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影評範文精選

這個學期看了下《趙氏孤兒》,我想寫一下影評。

電影的前一部分特別引人入勝。影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當屬,屠岸賈,程嬰,晉王,莊姬,韓厥。屠岸賈對趙氏家族的怨恨,起初是嫉妒趙家的軍功卓越,位高名重,其實,這裡,王學圻的演技可以算是精湛的,將他內心活動的變化展露出來。中國奸臣會如此之多,很多時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看到別人比你好,就使出渾身伎倆來讓別人身敗名裂,身首異處。假傳聖旨,屠殺趙家三百餘口的事情。在沒有做之前,內心是有掙扎的,可是心裡的惡魔還是在別人的挑唆下冒出頭,血腥無比。而對年幼的程勃是,孩子的天真觸動內心的柔軟,露出父親般的慈愛。屠岸賈雖非善類,但也並非真正十惡不赦的壞蛋,將其推向倒行逆施邊緣的還是趙盾父子的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和不可一世,他們的被滅門倒是應了做人不能太囂張的道理。這樣的趙氏為什麼不殺?對皇上來說,功高蓋主且每天裝模作樣的告訴他要做一個聖明的主上;對屠岸賈來說,權重且猖狂,趙盾和他同輩,同朝為臣,趙朔可以搶他兵權,難道還可以當面對他嘲諷:「屠大人的兒子如果還活著,應該也要生孩子了吧?」——能說出這話,就已經代表不打算和平相處,既然趙家已當他為敵,那他為什麼不能先下手為強?電影前半部分中屠岸賈誅殺趙氏親族的冷血、揮刀劈向韓厥臉部的兇狠以及摔死程嬰兒子時的陰毒到電影後半部分完全消失了,在繼子面前,他成了一位慈父,一個讓人尊敬的長者,一個快樂地享受著天倫時光的老人。

程嬰,作為一個普通的醫生,本來可以平平安安的過日子,守著老婆孩子,但因為遇到了莊姬,面對莊姬的請求,想過退縮,但是道義占了上風。為了救趙氏孤兒,搭上了老婆和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個已經心死的人,能做和能想的,只有復仇了,他含辛茹苦,十五年,養大趙氏孤兒,就是為了讓屠岸賈知道,他是誰,孩子是誰,他要為一家人報仇,為趙家報仇。我覺得後面的情節,不夠生動,如果那個孩子成為一代名將,最後帶兵殺了仇人,也許會精彩點。但對心裡的刻畫可能沒辦法像影片那樣細膩了。程嬰在臨死前,走在路上,看到妻兒來接他,我想他那個時候是幸福的,這也揭露出中國人最終還是以家和家人為重。這也是人內心最深的渴望——家庭的平安,團聚。程嬰只是一個小人物,無意捲入爭鬥,只是陰差陽錯被迫成為了「忠義之士」。整部影片可以歸納為「民幹了士該幹的事」。並且,這個民不是像士一樣出於某種信念去主動犧牲,而是當命運把他捲入到這個漩渦中來時,在甦醒的人性面前,幾乎被動地完成了他的義舉。當莊姬「託孤」之時,程嬰並非不怕,是對趙孤的同情使他選擇了冒險;當屠岸賈全城「搜孤」時,程嬰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樣首先想到的是救自己的孩子,是程妻無意間的舉動導致了最後的犧牲;之後在公孫府上,當藏在隔牆中的妻兒被發現時,程嬰才真正地面對一種道德決斷:是犧牲自己家的孩子還是讓一百多嬰兒遭受屠戮?這時,他意識到這就是他的命,接著他做出了選擇。程嬰不是任何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他不是為了忠與義去選擇犧牲,他是最真實意義上的普通人,但這普通人卻幹了英雄才能幹的事。

莊姬,一個高貴,脫俗,可以說看慣風浪的女人,她是高貴的公主,有一個英武神勇的丈夫,即將生下一個可愛的孩子,電影中,莊姬和趙朔乘坐馬車的鏡頭,讓我久久難忘,那麼傾國傾城,那麼讓人嫉妒,羨慕。范冰凍的演繹真的很棒,一個臨危不亂的女性,果斷的要求程嬰幫忙生下孩子,想就是因為作為母親,當愛情沒有了,最想要的是自己的孩子的快樂,安定生活。所以,才會在臨死前,告訴程嬰,讓孩子做個平凡人,普通人,不要告訴他身上的家仇。整個故事裡只有莊姬一個人活明白了,莊姬死前對程嬰說「不要告訴他父母是誰,也不要告訴他仇人是誰,讓他去過普通人的生活。」說這句話是整個電影裡最感人至深,最真切也是最實在的一句話。這份諒解是出於母親對兒子的大愛。她不想讓孩子在仇恨中長大,不想孩子因為仇恨而冒險,也許,她根本從一開始就很明白,這就是政治,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別人殺你,你要報仇,你報了仇,仇人的親人也會報仇……莊姬求的,不過是孩子活著平安快樂。而程嬰毀的也許正是這個。但由於這個孤兒讓程嬰遭受如此大的慘劇,他在撫養這個孩子的過程里,其實已經將這個孩子變成了一個復仇的工具。他要讓這個孩子認屠岸賈為乾爹,讓老年無子的屠岸賈視趙氏孤兒為親生兒子,然後,再用他親手殺掉屠岸賈。這是一個殘忍的計畫,最不可思議的復仇,不是殺人,是殺心。

