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四百擊影評

四百擊影評(一)

本世紀五十年代,在戰勝法西斯之後,全球人民都陷入反思之中,由此卻產生了偏左的思潮。在東方,以中國為代表的運動是由政府發起的,為了讓人民可以坐在同一張桌前吃上同一樣的飯,大概允許的飯量也是相同的。而西方,以西歐為代表掀起了所謂的狂飆運動,因為社會制度的不同,這場運動是由一群年輕人所引發的,其目的是要走出家門,尋找自己的飯碗。

世界電影向來有兩大派系的對峙,即美國的順從電影與歐洲的反抗電影。在上述的那個年代,這個局面是極為突出的。由於西歐青年學生的反叛精神,使那個時期產生了不少優秀影片。這些影片打破常規,反映的主題也極具個性,我們認為是新浪潮藝術中的代表。其中,具有開山意義的影片就是法國1959年出品的《四百下》。

《四百下》又名《胡作非為》,他的編導是科索瓦。特呂弗。接觸過電影史的人都會知道,特呂弗是個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度過了很糟糕的少年時代,年輕的特呂弗追隨著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並於1959年拍攝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這部帶有明顯自傳性質的影片也是他獻給自己導師巴贊的禮物。

《四百下》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並沒有一件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將要做什麼為線索來調動觀眾的興趣。該片講述了一個少年人在學校、家庭、流浪、監獄時的生存狀態,表現了少年人的反抗心理。主人公最快樂的日子莫過於三次的流浪生活,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時刻則是從監獄逃出的瞬間,看見一片藍天和望不到盡頭的海洋,雖然有些迷茫,但重新擁有自由的感覺畢竟很美,回首想想那壓抑的學堂,無能的老師和破敗的家庭,仿佛是一場噩夢,當然也可能是地獄,一個摧殘人性,滅絕創造力的狹隘的世界。相反,主人公的空間則是廣闊的,影片結尾處的碧海藍天自然不必再說,即便在他那由於各種原因而被迫(被迫只是籍口)流浪的生活中,歡樂,獵奇,自信等充滿創造力的情緒始終在體顯著,走過街道與跑過樓群都是令人欣慰的,這時的心胸也自然開闊。

《四百下》最突出的特點是鏡頭的運用。該片運用了相當多的長鏡頭,當然,這與主人公的天才表演是分不開的。影片開始,鏡頭就把巴黎的街道就掃拍了一遍,這裡的作用是暗示主人公流浪或說離家出走的地點,指出本片的主要情節在於主人公的流浪生活。在影片結束時,有一個著名的跟拍的長鏡頭,主人公足足跑了幾分鐘之多。我們在觀影時會體會到,人物運動的鏡頭採用切換的手法比較多,但是若碰到這麼一個長鏡頭的跟拍,觀眾會從心底提出質疑,我們雖然知道主人公在逃跑,但為什麼要拍這麼長的時間?此時,觀眾才會意識到跑步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敘述情節的發展,也是表達了主人公奔向自由的那份狂喜。特呂弗打破了觀眾的習慣,強迫地調動了觀眾的思考能力,所以這個鏡頭是可以載入史冊的經典鏡頭。另外一個長鏡頭比較有意思,觀眾們往往會發出會心的一笑,這個鏡頭是老師帶學生們跑在巴黎的街頭,孩子們悄悄地三兩成伴地溜走了。這個鏡頭與主人公的情節走向沒有太大的關係,可以被稱為單一鏡頭,但它聲明了一種生活狀態,具有對環境客觀再現的作用。該片的鏡頭運用似乎達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表現父子關係時,永遠用一個畫面將人物全包括進去,而表現母子關係時則永遠採用對切的鏡頭,母與子從未出現在一個畫面中。這樣,人物間情感的遠近關係就展現無遺了。一部影片中許多鏡頭都有關於劇情的深層寓意,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只求敘事,這才是電影藝術的真諦。

總之,《四百下》這部影片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拍攝手法上都堪稱經典之作,即便已經過去了四十年,這部影片依然是屬於非常前衛的先鋒派作品,足以伴隨著特呂弗的名字一起被載入史冊。

四百擊影評(二)

如同小津安二郎用自己的影像盒子將那個記憶中靜謐的東京從喧囂中分離出來,完美的保存在黑白的畫面里一樣,對《四百擊》最深的印象,倒不是小安托萬的種種表現和爭鬥了,而是一個十三歲男童眼中的巴黎風物,那些安詳的街道,承載記憶的遊樂場,家庭的溫暖歡樂和學校的枯燥乏味等,這些都是我們的記憶,如同我們的過往一樣讓人懷念。

