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中庸有感

讀中庸有感(一)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該書講述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要求人們按照這些道德規範和原則,調節個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頗,無過無不及。「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的做事原則對於指導我們的言行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教育的發展已呈日新月異之勢。教材在不斷更新,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些與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斷更新,科技創新的新世紀要求培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變以前的「滿堂灌」為現在的啟發式教學;學生的視野在信息化時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會的事情他們能駕輕就熟。幾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準備」的重要性,無論言行只要事前準備充分,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作為一個受國家培養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唯有「準備」才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無愧於祖國的下一代。

教師的「準備」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的準備,二是行動的準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成績的好壞通過一兩次考試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質量的優劣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融入社會後他(她)能否創新就是檢驗的標準。教師教出一個分數較高的學生比較容易,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卻相對困難。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行動的準備才有目標和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首要的工作。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外部的教育動向,重視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怎樣體現;更新知識儲備更是教師工作的重心。教師與學生是一桶水與一碗水之間的關係。教師的知識不僅要寬泛,而且要有深度。農村學校存在既超編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師的知識面太窄,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談到深度,我們的教師又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如果學生詢問下一個學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關知識,我們往往會以「我講了你也聽不懂」加以搪塞,這樣的回答對學生的傷害有多深我們思考過嗎?

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教育教學的遊刃有餘,我們必須制定終身學習計畫,像久旱逢甘雨一樣堅持學習;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研究學生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研究學生成長的環境,而且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對一班學生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分類,並依據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給了我啟迪,同時也給了我力量。亡羊補牢從現在開始進行知識儲備將成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

讀中庸有感(二)

翻開自己的隨筆,讀《大學·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當時自己喜歡背《論語》,覺得那些簡單的話,之所以成為經典,有著愈久彌新的魅力,用現在的話說,之所以,至今仍然成為我們學習和讀書的教材,在於,這些經典有與時俱進的魅力,讓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我們,都能從這些話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接觸《中庸》,源於大哥去北京大學去上書法研究班的學習,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師的授課,使大哥受益匪淺。回來便要求我去背《大學·中庸》,說《論語》裡很多思想來源於此。

書上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理想。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使我明白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人,都長一雙眼睛,向外可以觀察無邊廣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看清無限深邃的內心。然而,很多人,向外無邊擴展的看了,向內,卻從來沒有深入過。想想自己上國小的時候,如果考試不好,回家會說考試的時候,答案寫錯了,()或者緊張,或者什麼理由。總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敗,不從內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現在,凡事都會反求諸己,換了立場想一想,其實都會變得平和。

《中庸》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字,就是「誠」。有句話說,只要自己對自己誠實,這個世界就不會欺騙你。而之所以,誠很難做,多數在於,人的部分缺點。比如說,虛偽,愛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對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東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純潔。一個「貪」字,就讓「誠」字執行起來多曲折。佛法中講,人有三毒:貪、嗔、痴。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這個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那種謹慎的對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對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懼,不敢怠慢,這一種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度,讓我明白,量化每個細節,認真做好每個細節。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而細節就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這個世界不缺少夢想,但是缺少讓夢想實現的人。中庸這種哲學,告訴我們不論在什麼的情況下,都保持一顆輕鬆的心態去面對事情,以自然心對待自然。

讀中庸有感(三)

孔子傳道給曾子,曾子寫了篇論文《大學》;曾子傳道給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又寫了篇論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來自於孔子。在《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認為中庸太難了,普通人很少能夠做到。中庸到底是什麼呢?孔子講的中庸與仁一樣,有體有用。中庸的主題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處講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麼是中呢?一個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間有一豎直貫下來,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無論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著了一部歷史,叫《春秋》,為什麼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熱,溫度不適中;冬日長、夏日短,日照不適中,都不合乎標準。只有春秋不冷不熱,白天與黑夜一樣長,有中才可以作為標準。孔子的五德是「溫良恭儉讓」,溫是第一的,太熱太冷都是偏,只有溫才是中。

什麼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們說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長久,普通才是偉大,這是宇宙間的基本法則。我們現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講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處沒有道只有險,高處不勝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準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訴我們「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這兩句話是宋儒程顥、程頤說的,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長久。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裡才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有中才能達到和,和是宇宙萬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貴子,家和才能萬事興,和氣才能生財。總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沒有生氣。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時時保和就能達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復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嗎?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種客觀的思想,也是一種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說,中庸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才是世界的永遠不變的平衡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