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書筆記

明朝那些事讀書心得

明朝那些事讀書心得(一)

《明朝那些事》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和對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一些評價。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觸很多。作者用一種很幽默的筆法將明朝厚重的歷史從枯燥乏味的史書中提煉出來,帶領我們透過重重歷史迷霧,拋開後人的主觀臆斷,走進一個真正的大明王朝,去感受和琢磨那些歷史舞台上的人和事。

猛人軼事傳千古,王侯將相一場空。淘盡無數英雄夢,是非曲折誰可鑑。這就是我對《明朝那些事》最深的感觸。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位明朝皇帝,有許多都讓人印象深刻。如:像鳳凰一樣歷經苦難,經過千錘百鍊,最後浴火重生,建立一個光芒萬丈的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十五歲登上皇位,十七歲用過人天賦戰勝權臣楊廷和,十八歲杖責百官確立自己權威的絕頂聰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躬行節儉,知人善任,六師屢出、漠北塵清,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的傳奇皇帝朱棣。

但最令我敬佩的皇帝卻是崇禎帝朱由檢。崇禎的一生不可謂不坎坷,上台以前,憋足了勁要幹掉那個死人妖魏忠賢,死人妖幹掉了,又出來黨爭,後金入侵,看準了袁崇煥,一頓折騰,後金沒折騰回去,袁督師倒折騰沒了,本想臥薪嘗膽忍幾年,搞好國內經濟建設,再去收復大好河山,結果出了天災,又出來若干人等搞內亂造反。調兵幹掉某些人,又出來了某些更狠的人(如李自成),再調兵,把某些更狠的人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準備一鼓作氣……

清軍打進來了。好吧,把全部主力調到遼東打個一年半載的清軍,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後院又起火了,投降的再反,逃跑的又跑回來。很巧,又是大災荒,沒法活,於是大家跟著一起造反。簡單地說,崇禎乾的就是這樣一份工作:沒有工作範圍,什麼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言官)吵架,就是看人吵架(黨爭),穿得破爛,吃的也少,跟老婆睡覺也少,只睡五六個小時,時不時還有噩耗傳來,什麼北邊打過來,西邊打過去,祖墳被人燒了,部將被人殺了,東西被人搶了等等。崇禎的故事就是這樣,他挨棍子的數量,估計比某些狗血劇里的悲催女主角要多得多,抗擊打能力更強。

不幸的是,崇禎以上所有的悲慘經歷與努力都無法換回一個幸福的結局,更不幸的是,他知道這點。知道結局註定失敗,他卻依然全力以赴,夜以繼日,任勞任怨,不到長城心不死,撞了南牆不回頭,直到最後結局,直到兵臨城下,依然沒有放棄。在崇禎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無比堅定的人生信念,即使命運對不起我,我卻依舊不放棄,直至人生最後一刻。崇禎,一個了不起的人。

還有一個人,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被後人稱為「四家」: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這四個稱謂他都當之無愧,他就是王守仁。文學自不用說,除了買官,混官場的哪個沒點文采;所謂軍事天才,就是不用上軍校,拿一本盜版孫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他不但會打仗,還打出了花樣,用兵方法堪稱詭異,生活中那個正直忠厚的老實人一到戰場就會立馬變得無比陰邪,讓對手叫苦連天;在政治上,他更是讓對手頭疼,看見他的時候煩,看不見他更煩,擔心他搞什麼陰謀詭計,斗奸臣,玩手段,在政治場上混得如魚得水;但王先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哲學知行合一: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四百年後,一個年輕人看到了這句話,將之奉為行為準則,並據此改名為陶行知。王守仁,一個不世出的奇才。

透過《明朝那些事》,我明白了剛正不阿的好人固然值得敬佩,但有時候好人卻不一定能做成大事。拍馬屁,搞關係,並不是壞人的專利,為了心中最終的正義而一時隱忍等待機會,甚至做一些會讓自己背負惡名之事的人更讓人萌生敬意與感動。包拯的權力來自明君支持,所以他能夠明察秋毫,懲惡揚善。可惜這樣的明君太少,所以才有一代將才岳飛的悽然慘死,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因此,到了奸臣輩出的明朝中後期,耿直善良的海瑞只能造福一城一縣,而張居正、徐階卻能為天下萬民造福。

在此,我想向作者致敬,真的很難想像一個人是如何將內容龐雜,生澀拗口的史料轉化成生動直白的小說,真的很難想像一個二十九歲的人居然會有如此深刻的人生見解。從這本書中,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學。

今年我二十歲,我會變得更加成熟,未來也會更加美好!