1954年,新出版的一期《電影手冊》上,法國小匠弗朗索瓦·特呂弗發表了一篇叫做《論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直接對傳統的優質電影拉開了猛烈的批判,也掀起了對後世電影影響最為深遠的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序幕。

13歲的男孩安托萬正處在成長的叛逆期,但是支離破碎的家庭鮮有溫暖,枯燥教條的學校缺乏關愛,冰冷的社會沒有溫情。他看見了母親的情人,他逃課去遊樂場玩,他夜不歸宿的流浪,他偷東西,直到最後被抓,送進了少管所。更加絕情的少管所里,安托萬難以忍受下去了,最後,他趁機溜了出去,一直奔跑,跑向大海,想要永遠甩掉身後那個冰冷的世界……

這部承載著濃濃情感的影像,完全迥異於過去依靠精緻的布景和做工所創造出來的「毫無瑕疵」的優質電影,它有著導演特呂弗個人的往事記憶,帶有濃烈的半傳記色彩。其中的許多場景,直接來自於特呂弗的記憶,比如偷打字機又去償還被抓的段落,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整個影像中那種揮之不去的個體回憶的味道。也正是通過這部電影,特呂弗向世人進一步喊出了「作者論」的口號:導演才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不是製片,不是演員也不是編劇。

過往對這部電影的評論,往往集中在對其蘊含的批評社會現實和教育僵化的思想的讚譽上。尤其小安托萬眼中的學校,的確真實的反映了那個時代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教育狀況:教條化、死板化、僵硬、古板而缺乏應有的學術激情和教育的樂趣——一如今天的中國。我們知道,這在許多當時的法國電影中都有所體現,例如《紅氣球》等。最終,對教育的不滿,也成了後來法國五月風暴的一個導火索。今天歐洲教育如此人性化,的確是脫胎於過往的屍體中的。同時代的伯格曼在他的《狂亂》以及英國的傑出作品《白朗寧版本》中都有過同樣精彩的表現。

而這部電影更加打動人心的地方,我想還是往往被忽略了的小男孩安托萬的眼中的世界——並不僅僅只有冰冷和醜陋,也同樣蘊含了許多的溫馨和美好。

我們隨著安托萬回到被抓走的囚車上,鐵欄外面,是巴黎的美麗夜景。霓虹燈、行人、街道、遊樂場……全部都盛滿了安托萬曾經快樂的童年時光。車慢慢開過巴黎的迷人夜色,安托萬淚流滿面,這就是安托萬所深愛和懷念的巴黎。

他在懷念什麼?

影片的前半段,就是安托萬充滿趣味的童年,雖然苦澀壓抑,但是並不空洞無聊,反而在後來回望,是充滿溫馨和快樂的。安托萬的家庭雖然不和睦,但是正是因為這樣,反而短暫的溫馨顯得更加甜美:父母帶著安托萬去電影院看電影——於安托萬而言,顯然比其他孩子更加珍貴。而對巴爾扎克的迷戀,將他的書供奉在壁櫥里,結果引起小火災遭到父母的責罵,也是很有意思的。還有和小夥伴偷了錢,跑出去打遊戲,四處溜達。安托萬的童年趣事,就在這種平淡而流暢的影像里慢慢呈現出來,這也是安托萬在囚車裡哭泣著觀望的巴黎的舊景所觸發的回憶。

對於學校生活的表現,雖然枯燥死板,是大部分人認定的特呂弗對教育的批判。但是,我依然覺得,這其中感懷多於反叛。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叛逆過,但是這難道不是每一個人成年後心中的一份美嗎?如同冰冷的家庭,安托萬的學校雖然也是僵化的,但是其中同樣也充滿了星星點點的閃爍的樂趣。比如傳閱畫片被老師狠狠批評,撒謊母親去世而被揭穿……教條的壓抑下,童真依然讓人忍俊不禁。有一個對比,就是體育課老師帶著學生們在街上跑步,結果學生越跑越少,都溜了;而後來少管所里,那些森嚴的紀律和佇列是如此的冰冷——這才是安托萬真正要反抗的東西。

最後的奔跑的長鏡頭,早已被無數人說爛了。特呂弗拿著攝像機,坐在小車上,伴隨著奔跑的安托萬一起前進,一直通往那個無垠的大海,奔向安托萬心目中的自由。這個無垠的大海,就是盡頭,空間在這裡無限延伸,但是卻沒有前進的道路了。小安托萬終究是逃不出體制的束縛,他的反抗是渺小而羸弱的。事實也正是如此,安托萬在現實的投射就是特呂弗本人,他在短暫的新浪潮輝煌之後,就投入到了曾經所反抗的精緻商業電影的創作中而被戈達爾所鄙棄。

