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孟子名言讀後感

孟子名言讀後感(一)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她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孟子》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言論的總匯,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元典。2000年來它不僅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而且早融入了人們日常生活之中。

《孟子》一書對於儒家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孟子》的思想主體是倫理政治學說,其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的文化規範——仁、義、禮、制的萌芽和根本。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人性是本善的,但從實際來看,人們處事並不能完全符合仁義標準。所以孟子強調品德修養,以此恢復喪失了的本性之善。由於強調自我品德的修養,孟子表出強烈的自尊,自強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獨立。將人性的理論推廣到政治領域,就是「仁政」的學說,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仁政」學說,包含了對人民的重視,即民本思想,這個思想是孟子學說中最光輝的組成部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此書的作者孟子,是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少年家貧,有寡母撫養成人。在孟母「擇鄰處」、「斷機杼」的教育下,他拜子思為師,潛心攻讀孔子的儒家學說,終成儒家思想的一代尊師。在書中他強調個人要自強奮鬥,認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他強調,只要不斷磨礪自己,終能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關於我對《孟子》讀後感,我定義,孟子是個不吃虧的人。

《孟子》裡有很多精彩的辯論,文章里體現出,他的每次辯論都是應變自如,有犀利雄辯的語言,站無不勝。

他的不吃虧表現在,孟子在論辯中主張什麼,反對什麼,立場、觀點鮮明,而且感情色彩強烈。他反對不義之戰,歌頌正義之戰;反對暴政,讚揚仁政;反對楊墨,推崇孔子;反對窮奢極欲的權貴,同情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他的不吃虧得益於,孟子在論辯中長於說理,顯示出他雄辯的才華。他往往能針對對方的言論,不急不迫、一步緊似一步地論說開來,最後用精闢的語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方的謬誤,確有說理痛切、發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孟子名言讀後感(二)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於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了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後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裡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里,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孟子說過「父子有親,群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孟子名言讀後感(三)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局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乾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