明朝那些事讀書心得(二)

童年的我,對歷史幾乎一無所知,而這本書,像是在我眼前打開了一扇窗,窗外是美麗而全新的風景。

識得它,只是一個偶然。

那是幾年前的一個暑假,我們結束了上海的旅行,返程途中,在火車上,從一位素不相識的哥哥那裡,我借得了一本書,本只是想打發旅途無聊的時光。沒想到,只是幾頁,我的眼睛和心靈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回家後不久便將全套書籍收入囊中。它——《明朝那些事》便這樣偶然的走進了我的世界。以至於後來讓我深深地「迷戀」上了它。

《明朝那些事》全套共有七冊,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史事。全書用獨特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諸多人物進行了細緻刻畫和全景展示。有人說:經典名著體現的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普通小說傳達的則是故事情節的魅力。其實,歷史不是殘台短瓦、古廟荒冢,更不是那些發黃的書本,生澀的文字,歷史是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小說,是一個扣人心弦的傳奇。然而,如今,許多歷史題材的書籍,或是只限於史料,照本宣科、枯燥無味,或是脫離正史,天花亂墜、荒誕不經。《明朝那些事》算是一個突破。它以正史為地基,以一些筆記雜談為支柱,以小說筆法為磚瓦,以個人評論、感受為雕飾,將語言文字的魅力與故事情節的魅力天衣無縫的結合在一起,築成了一座堅實牢固而又華麗精美的大廈。它的語言質樸平實,不故作高深,語調輕鬆愉悅,巧妙運用許多現代流行語彙,通俗易懂;多是幽默風趣的調侃,讓人忍俊不禁。在寫到一些複雜問題時總會旁徵博引,或採用推論手法,解釋真相。如今,我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那句話: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也可以寫得很好看。正是以此為座右銘,他才寫出了這樣一套書——一部真實的小說,一部輕鬆的史書,這樣的書,又怎能不被讀者喜愛呢?

歷史是精彩的,但歷史亦是複雜的。在浩如煙海的史書中,對於一件事,一個人,難免會有不同的記載觀點和評價,唯有跳出個人愛憎,以客觀嚴謹的眼光看待歷史,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實。《明朝那些事》做到了。在書中,作者以澄澈的心靈與公正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歷史,真實的個人:張居正是明代最傑出的政治家,但其居高位也依然是由陰謀、誣陷、與算計而來;戚繼光固然是一位頗具才能的抗倭名將,但官場中的他卻也結黨營私、左右逢源;海瑞的清廉正直、剛正不阿自然值得讚頌、膜拜,但他偏激、死板的性格使他只看到了黑暗,卻始終無力改變;朱棣確實有著陰險欺詐與殘忍的殺戮,但他無與倫比的領導才能與其開創的盛世依然使他值得後人稱頌……歷史本來就是這樣,有美好,亦有醜惡;有崇高的理想,無私的扶持,亦有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明朝那些事》還原給我們的,正是這樣一段歷史,一段風雲變幻、波瀾壯闊的歷史,一段真實的歷史。

如今,這七本書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架上,閒暇之時,疲憊之時,憂鬱之時,我都會再一次翻開它,沉浸在那早已熟悉的故事中,再一次為幽默的語言開懷大笑,再一次為緊張的情節心潮澎湃。它讓我看到了很多:剛強、氣節、善良、堅持、寬恕、勇敢、執著、理想、信念……以及許多美好的精神。它帶給我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心靈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明朝那些事》你是我的良師,帶我走進了歷史知識的殿堂;你更是我的益友,讓我領略了無數人生的道理與智慧。

明朝那些事讀書心得(三)

鄭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馬三寶,雲南人,自幼聰明好學,他從小就對航海有著濃厚的興趣。按說在當時的中國,航海並不是什麼熱門的學科,而且雲南也不是出海之地,為什麼鄭和喜歡航海呢?

這是因為鄭和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而所有的伊斯蘭教徒都有著一個最大的願望——去聖地麥加朝聖。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經去過麥加,在他很小時,他的父親經常對他講述那朝聖途中破浪遠航的驚險經歷和萬里之外、異國他鄉的奇人異事。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他,於是,馬三寶努力鍛鍊身體,學習與航海有關的的知識,有朝一日,必定乘風破浪,朝聖麥加。

十一歲那年,他成為兒童戰俘,對待兒童戰俘的慣例就是被閹割。從此這個十一歲的少年開始跟隨著明軍征戰四方,北方的風雪、大漠的黃沙,處處都留下了他的痕跡,以他的年齡,本應在家玩耍、嬉戲,卻突然變成了戰爭中的一員,在那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戰場上飛奔。刀劍和長槍代替了木馬和玩偶,在軍營里,沒有人會把他當孩子看,也不會有人去照顧和看護他,在戰爭中,誰也不能保證明天還能活下來,所以唯一可以照顧他的就是他自己。

悲慘的遭遇並沒有磨滅他心中的希望和信念,他頑強地活了下來,並最後成為了偉大的鄭和。

在度過五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他遇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這個人就是朱棣。當時的朱棣還是燕王,他一眼就看中了這個沉默寡言卻又目光堅毅的少年,並挑選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從此馬三保就跟隨朱棣左右,成為了他的親信。

