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後感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後感(一)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的主旨非常明確,是如何實現與孩子真正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同一主旨的書應該是不在少數,但這本書提出了這樣的命題:愛是需要技巧的。你愛它,就要小心呵護它,而不能強把它占為己有。因為,愛是自由,愛是寬容,愛能包容一切。你只能適時、適當地牽著他的手,教他認識人生的牽牽絆絆,然後由他自己去面對這些牽絆。

在生活中家長、教師和孩子該怎麼相處。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家庭氛圍該是:民主、尊重、平等、自由。作為教師和父母,我們都深有感觸:當我們發怒時,我們的行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我們大喊大叫。然而當這一切結束時,我們會感到內疚,我們鄭重地在心中決定,以後絕不能重複這樣的行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克制住自己,依靠周密計畫的程式,可以在爆發前有系統地減輕緊張情緒。從這我就想到我們老師有時對帶有情緒,有怒氣的學生,通常的做法是:冷處理,把他放一邊,或是馬上強制他不準發火。我們也不妨換一種方式,說一些理解他的話,「這件事的確讓你受委屈了,你的心情很難受吧!我想這些理解的話,立即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心和他在一起,你理解他,這樣學生心情得到理解,情緒也會緩和,師生的情感關係自然會提升很多。

第二鼓勵與指導孩子:一個孩子表現好,我們通常總會誇讚說:你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很棒等評價性的讚揚。但在這本書中說到:在心理療法中,從不會對孩子說:你是個好學生,你真棒!這些判斷和評價性的讚揚都是要避免的。為什麼呢?他們需要免受評價性讚揚的壓力,這樣孩子才不會總是向其他人尋求認可。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批評和評定性的稱讚是雙刃劍,兩者都是在給孩子下判斷。為了避免下判斷,心理學家建議我們不要發表批評意見影響孩子,而是指導孩子。在批評孩子時,我們會不經意間攻擊了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導孩子時,我們應該陳述問題以及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好不要針對孩子本人發表任何觀點。

第三要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被尊重被關愛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當一個人覺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溫暖的、安全的、放鬆的,沒有疑慮、沒有孤獨感。理解是一種無條件的喜愛與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無私和愛心。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不是一個人孤立地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要與人進行交流。所以當培養孩子的方法中浸透著尊重和理解時,孩子才會茁壯成長。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要彼此尊重。當我們注意到孩子的努力,並且表示感激時,我們就幫助了他們培養希望。如果每一個孩子享有良好和諧的親職教育,那我們的學校教育就能事半功倍了,做為教師更是要注意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科學、健康的教育和培養。我們要承認努力、表達感激,但是我們不能評價孩子,不能給他們定性。所以,讓我們改變自己,掌握一定的技巧,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教育的路上,我覺得語言太重要了,它既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野蠻的,既可以用來療傷,也可以是傷人的利器。所以,我們要利用好語言,在語言中浸透著尊重和理解,多與孩子做有效溝通,那麼,孩子們就會幸福的學習,我們也會快樂的工作,我們都能身心愉悅,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後感(二)

當我在網上看到這本書的簡介後就毫不猶豫的訂購了,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海姆·G·吉諾特所著,是一本介紹與孩子實現真正有效溝通方法的書,告知家長愛是需要技巧的。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一個有著憐憫心,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並使用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這部書不是枯燥無味的理論說教,它是以生活中的事例詮釋著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智慧,在讀這本書時我心中有著深深的自責,作為一位母親我真的很失敗,看到這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好象都能和我對上號,我總是能夠敏銳地發現孩子的缺點,然後毫不留情的予以批評指正,聲音不自然的會提高八度,有時還會加上一些定性的語言,我自認為我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沒想到卻深深的傷害到了她,就像作者說的,語言就像刀,它們能夠帶來痛苦,即使不是身上的的痛苦,在感情上也會留下很多痛苦的傷痕。

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給與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批評和評定性的稱讚是雙刃劍,兩者都是在給孩子下判斷。為了避免下判斷,心理學家不會發表批評意見影響孩子,而是指導孩子。在批評孩子時,父母會攻擊孩子的人品和性格。文中有一例:八歲的瑪麗不小心打翻了她的果汁時,她的媽媽平靜地說道:」我看到果汁打翻了,我們重新拿一杯果汁吧,還要那一塊海綿。()「她站起來,把果汁和海綿遞給女兒。瑪麗低聲說:」哎呀,謝謝你,媽媽。「她把桌子抹乾淨,媽媽還在一旁幫她。媽媽既沒有嚴厲的批評,也沒說一些無用的忠告,做女兒的真的很感激。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如果媽媽大發雷霆事情還是得解決,還弄得媽媽生氣女兒傷心。即使無法避免怒火,也可以不帶指責、不帶定性評價地表達出來。所有這些人道的交流方式技巧的背後,是對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

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是我自我反省的過程,我會把書中學到知識,切實地運用到生活中,我會努力的改變與孩子的溝通,希望我們相處的每一天裡都沒有叫嚷、沒有爭辯、沒有戰爭。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後感(三)

總以為,言傳身教,以自己的做人標準,就足以影響孩子了。某一天,對著兒子,我發現已黔驢技窮,這時,還是選擇了求助於書。耐心地試著讀一下,發現,其實,自己的智慧遠未足夠。有些道理,並非以道德標準就可以解決的。在心理學的範疇里,我們的確需要專家。而且,在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可以對自己已養成的思維習慣做一個反省。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是美國心理學博士海姆·G·吉諾特的著作。

某天,從網上看到了這本書,看完之後,學著用其中的幾個方法,開始與兒子溝通。它令我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對孩子遇到痲煩,第一的選擇不是用道德標準去衡量,而是站在他的角度,弄清前因後果,成為他的同盟軍。只有得到他情感上的認同之後,才能有效地與他討論,最終選擇出合適的解決方式。

」那種語言照顧你的感受,而不是對你的行為進行批評。……父母需要學會把孩子當成客人一樣對待。「海姆·G·吉諾特博士是這樣說的。讀完這本書,也反省了自己的習慣性思維。

不是嗎?因為自己很愛孩子,所以,自認為給孩子的建議都是正確的。但孩子的反應是——不接受。自己受到刺激的,並非一個命令不被接受,而是自己付出的愛不被接受。

還有,中國的父母,因為代代相傳的權感心態,尤其是父親,一般不願意彬彬有禮地對低齡的孩子說話,總希望以最簡單的命令,讓孩子第一時間服從。這中間,省掉了禮貌,也省掉了讓他理解的過程,最終造成是,孩子將父母擺在了對立面。

所以當培養孩子的方法中浸透著尊重和理解時,孩子才會茁壯成長。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要彼此尊重。如果每一個孩子享有良好和諧的親職教育,那我們的學校教育就能事半功倍了,作為教師更是要注意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科學、健康的教育和培養。作為媽媽的我也應該提前做點功課,好好學習學習他人的養子育子經驗,學習把這種有效的溝通方法借鑑到我們與學生的溝通中,與學生實現有效地溝通,那樣我們培養出來的孩子肯定有著獨立精神追求的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