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苦難輝煌有感

讀苦難輝煌有感(一)

金一南先生的這部《苦難輝煌》是我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餘閱讀的,本想大致翻翻看看,完成五官黨支部的任務,沒想到只看了幾頁我就被書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了歷史,向我們再現了一幅20世紀20至30年代中國革命歷經磨難挫折走向輝煌勝利的歷史全景畫,讀後頗有感觸。

《苦難輝煌》這本書詳細、生動地描繪了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前後的歷史畫卷,描繪了眾多我們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澤東、陳毅、彭德懷、李立三、張國燾、蔣介石等等,同時也描寫了眾多迄今仍默默無聞的英雄。正是這些人懷著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堅定信念,甘願吃苦,寧願戰死,也不願掉隊、離隊,忠貞不渝地凝聚在黨的旗幟下,朝著遠大目標衝鋒向前,方才成就了我們和平的今天。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那樣一個不足五十人小團體,小組織,幾十個人,渺小的力量,迅猛發展壯大,更是成為了以後中國發展的領導力量。在異常艱苦與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下,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就像是一隻浴火的鳳凰,在履歷了苦難與挫折之後走向了輝煌與勝利,這靠的是一大批不怕苦,不怕死,腳踏實地,百折不撓,一心一意為了人民民眾的共產黨人,靠的就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苦難輝煌》這本書對於我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有啟迪意義。想想我們現在,今天我們口袋富足了,精神卻匱乏了,房子變大了,靈魂卻渺小了,我們讀著歷史,卻在忘記過去,我們今天要求更多的是物質上的享受,缺少的是精神上對正義的追求。讀讀我們黨的苦難與輝煌吧,洗滌我們的心靈,鞭策我們的靈魂。

人間的苦難很多,但不一定都創造輝煌,只有鳳凰涅盤式的苦難才最終創造輝煌。願我們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在富國強民的道路上創造新的輝煌。

讀苦難輝煌有感(二)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90年的風風雨雨。讀了《苦難輝煌》這本書,我很受震動,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歷經磨難,帶領中華民族探索到救國救民之路,最終實現新中國的復興之路。我也開始深刻地感觸過去,正如金一南先生所言,只有深刻感觸過去,才能獲得騰飛的翅膀。

1921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註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戰,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回望歷史,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從「五四」運動到新文化運動,中國共產黨的奠基之路,每一步都走得那麼艱難。90年來,中國共產黨歷經滄桑,奮鬥不息,頑強地從年輕走向成熟,撐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挺拔的脊樑。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仿佛一道紅色的朝霞劃破夜空,在東方閃爍,中國革命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她就像一面旗幟,飄飄揚揚迎著風風雨雨,正是這面旗幟,指引著中國革命和建設走過了90年的風雨歷程。在那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我看見翻卷著的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滾動著的是反飢餓,反內戰,反壓迫的狂瀾,流淌著的是為保衛祖國而澎湃的血浪,蕩漾著的是對人民民眾愛的漣漪。

置身歷史,我們溶於其中,分享著那過去的興奮與悲痛。為了祖國的富強有多少人燃盡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他們縱使在敵人的炮火中,依然用自己的脊樑挺起了中華古老的長城。盼望著,中國共產黨成立了,盼望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同那些革命同胞一起歡呼雀躍,那些為社會主義建設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的共產黨人,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跡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我的心中豎起了不朽的豐碑,雖然我出生在新中國,或許無法真實感受到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的赤誠,也無法真切地體會到解放前後新舊中國那鮮明的對比,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學習黨的先進性,實踐黨的先進性。緬懷過去,使我們更加堅信,()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勝利,譜寫國富民強的輝煌篇章。

展望未來,精彩明天的夢想更加斑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建設事業一定能蒸蒸日上。祝願黨的明天更加美好。我翹首期盼著,有一天,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中華民族必能昂立於世界民族之中,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

在孩提時代,我就立志成為一名共產黨人,在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在黨的九十華誕來臨之時,我終於實現了願望,光榮得加入了黨組織。讀過《苦難輝煌》,更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作為一名共產黨人,我深為黨的輝煌而驕傲,為自己能投身黨的偉大事業而自豪。我們一定齊心協力把黨組織交給的任務完成好,為黨的執政大業,為祖國的穩定大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懷著這一追求,捧著這顆紅心,鼓足這股幹勁,我們不斷進取,向著新的目標奮進。

