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醒世恆言讀後感

醒世恆言讀後感(一)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箇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遊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卓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帳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捨得妄費。

這裡描寫的過善,雖然沒有儒林外史里的嚴監生經典和可笑,不過也足夠刻薄的了!你想啊,現在的人,除非沒有錢,願意去過苦日子,要是有了錢,誰不知道享受啊!可是這卻是個土財主,吃嘛,不餓就可以,穿嘛,凍不著就行,沒有一點享受,不旅遊,不社交,只活在一個小小的軀殼裡,只知道積攢錢財。難道這些錢財是可以帶走的!

其實萬物是有它自己的規律的。無論你怎麼樣節約積攢,你是不可能永遠都擁有這些錢財的!你自己不花,會有人幫你花掉,或者就會有一些破財的事情發生。感覺這是一隻無形的手在調控呢。就象經濟發展的規律。經濟發展由萌芽到發展到顛峰然後到衰落(經濟危機),然後從頭再來,周而復始。

人的錢財也一樣,你見過誰家是永遠都富裕,都繁榮的,中國有句傳統說法:富不過三代。這也可說是那隻無形的手在調控吧。比如過善,看他那麼勤儉,卻養了個不爭氣的兒子,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其實這也因為他周圍的那幫朋友,都看老頭子手裡有錢,幫他花花而已,只不過是用兒子的名義來的。兒子手裡沒有錢,他們就借給他,當然是用田產做抵押的!

看來過善再省也無濟於事,不到兩年,兒子已經幫他花掉了3——4千兩銀子,家產已經去了一大半了!

這也讓我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個朋友生意做了很多年,卻還開著一個很破的車,這個車外形牌子都不好,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性能已經大成問題,經常有把人仍在半路的危險。

所以我就鼓動他買車,又不是沒有那個能力!另外一個朋友就反對;說這個車買了浪費!我不以為然。現代社會講求以人為本,在國外已經是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中國人現在還沒有進步到這個地步,不過有了錢,難道還要自己受罪?享受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人活著,要善待自己。除非沒有,有了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錢,放在那裡是一堆沒有生命力的紙,可是把它放在生活中,可以變成美食,變成好的衣服,可以變成旅遊度假,音樂精神享受。我不知道攢那堆沒有生命力的紙有何意義!

其實攢還是為了花掉。每個人用錢的觀念不一樣,也許在生活里節衣縮食,但孩子的教育經費卻是一擲千金,()反正錢啊,還是存不住的,中國現在還沒有遺產稅,如果有了錢也許會花的快些。在美國,是不可能讓你把大量的現金存在銀行的。金錢需要流動,你要存大筆的錢,會讓你上稅的!

以前中國人就愛攢錢,可是現在你也存不下來了。醫療,教育。房改。就是頭上的三座大山!反正無論如何,錢攢不得,也攢不住!

醒世恆言讀後感(二)

我一直非常喜歡金盾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普及讀本》這套書,很精緻。不只書籍裝幀設計美觀大方,簡樸實用,最重要是它的注釋通俗全面,選材精當。

雖然《醒世恆言》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各種封建意識,傳宗接代呀!宿命論、因果報應啊!偶爾有些香艷露骨的性描寫,但瑕不掩瑜,這些糟粕難以掩飾它極強的可讀性,它謳歌出淤泥不染的,以尊重愛慕為基礎的愛情等等,它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你很容易就能從其間人物中找到現實中相仿佛的人,脾氣秉性歷來都有雷同,只是作者的年代和所處環境不同,讀起來,引人入勝,受益匪淺。

兩縣令競義婚孤女。人生在世,有地位有銀錢,周遭人群顧忌這些,都平等對待。可一朝失勢,就難說了。這篇提醒人們務必多行善良事,多換位思考。倘若將來自己也是他這樣下場,又將如何?在別人路窄處,幫上一把,善莫大焉,心下多坦然,不說行善積德,至少使自己內心愉悅,也就是我們說的能產生快樂坦然的快感,於身心就一定大有好處罷。不說文中的目光短淺者那樣行事,就說前些日子,朋友說一局長去世後其子大婚,喜事間道賀的同事了了,看著很不像……想當年,局長在時,不說車水馬龍,也是門庭若市。可見,古往今來,事多雷同哇!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要說,現在獨生子女多起來,兄弟姐妹相處的就少些了,不過,什麼樣性格人做出什麼樣性格事,高風亮節之人,與何人相處處何事,都是光明磊落,令人稱道的。此處我們不妨推而廣之,把這種寬容的胸懷,從小家庭推廣到大社會中去,不跟周圍親人朋友同事,斤斤計較勾心鬥角,把物質的東西看淡一點,把親情友情感情著重些,很多看似過不去的事,就輕描淡寫的過去了,於人於己也都方便些,塑造一個小的個人的和諧圈子,生活生產有多暢快敞亮!

賣油郎獨占花魁女。要說,妓女從良你道離我們遠嗎?其實你懂得,並不遠。從那些曖昧場所出來的女子,或長期混跡於風月場所的風流女,聲名狼藉後再婚戀,不叫從良又叫什麼!如今周圍就有這樣的。當然這些又不同於出軌或小三甚的,出軌或小三倒是現代獨有的,明朝木有。單說,文中的說客劉四媽,她自身也是個老鴇,不過沒撈到個像花魁女這麼能掙銀子的寶貝。就說她這張嘴,和行事的方式,不由使我想到一鄰人,雷同。她也在街上弄了一個曖昧場所養一幫如花小妞,總之很是不堪。我常想,為何這等場所屢禁不止,也是人性使然,有它存在的市場罷。可笑的是,她老公因種種原因,卻棄她而去,被別處小妞兒拐走私奔鳥,你說冥冥之中是不真有因果報應呼呼。另,這樣混亂家庭,也使其子女在本地難以婚配,造成諸多埋怨,嗚呼!

灌園叟晚逢仙女。要說,我身邊真有這等花痴,至少雷同,只是不便細說。此花痴,和我等花痴不可同日而語。我花痴不過,見不得水靈茂盛的花草,每遭遇,必匍匐拍攝之,當然,也像此類花痴樣,從不折花落木,逞一時之快。花是有生命有靈性的,我也這樣認為,我喜歡它,就為它著想,它喜歡什麼樣環境,樂意什麼樣土壤,我就隨它的性情,任著它從容生長。所以我廳里幾盆花草素來也還算可看。再,我不偏執於奇花異草,只要自己親手侍弄的,就有了感情,把它培植的伸展自然就好。書中的灌園叟,因擔心旁人折花或濁氣傷了花草,閉關鎖國,雖後來開悟,也已然引得外侮得至。我身邊的灌園叟,則是過於愛「秀」,把花草侍弄的像模像樣,大門敞開逢人便秀,甚至有勉強之嫌,這卻也討厭。可見,凡事,是可而止,適度才是。最喜看那段描寫灌園叟的段子,翻來覆去看幾遍,甚是有趣。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描寫,可真就是痴呆瘋魔了,至此,我認為是書中最精彩的片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