而安托萬系列也一直拍了下去,都用這個演員扮演。如同《四百擊》的結局所暗示的,後面的幾集不過是這樣一個長長的無聊單調的尾巴。安托萬長大了,生活變得平淡乏味了,電影業變得單調而死板了。導演沒有逃出去,戲中的角色也沒有。所以,海邊小安托萬的那一個回望能夠如此深情震撼,因為裡面就暗含了今後無限的哀涼。

四百擊影評(三)

弗朗索瓦.特呂弗,是被供奉在電影聖殿上而為世人頂禮膜拜的名字,他的《四百擊》被譽為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之作,成為電影史上劃時代的標誌作品。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去理會大師的那些光環的成色,只要從電影本身去感受,就能體會出別樣的感覺來。《四百擊》其實講得很瑣屑的事,但是其真實而不加修飾的鏡頭語言,讓人能感受到那種來自心靈的震撼。

本片是弗朗索瓦.特呂弗半自傳體的作品,他把他少年時代的灰色經歷平實而真誠地表現出來,在瑣碎、無序的情節之間陳述著一個少年的掙扎與無助。儘管我們很多人的少年時代未必有這樣極端的經歷,但是影片流淌出的被摒棄在成人世界之外的少年孤獨感卻幾乎是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的。從一般意義上講,懵懂無知的少年時代是在精神上和心靈上應該是最自由的,因為此時作為自然人,生命成熟到已經能夠在光怪陸離的世界裡自由遊走了,然而在很多情況下這個時段又是極為不自由的,因為作為尚不獨立的社會人,處處都會受到來自成人世界的誤解和壓制。幾乎每個人在生命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些灰色的痛苦經歷,一旦有適宜的土壤和溫度,這種痛苦就會被放大,造成對個體和群體的雙重傷害。而「新浪潮」電影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以直觀的方式來表現個體心理和情緒,並以此反映社會現實,因此這是弗朗索瓦.特呂弗之痛,也是社會之痛。

「四百擊」是法語中的固定短語,意思就是把不聽話的孩子打四百下,所以本片的片名實際上可以反解為「奮力抗爭」的意思,整個影片講述的也正是少年安托萬對自來家庭和社會不公的奮力抗爭。母親未婚而孕,不得已嫁給了繼父,母親對於這個曾經使自己難堪的生命從開始就有一種嫌棄的心理,而繼父表面看起來和藹可親實際上對安托萬並沒多大耐心,這樣的家庭就是安托萬悲劇命運的根源。()因此在學校犯了錯誤的安托萬受到斥責、毆打甚至被送到警察局和少管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在這個過程中,安托萬試圖迎合和妥協,但是招來的卻是更大的誤會,父母、老師、社會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面,他極力想擺脫這種狀況,故作成熟的抽菸和偷打字機都是這種心理驅使下的行為。他不斷地妥協又不斷地抗爭,最後的高潮來自於他從少管所逃走,奔向代表自由的大海。

《四百擊》沒有一般電影的流暢的線性敘事手法,各個情節之間幾乎也沒有互相關聯的邏輯在內,在很多情況下會讓觀眾無所適從,不知道影片故事將要往什麼地方發展,這也是很多「新浪潮」電影給人留下的一般印象。然而,類似的風格恰恰是「新浪潮」電影的基本共同特徵:真實、主觀和抒情。《四百擊》就是真實記錄安托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整個鏡頭都是跟著安托萬的日常生活而行進的,但在這其中又不時地加入很多表現技巧,比如那個轉動的滾筒仿佛讓安托萬暫時脫離了這個現實的世界,再比如一群學生跟著體育老師奔跑的途中不斷地四散逃走,消失在大街小巷之中,形象地呈現出少年們對成人世界的不認同和抗拒。

影片最後安托萬在沙灘上奔跑以及那個瞬間回頭的鏡頭已經成為電影史的經典,讓人無法忘記。大海是代表自由的,它廣闊無垠,但是它又是深不可測無法真正親近的,安托萬那張在欣喜中突然迷惘的臉深深地映襯了這種情境,他的未來依然是個未知數。最後這個鏡頭完全可以看做是特呂弗對世界的疑問,這種疑問曾經或者依然存在每個人的心裡。安托萬的這一個表情,經常讓我想到《畢業生》的結尾,逃婚的班傑明和伊萊恩也同樣是一臉的茫然。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年齡,卻經常有同樣的情感,新浪潮運動過去半個世紀了,特呂弗們的幽怨依然是幽怨,人間什麼都沒有改變。老去的是年華,不變的是情懷,細細想來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不斷地追尋似是而非的自由,所謂自由,有時可能不在空間,而在心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