讀苦難輝煌有感(三)

《苦難輝煌》是國防大學金一南少將歷時十五年傾注心智的力作。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歷史放在國際大背景下解讀的書,是第一本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歷史的書,是第一本可以作為大散文欣賞的歷史圖書。

洋洋灑灑52萬餘言,為我們撥開了塵封的歷史,清晰地展現了一段苦難的歷程,描繪了中共早期國內外時勢的波詭雲譎,革命運動的波瀾壯闊,更我們刻畫了一種能與蒼穹比闊的精神,一種能夠托起民族復興的偉大精神。

讀過一遍,仍覺意猶未盡,貿然提筆想寫一下感想,又感覺有未明深意,妄發議論的嫌疑。因此,選取其中一個章節,細讀細品,略有所感,斗膽見笑於大方之家。

大浪淘沙,泥沙俱下。第9章節有兩個關鍵字,一是忠誠,一是背叛。作者在導言中就有闡發:「造就大英雄的時代,即是產生大叛徒的時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誠,就有多少鮮廉寡恥的叛賣。」書中列舉了國防大學副教育長譚恩晉1947年入黨時候的回憶,當時入黨時的考驗就是怕不怕死。這樣的問答簡單而嚴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已經很難真正去理解,但在當時對於每個入黨的人必須對此要有深刻的覺悟,而這種覺悟必須建立在堅定的信仰之上。

縱觀黨的早期歷史,黨史學家會得出一個結論:從某種意義上說,死在自己人手中的中共黨員,比死在敵人手上的要多得多。比戰鬥犧牲更嚴重的是叛變。1934年7月,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革軍委委員、紅十六軍局長孔荷寵叛逃。長征開始後,閩北分區司令員李德勝叛變,瑞金紅軍游擊司令部政委楊世珠叛變,閩贛分區司令員宋清泉叛變,湘贛省委書記兼湘贛分區政委陳洪時叛變,閩浙贛省委書記兼閩浙贛分區司令員曾洪易叛變,贛粵分區參謀長向湘林叛變,閩贛分區政治部主任彭佑叛變,紅十軍副軍長倪寶樹叛變。1935年2月,中央軍區參謀長龔楚叛變。長長一串名單,都是黨曾經的高級幹部,這些人叛變之後,馬上就凶相畢露,毫不留情地將槍口對準了「自己人」,給黨的事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與叛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忠誠,是執著地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力量。1934年譚家橋戰役,紅十軍團失利,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軍團長劉疇西被俘,蔣介石密令顧祝同力勸二人「歸誠」。在友情、官爵、死亡的利誘和威脅下,兩人堅持意志、堅忍不拔,最終被秘密殺害。方誌敏在囚室中的遺著《可愛的中國》裡這樣寫道:「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一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中國在戰鬥之中一旦斬去了帝國主義的鎖鏈,肅清自己陣線內的漢奸賣國賊,得到了自由與解放,這種創造力,將會無限的發揮出來。到那時,所有的貧窮和災荒,混亂和仇殺,飢餓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殺滅中國民族的鴉片毒物,隨著帝國主義的趕走而離去中國了。……我愛護中國之熱誠,還是如小學生時代一樣的真純無偽。現在我是一個待決之囚呀!我沒有機會為中國民族盡力了,今日寫這封信,是我用文字來作一次為垂危的中國的呼喊。親愛的朋友們,不要悲觀,不要畏餒,要奮鬥!要持久的艱苦的奮鬥!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於民族的拯救吧!無論如何,我們決不能讓偉大的可愛的中國,滅亡於帝國主義的骯髒的手裡!」字裡行間,我們讀出了不屈的脊樑,讀出了信仰,讀出了象徵進步、富強、民主的強大力量,對經歷苦難的輝煌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忠誠於自己的信仰,要接受「怕不拍死」的拷問,要承受名利、自由、生命的誘惑和威脅,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面對的殘酷現實。真金還需火煉。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人,已經遠離了戰火烽煙,遠離了你死我活的鬥爭,但忠誠的內涵並沒有改變,執著的信念也沒有改變,一個共產黨員應具有的擔當也不會改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