薇中,叔齊和伯夷是必須死的,他們必須為他們的固執和盲目守舊而付出代價。這也是魯迅像通過文章傳遞給那個混亂時代的痳木迷茫的人們的忠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那個時候,中國正處於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時期,很多民眾因不識字,不知時勢,不問國事,堅守舊時規矩,不能接受新思想。當然也有很多被八股毒害多年的讀書人對新思想抱以懷疑否定的心態。人們就慣於受老規矩的拘囿,從而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什麼都按老規矩辦事,而不知根據事物和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加以變通。按現代的話說就是不能與時俱進,這對於一個新的中國的建立是不利的。採薇在警醒世人,開闊思想這方面有著很大作用。其一,運用白話文,故事短淺,容易讓更多的百姓接受,潛移默化的接受新文化的薰陶。其二,史上的伯夷和叔齊的故事,讀書人很熟悉,魯迅從另一個角度評價他們,對比之下,給世人一個思想衝擊。因此,我覺得《採薇》還是挺有現實主義的風格。

我的目光短淺,就只能看到這了,可是我相信魯迅先生的目的遠遠不止這樣。但是,僅僅從我看得這些來看,《採薇》並不是一本無趣或者是我用的文章,只有深入寫作的背景才能了解其中的蘊意深遠。突然間,我想起,從前我認為無用的書,是不是我沒理解到它的真正含義,只是淺獲表意,卻沾沾自喜。真是很是慚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