韓厥,一個將軍,就像凱歌導演說的那樣,他們都是小人物,韓厥也一定是由一個普通的士兵成長為一個將軍的,他一定有赫赫的戰功,卓越的才華,才會有今天的地位,他是屠岸賈的部下,當然,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作為一個部下,他是會聽從屠岸賈的調遣的。毀容前的韓將軍,英俊,儒雅,眉宇間淡淡的英氣,但他卻因為放走了趙氏孤兒,而慘遭毒手,容貌被毀,功名喪盡,這樣的變故,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怎樣的打擊,但他知道,程嬰為了救趙孤犧牲了自己的孩子時,他肅然起敬,匍匐在地,對程嬰深深一拜,可見,韓厥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良心的人,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力,去傷害別人。黃曉明後面的演繹越加自然,不著痕跡,我這麼看著這樣的曉明更帥了,更可親了。他和程嬰一起,苦等了十五年,相互安慰,終於等到了報仇的時刻,但由於趙孤的不理解,韓厥就只有自己出手了,他暗箭傷了屠岸賈,最後跟程嬰的一抱,徹底的解脫了。以後的韓厥會去向哪裡,浪跡天涯,一劍,一酒,走江湖嘛。

最後,我覺得不滿意的是程勃,這個孩子顯得不夠成熟,果敢,程勃對義父的感情,成為了他內心掙扎與矛盾的原因。,《趙氏孤兒》始終無法交代出他的真實動機,更無法表現出人的崩潰。由於程嬰受制,他也不停搖擺,他如何接受事實並向義父刺出劍,他整體上,就是矛盾的綜合體。最後,當他養父走了後,也許他會成長起來。

趙氏孤兒的故事已在中國流傳了兩千餘年。一個情節並不複雜的故事鋪展於歷史的長河中如此之久,能夠與各個時代的人產生精神共鳴而不衰竭,它便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成為文化。

影片最初重要人物的出場及那場血雨腥風的宮廷爭鬥拍得極為精彩,宮廷政變一幕的壯麗與慘烈,可以與大多數史詩電影傑作並列而無愧色。趙家的滅門慘案把整個氣氛推上了高潮。

這個電影,讓我們重新審視了下古老的故事,我們收穫頗豐。好的電影給人以啟發,以後還要看好的影片。

影評範文精選(二)

電影很多時候是一種相當有張力和彈性的產物,某一部電影表達的主題稍微有些劍走偏鋒就會使得所對應的客群群體變小。比如放《罪惡之城》和《低俗小說》就絕對有不買帳的。但是有一類電影絕對叫大家捧場——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親情類電影。

一個考大學失利的青年心不甘的回到了原來的小山村,情不願的接替了父親的工作。開始隨著父親開始第一次帶有輪迴性質的郵遞之路。

我原來說,這個相當於中國的「公路片」或者確切的說是「山路片」。故事在父子的跋山涉水中不斷展開。父親和兒子之間的隔膜不斷消溶。你靜靜的坐在電影院,面前展開的是滋潤到掐一下就會出水的畫面和父親與兒子之間的默默的愛。動容,那是應該的。

據說霍建起是做美工出身,所以你不難理解為什麼這部電影把所有的山色水影包容的淋漓盡致。在侗族姑娘出現的那個黃昏,畫面精緻綻放到了絕美。倘若說李安的《臥虎藏龍》裡的青山翠竹算得上有讀書人的雅致和清傲,張藝謀的《英雄》裡的水榭上的打鬥的背景暗含著出世的灑脫和矛盾糾結,那麼,我願意說霍建起的這部電影背景有小家碧玉的風情和生活的質感。

這本是一部平靜的電影,沒有英雄要挽救人質,沒有公路上的汽車追逐或者你吃納米,我被克隆的科幻把戲。平白到你一定要耐下性子去傾聽的電影。所以畫面語言也這樣為電影內容服務著。

