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過去的教師》讀後感

對於一名年輕教師而言,能從前輩身上學到東西無疑是莫大的榮幸。暑假期間,我最大的收穫就是靜下心來,學習前人如何教書育人,如何讓自己的學生學有所成。

商有敬的《過去的教師》中向我們介紹了很多為大家所熟知的名人的學習經歷,比如:梁實秋、汪曾祺、蘇步青等等,在他們對自己老師的回憶中無疑充滿著感恩和懷念。那些影響他們一生的老師讓他們記憶猶新,同時也讓我感慨萬千。

在閱讀之前,我也迫切的想知道,這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的人,究竟受過什麼樣的教育,遇到怎樣的名師,讓他們在人海中大放異彩。通過仔細地閱讀,我發現過去教師身上有著那個時代獨有的氣質,對學生的薰陶感染是深遠的。首先這本書的前言就對我有很大的觸動,現在摘錄下來:

年輕的老師們,你們太忙了。我看你們每天忙忙碌碌地備課、講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以應付一份一份的考試測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真是太辛苦了。如果能抽點時間讀些書的話,也是去背那些為考學歷而不得不背的教科書上的條條框框,那又是一重苦惱和負擔。

你現在打開的這一本,不是習題集,不是教學參考書,也不是進修輔導書,這是一本“閒書”,是閒下來沒有事的時候讀一讀的書,它可能會引起你的興趣,甚至會引發你進一步的思考。這本書說的是半個世紀以前,你老師的老師(教“太老師”)或是比他們更早的老師,他們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生的,他們是怎樣安身立命、治學、做人的。觀察他們,如同用一架望遠鏡,看天上的一顆顆星星,明亮而透徹,看了以後,你也會想到:喔,將來我也許會同他們那樣,在學生的眼裡閃閃發光。

過去的教師比你們更辛苦,這是肯定的。他們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不如今天豐裕,他們的工資待遇也不如我們高,還要遇到戰亂、災荒、顛沛流離,而且上有老下有小,養一大家人,他們的日子同全中國老百姓的日子一樣,都在受煎熬。

但是,從這一篇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活得很充實,很自得。為什麼充實?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識,是真理,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應該傳承給下一代的,而不是可以變題目化為分數換取文憑的知識商品。為什麼自得?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從事的是一項救國利民、造福下一代的偉大事業,他們是一個受所有人尊重的教師(或被尊稱為“先生”)。

他們認識了這個世界,認清了這箇中國,明白了中國的過去、現在,嚮往著中國的未來,他們知道自己在中國社會和歷史上的位置,當然也就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應該發揮什麼作用?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於是他們就站在那裡教書,挺直地站著,上對歷史文化負責,下對莘莘學子負責——這就是過去的教師,我們的“太老師”們的形象。

當然,他們也有痛苦和煩惱,有家國之仇,有身世之恨,有人事的糾葛,有內心的衝突,但他們毫不迴避這一切,很坦城地把心跡顯示在學生面前。在他們身上,你會明白一個道理:教師的品格高低,就在於他對學生的態度。為什麼要做教師,就是基於對學生的愛,正如父母對待兒女一般。世界上永不磨滅的紀念碑是口碑,教師的事跡是從他的學生口裡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中國最偉大的教師孔子是個“述而不作”的人,他的學生把他的言行記在《論語》中,《論語》就是他的紀念碑,永不磨滅的紀念碑。我覺得,那些年年到曲阜孔廟去裝模作樣“祭孔”的大人先生們很可笑,他們去膜拜那個泥塑木雕,那個“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的牌位,而不去親近就活在《論語》中的孔子本人,孔子在天有靈,會嘲笑他們的。

我希望今日年輕的老師,在繁忙的教務之暇,在煩悶的人事之餘,把這本書抽出來看上一篇兩篇,就像在歷史的大樹下納涼,有一點領悟,有一點警策,有一點會心,有一點激動,這就夠了。當然,最好能如孔子所說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常存一顆嚮往之心,人也就活得充實自在了。(商友敬)

看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自己應該提升的東西有很多,首先,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對學生有強大的影響力。他們很多人學貫中西,通曉文學、歷史、科學、地理等等。他們交給學生的是巨大的財富,讓學生受益終身。他們生活在民族自強、新舊文化交替之際。他們對於中國現實有著清醒的認識。對於教育,他們執著,以自己的博學來春風化雨,教育後人。()像吳宓、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潛、陳垣等。我想現在我們這些教師是否能像他們一樣博學,我自認身上缺乏這些印記,但我有求學的欲望,也許我們會覺得現在所擁有的知識可以應對目前的工作,但是想要成長,想要進步,我們必須向他們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這樣我們才有用之不竭的資源。

其次,他們擁有無私的愛心。在文章前言中有這樣一句:教師的品格高低,就在於他對學生的態度。為什麼要做教師,就是基於對學生的愛,正如父母對待兒女一般。我很認同這一點,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的就是去了解孩子,去關心孩子,也許我做不到對孩子付出我全身心的愛,但是我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因為我的失誤而使他們的心靈受挫。書中寫到陳垣先生對啟功怎樣教書提出的九點提醒處處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這也是我作為班主任最應該學習的,對待學生不能有偏愛,在課堂上要以鼓勵誇獎為主,不要發脾氣。在工作中,我也時常會有很多疑問,會向我的前輩們請教,畢竟我還沒有完全具備一個教者所擁有的經驗。在實際的教學中,我也發現對孩子變批評為鼓勵是很奏效的。一味地批評只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從而更加頑固,膩煩學習。但是表揚加鼓勵卻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加倍努力。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多付出一點,多愛一點,孩子就收穫的多一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