馬三保是個註定要成就大事業的人,在之後的靖難之戰中,他跟隨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在鄭村壩之戰中,朱棣正是採用他的計策,連破李景隆七營,大敗南軍。

朱棣從此也重新認識了這個貼身侍衛,朱棣登基後,立刻封馬三保為內官監太監,這已經是內官的最高官職,朱棣又給予他更大的榮耀,賜姓"鄭",之後,他便改名為鄭和,這個名字註定要光耀史冊。

但命運似乎一定要讓他成為傳奇人物,要讓他流芳千古。更大的使命和光榮將會降臨到他的頭上,更大的事業將等待他去開創。

朱棣安排航海知識豐富的鄭和組織一個船隊出海是有著深層次目的的,除了尋找建文帝外,鄭和還肩負著威服四海,胸懷遠人的使命。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鄭和的船隊向南航行,首先到達了占城,半個月後到達爪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此地是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據點,但凡由馬六甲海峽去非洲必經此地,在當時,這裡也是一個人口稠密,物產豐富的地方。鄭和的船隊一路南下,先後經過蘇門答臘、錫蘭山等地,一路上與西洋各國交流聯繫並開展貿易活動,這些國家也紛紛派出使者,跟隨鄭和船隊航行,準備去中國向永樂皇帝朝貢。帶著貿易得來的物品和各國的使者,鄭和到達了此次航行的終點——古里。

古里就是今天印度的科澤科德,位於印度半島的西南端。

由於古里的統治者曾多次派使者到中國朝貢,並向中國稱臣,所以在永樂三年,明成祖給古里統治者發放詔書(委任狀),正式封其為國王,並賜予印誥等物。可是詔書寫好了,卻沒那麼容易送過去,因為這位受封的老兄還在印度呆著呢,所以鄭和此次是帶著詔書來到古里的,他拿著詔書,以大明皇帝的名義正式封當地統治者為古里國王。從此兩國關係更加緊密,此後鄭和下西洋,皆以此地位中轉站和落腳點。

這裡物產豐富,風景優美,他帶領屬下和當地人一起建立了一個碑亭,並刻上碑文,以紀念這段歷史,文曰:

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同風,刻石於茲,永昭萬世。

比葡萄牙人達·迦馬早六十多年來到這裡,並樹立了一座豐碑,一座代表和平和友好的豐碑。

第一次遠航就這樣完成了,這次創造歷史的遠航雖然沒有找到建文帝,卻帶來了一大堆西洋各國的使者,這些使者見證了大明的強盛,十分景仰,紛紛向大明朝貢。

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鄭和繼續著他的遠航,此後,他六次率領船隊下西洋。經過鄭和的努力,西洋各國於明朝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雖然彼此之間生活習慣不同,國力相差很大,但開放的大明並未因此對這些國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的文明和寬容真正從心底征服了這些國家。

鄭和除圓滿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還成功地開闢了新的航線,他發現經過印度古里(今科澤科德)和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可以避開風暴區,直接到達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和東非國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在前六次航程中,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達了非洲東岸,並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他們拜訪了許多國家,包括今天的索馬里、莫三比克、肯亞等國,這也是古代中國人到達過的最遠的地方。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六年(1430)十二月,鄭和又一次出航了,鄭和的船隊越過馬六甲海峽,將訊息傳遞給各個國家,然後穿越曼德海峽,沿紅海北上,駛往鄭和幾十年來日思夜想的地方——麥加。

穆斯林一生最大的榮耀就是到此地朝聖。鄭和終於來到這個地方,雖然他是一個優秀的航海家,雖然他是一個開創歷史的人,但在此刻,他只是一個普通而虔誠的穆斯林。

他終於來到了這片夢想中的地方,他終於觸摸到了那神聖的聖石,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是一次長達五十餘年的朝聖之旅,五十年前,夢想開始,五十年後,夢想實現。這正是鄭和那傳奇一生的軌跡。

長期的航海生活幾乎燃盡了鄭和所有的精力,在歸航途中,他終於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當船隻到達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終點古里時,鄭和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由於他幼年的不幸遭遇,他沒有能夠成家,留下子女,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為後人懷念的人。

他歷經坎坷,九死一生,終於實現了這一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壯舉,他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和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國的和平交流,並向他們展示了一個強大、開明的國家的真實面貌。

雖然他的個人生活是不幸的,也沒有能夠享受到夫妻之情和天倫之樂。()但他卻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留下了一段傳奇,一段中國人的海上傳奇。

而創造這段傳奇的鄭和,是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驕傲。

古里成為了鄭和最後到達的地方,似乎是一種天意,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抵達這裡,意氣風發之餘,立下了「刻石於茲,永昭萬世」豪言壯語。二十年後,他心滿意足的在這裡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古里的人們再也沒有能夠看到大明的船隊,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