關於矛盾與平衡……

父親和兒子之間是有矛盾的,但是這種矛盾在最後得到了化解。父子之間的感情經過了四個層次的。出門的時候,父親看到兒子和妻子親密的道別,可愛的吃醋,而開始上路的時候,兒子和父親連走路都離了很遠,一路上兒子漫不經心的一路走一路跟著收音機唱歌不停,父親則不斷提醒兒子注意腳下的山路。

他們進了一個村子,給五婆送定期要送但是卻根本不存在的信。這裡是第一個層次的升華。在進了侗族的村落以後,他們遇到了侗族姑娘並參加了一場侗族婚禮。父親在這裡含蓄的和兒子談論起愛情。這裡為止可以視做第二個層次。

最後在河邊兒子執意要背父親過河,父親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兒子已經很強壯高大了,父親趴在兒子的身上開始哽咽起來。這裡是第三個層次。

最後則是走過風雨橋頭的時候,信件飛起飛落,父親,兒子和狗一起收集信件,這裡是最後一個層次。在父親和兒子的矛盾中牽涉到了第三個人,兒子的美麗的母親。兒子埋怨父親總是叫母親在家等待。父親緩緩的流露出對母親的愛。影片的不斷出現的兒子的獨白和父親的記憶的回閃避免了講述母親的繁冗,使得語素變得集中而簡單。

還有一對矛盾是兒子同深山生活方式的矛盾。兒子在山外的世界尋求一種自我認同,但是沒有找到。山裡的環境同他追尋的認同感的差距使得矛盾產生。最後經過父親一路上帶有儀式性質的送信之旅。終於使得這個矛盾達到一個平衡。

還要說到的是父親與山外世界的矛盾。這個構想算是電影的神來之筆。父親是深山的產物,淳樸而沒有一點心機。他和山外的世界是單向絕緣並對立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在片尾,兒子數落父親接受山外世界的想法,叮囑父親注意和村里人的相處。父親抱怨:山里還這麼複雜。兒子出人意料的給出:」生活是複雜的」這樣的答案。父親才發現,其實兒子已經長大。於是父親不作聲。默默接受。

在這裡三對矛盾互相交織。三對矛盾最後都達到平衡。

關於旅途所代表的意義:

這本是條沒有風景可看而且孤獨寂寞的旅程。影片也只摘取了父親和兒子的三天路程的影像。但是這段旅程卻絕對有著別樣的意義。

這段旅程是父親為了叫兒子熟悉以後的郵遞工作而進行的一次帶有儀式性的跋涉。在這次跋涉以後兒子要作為真正的接班人。而父親也要退休。父親在山路上跋涉幾十年,退休怎麼說都帶有悲壯色彩,可是父親卻不悲哀,只是在最後流露出少許的留戀。影片沒有在這裡拿「悲傷」說事。在這段跋涉以後父親將退休,兒子將繼承工作。這樣的維繫和傳承在這個帶有儀式性質的跋涉過程中顯得意味深長。

這段旅程是兒子對父親生活的臨摹和父親對自己生活的重演與總結。原來兒子從來沒有陪同父親走過這麼一段路程。這次路程中他體會到了父親的辛勞和父親默默流露的對他和母親的愛。而他以後也要向父親這樣生活。這是一次對父親生活的臨摹。父親的最後一趟山路過程中,他不斷回憶起過去,所有的點滴好像歷歷在目,然而,以後這樣的生活將不復存在。所以這是一次重演與總結。

這段旅程還是一種輪迴與延續。路程是輪迴的,從家門口出去還要從家門口回來。父親在路上跋涉了幾十年,兒子要接著跋涉。兒子曾經到過山外的世界,現在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就好像父親在影片中說的:山裡的人為什麼喜歡住在山裡,那就像是腳放在鞋裡舒服一樣。兒子是父親的生命的輪迴與延續,也是父親工作的輪迴與延續。電影的命題在這裡關於人的生存狀態的命題再一次被強調。

在這部電影中,雖然名字是叫那山那人那狗,但是狗只是被作為擬人化的龍套出現。少了很多值得渲染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這部電影的時間實在有些久了,於是幾乎都是純粹客觀的來看待它,所以語言中少了許多美感。

影評範文精選(三)

一個人若是活的太過純粹,就註定被紛擾的世俗所埋葬。就如霸王別姬裡面的程蝶衣,終其一生,只唱一段京劇,只愛一個段小樓。而出於對生的本能的渴望,他的師哥段小樓出賣了同門之誼,同時也出賣了自己的愛情,那個死心塌地想和他過一輩子安穩日子的頭牌名妓----菊仙。

