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致青春讀後感

致青春讀後感(一)

《致青春》名義上是一部趙薇的研究生畢業作品,但背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央戲劇學院在讀博士韓音介紹:“趙薇是北京電影學院藝術碩士研究生(MFA),這一學位對畢業作品要求很高,《致青春》這個項目經過幾年的論證,到最後呈現的是一篇碩士畢業論文。早在劇本創意階段,就針對觀眾興趣點進行了嚴密的論證。”

韓音認為該片最重要的一點是趙薇用個人化的青春勾起了幾代人對個人生活的緬懷:“影片裡上世紀90年代的生活場景勾起了70後、80後的集體回憶,而這些群體構成了強有力的電影消費群體。”韓音的觀點得到河南奧斯卡電影院線總經理劉健的印證,據介紹,根據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70後、80後、90後觀眾占電影觀眾的81%。“《致青春》就是為他們拍的影片。”劉健用“聰明”來形容趙薇,“她把70後、80後最喜歡看到的東西放到電影中,行銷精準,做到了藝術和市場兼顧。”

它其實並不完美

中國台灣的青春電影有著濃重的文藝腔調;日本偏好表現殘酷青春物語,情節簡單、偏執又瘋狂;西方的青春片多喜好在鏡頭前揮灑大膽張揚的個性和青春期性的朦朧。相比之下,以《致青春》為代表的中國內地青春電影與西方同題材電影相比,缺失了什麼?

影評人“影評老大爺暗夜騎士”認為,《致青春》缺失了兩個因素:“一是時代感,片中展現的都是校園愛情,但人的命運和社會是分不開的;二是性懵懂,它是青春電影的一個重要符號,但在《致青春》中都是點到為止,當然這是內地電影環境所致。”

韓音說:“美國的青春片講求深度,對青春期的叛逆表現更多一些,比如《美國派》、《歌舞青春》,對青春剖析得更深,為了表現青春的激情,其中不乏吸毒、同性戀的東西,其實這些所謂的青春片都可以劃歸到成人片的範疇。”至於其藝術性,韓音說:“《致青春》雖然票房好,但藝術質量並不值這么多錢。”

它能把“青春”類型化嗎?

《致青春》的成功讓人們看到了商機。資深電視人“湘人李”認為:“青春是電影中的好題材,可以成為一種電影類型。每個人都樂意回顧青春,每個人都樂意總結青春,所以這類題材非常有挖掘的潛力。”但從電影類型的嚴格意義上來講,“青春片”單獨拎不出來,據影評人畢成功介紹:“電影類型片本質上就六種:劇情、喜劇、動作、幻想、驚悚、恐怖,其他都是次生跨類型的片種。”韓音認為:“說《致青春》是青春類型片並不標準,它在電影分類中沒有一個明顯的界定,骨子裡還是一部定位精準、討好觀眾的商業片。”

票房雖好但藝術質量並不值錢:缺失時代感和性懵懂

但“湘人李”認為應該把青春片放大去看:“只要是講述年輕人故事的,都可以稱之為青春片,《十月圍城》講述了年輕革命者的故事,熱血、激情、智慧,不怕犧牲、富有犧牲精神,都是青春的映像。《失戀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也是青春故事,有愛情,有幽默,有著深刻的奮鬥精神、年輕的正義感、少不更事的批判精神,都有一些反思,值得看。所以青春片,只要真的迎合青春的靈魂,總會找到它和觀眾的靈魂共鳴。”

“湘人李”口中的電影大都取得了好票房,如果再加上《分手契約》、《北京遇上西雅圖》等片,以文藝、愛情、青春為賣點的電影都大賣,內地市場是否已認可此類影片?在這方面,劉健和韓音的觀點出奇一致:“哪種類型的影片在市場上吃香是有周期性的,不能說《致青春》大賣就會開拓青春片這一類型,只能說它符合當下人們的觀影習慣。”

不管怎樣,我覺得《致青春》都是值得一看的,中年人可以去緬懷一下自己的青春,年輕人則去尋找一些青春的啟示。

致青春讀後感(二)

青春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有的人認為青春就是年輕,有的人認為青春是一種個性。看過很多關於青春的電影,總覺得青春這個詞真的是太飄渺了。什麼是青春,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人的看法。直到走進影映廳看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才發現,原來青春是那么一回事。