菊仙是個妓女,更是一個小女人,她狹隘地愛著那個在花滿樓里穩穩接住自己的「楚霸王」,毅然將自己的一生託付於他,不圖富貴榮華,只求一個真心待自己的男人,以及對能夠過上普通的正常人的生活的渴望。從對著媽媽「怒沉百寶箱」從良的決絕,到為救丈夫發誓永不相見的豪氣,至最終看清小樓的本相,生無可戀,鳳冠霞帔,一匹白綾斷幽魂,來表達對扭曲的人世的抗爭。在她的生命中,愛情是她的全部,失去愛情,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只有愛情的溫度,才能讓她有勇氣抵抗住這個世界徹骨的寒冷。段小樓,是她這個世上唯一的精神支柱,他的背叛,讓她失去了最後一絲殘存的安全感,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無法要求她像現代女性一樣,頭頂半邊天,所以她的死亡,是順理成章的。她雖然是一個妓女,飽受人世滄桑後,仍然有勇氣追求自己的小小幸福。儘管一開始她的身份就註定了最終的失敗,但她的至情至性,敢愛敢恨,比起世上那麼多寡廉鮮恥,滿口道德文章的精神賣淫者,不知道要強多少倍。菊仙的死,也許,也許僅僅是因為世人絕不能容忍一個妓女也有權利擁有平凡的幸福罷。

小樓是該部電影裡心態最接近正常人的。他身上有著人性共有的劣根性,譬如貪戀美色,貪生怕死。這樣的人,註定是活的最幸福,最懂得享受人生,最能夠適應社會的。當他出於對生的渴望,出賣深愛自己其實也是自己深愛的妻子時,我覺得我似乎不忍大義凜然的去批判他。()畢竟,他只是一個凡人,而凡人的愛情,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而且是絕對不能傻到自個兒把自己的愛情拿出去考驗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世上沒有多少愛情能夠真正經得起考驗,那些恩愛著的平凡的夫妻,他們的感情並不見得有多深,只不過是沒「資本」遇到真正磨難的考驗而已。所以凡事不能太較真,過於較真,只能是自個兒把自個兒鉸進去。自欺欺人也好,難得糊塗也罷。在這個社會生存,有時也是需要的。也許,這也是我們心理的一種自我防禦吧。每每想到電影裡小樓背叛愛情,兄弟之情這一幕,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愛情,在現實的利益面前,到底幾斤幾兩???畢竟,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而利益,才是驅動這個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極其的殘酷,卻異常的真實。人們往往喜愛精心修飾過的東西,甘心受其驅馳。殊不知,過於美麗的東西往往是最毒最傷人的。而那些最自然本真的東西,卻鮮有世人認同。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中,程蝶衣這個角色,無疑為最厚重的。沒有程蝶衣,就無法更好詮釋張國榮,無法成就霸王別姬在中國電影史上的位置。如果一個人具備程蝶衣的氣質,那麼這樣的人註定是個悲劇。因為他太過純粹,不懂變通。這種人的世界裡,沒有灰色的過渡地帶,沒有遷就和妥協,永遠只有黑和白。他將永遠不能適應極度複雜的,風雲變幻的社會,就像蝶衣,只能隨著沒落的大清王朝,走向盡頭。這樣的人,做為一個藝術形象,是唯美的,深入人心的,但在現實面前,卻是極度的脆弱,因為他每分每秒都要遭受著自己施加於自己的精神折磨和命運無止盡的凌遲。除了走向自我毀滅,別無它途。讓「虞姬」在深愛的「霸王」面前自刎死去,這也是她最好的歸宿和對其人格的一種最大的尊重。也只有霸王別姬的戲台,才配得上程蝶衣的死亡。有人說,悲劇,就是把美好揉碎了給人看。生活需要悲劇,沒有悲劇,人們便無法感受幸福的存在。但誰又願意讓自己成為那個悲劇人物呢?還是當眾多看客中的一員來得自在踏實些罷。

人生如戲,戲如人。但戲可以重演,人生不能哪怕一次的重來。戲幾多生動,人生就有幾多沉重。程蝶衣,段小樓,菊仙,三個動盪時代的小人物,千千萬萬歷史殉道士中的三個,在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中,一起為我們傾心勾勒出了滾滾紅塵中無人逃避的了的愛,恨,情,仇,人性的複雜,人生的幾多無奈以及人類想要改變自身苦難命運的艱難。讓人看罷,不勝唏噓。但願今後,不再有菊仙,更不再有程蝶衣。畢竟,人生沒有想像中那麼長,百轉千回,萬事終成空,臨了臨了,塵仍歸於塵,土仍歸於土。有些東西,不喜歡就算了吧不行就算了,何必那麼執著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