老實說,筆者並沒有讀過《致青春》的小說,影片給筆者的感覺就像是出自不同主創者的手筆。校園生活講得順風順水,張弛有度,猶如一碗滿而不溢的水,端平了穩定前行,而當時光移轉,眾人踏足社會,這碗水就陡然不穩定起來,時而枯竭時而滿溢,情緒張力時強時弱。後半段仿佛一個拼拼圖的過程,結局已經寫定,眾人已被安置歸宿,只看如何快速歸位:於是角色們迫不及待的掏心窩子,傾訴衷腸,聊天的台詞不斷拿來交代鏡頭外人物的命運,閃回也一個接一個的解開謎團……一個鏡頭也不浪費,飛快的推進著故事。

當然我們都知道,影片的編劇和導演都只有一位,不存在集體創作,那么唯一的解釋,正如映後筆者請教原著讀者得知的,就是影片後半段對小說改編和壓縮極大。不過觀眾若是80後一代,尤其是與角色們在後半段年齡相仿,倒會對這前緊後松的設定產生一份莫名的認同:出了象牙塔幾年,生活節奏加快了,風花雪月也沒精力了,與之對應的,敘事變得緊湊、“功利”化,不正在默默訴說著生活方式的變遷嗎?如此一來,諸如張開突然由街頭作家晉升陳孝正合伙人等突兀之處,也變得不那么難接受了,畢竟前面已經有了太多的撕心裂肺和慘不忍睹,也該給點陽光和希望了。

鄭微一角有一句台詞,愛情不是生活的一切。但從整個故事來看,愛情卻是整首青春奏鳴曲的主旋律。你看,除了假小子室友之外,()幾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被包裹在一段又一段正果或未果的姻緣中,都被扣在一環又一環或明或暗的三角關係中,種種愛情故事,連綴起影片百分之九十的悲喜劇。

而這愛情描摹,並不是通俗可見的漫畫式的、心理槓桿兩端加碼減碼的簡單邏輯,而是隨著真相層層揭開,隨著情緒催化劑逐漸釋放,頭腦發熱的衝動,物是人非的感慨,壓抑已久的爆發,和豁然開朗的通透,這其中有內疚,也有冷酷,有怯懦,也有決絕,有瘋狂,也有隱忍,有情不自禁,也有愛恨交織,完全跳脫了“愛不愛,愛誰”的簡單命題,展現的是戀愛男女心理狀態的不可捉摸,會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也會在中間地帶游移不定,消極的等待著未知。

影片的愛情觀是,愛情里沒有全知全能者,也沒有付出就有回報的“真愛大勝利”,只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探險者,無可避免的被刮到鮮血淋漓,甚至失去生命。這是最貼近現實的層次感,青春時代的愛情,還不就是這么茫然又熾熱,陷入時,叫人不瘋魔不成活,面對岔路,又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舉步維艱,不斷質疑、權衡、否定著當下的狀態,卻對邁出嶄新的一步戰戰兢兢。

影片種種校園景致,令筆者找回幾縷象牙塔時的回憶,但仔細品味,卻不難發現時代感的混亂:BP機、紅白遊戲機和DVD影碟共存,實在不知身處哪個年代;“七年不見”的台詞,結合後半段的布景,也有諸多不對勁的地方,犯了跟《唐山大地震》一樣的失誤。另外,很多對白也很不對味,明明是兩人對話,卻反覆加上對方全名,非常缺乏生活感,這方面香港做的好多了,角色只有在見面招呼、強調、爭執和多人場合才會先稱呼全名再說話,所以港片有一種獨特的“市井味”,相比之下,《致青春》比台灣的《那些年》好些,但還是有一份揮散不去的做作。

種種與現實的錯位,猶如一層隱形卻堅韌的薄膜,阻止了青年觀眾代入電影世界,無法像短暫陷入童話的鄭微一樣,沉浸在真偽難辨的世界,而只能透過銀幕,窺探一場屬於別人的青春。那一幕幕悲喜人生,一段段愛恨別離,如同平行世界中的翻版,童話王國的傳奇,並不是我們切實擁有過的青春。但是,正如科幻片可以影射當下,惡搞片可以諷刺現實,這部看似架空現實的作品,仍揭示了關於青春的某種真諦,影片最後一個場景,雖受謊言蒙蔽,卻笑靨如花、歡蹦亂跳的鄭微,向我們傳達著:趁還有青春,如果愛了,就請深深愛,來日若不能圓滿,那也不必遺憾,因為青春終將逝去,唯有對青春的回憶不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