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大鬧天宮影評

大鬧天宮影評(一)

一直很奇怪,四大名著其實完全是改編電影的寶庫,這些年卻鮮有拍攝。戰爭題材有《三國》,兄弟黑幫有《水滸》,倫理大戲有《紅樓》,魔幻史詩有《西遊》,再加上這四部書的家喻戶曉,改編電影再合適不過。不過好像導演們不那麼想,邵氏時候倒是拍了不少的四大名著故事,但進入新千年,華語電影飛速發展起來,一年電影越來越多,四大名著也被屢次翻拍為電視劇,但電影卻乏善可陳,2007年才有了《赤壁》去改三國的故事,《水滸》有劉偉強和杜琪峯籌備多年依然未能成形,《紅樓》則一直渺無音信,倒是被何韻詩演繹成了舞台劇,而《西遊》直到去年,才被周星馳再度端了出來,演繹成和《大話西遊》截然不同的驚悚類型。

相對於《大話西遊》和《西遊:降魔篇》以周星馳理念為主進行翻天覆地的改編,以及像劉鎮偉的《情癲大聖》這樣僅僅是借用《西遊記》的一些設定和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幾乎沒什麼聯繫,甚至把外星人都搞進來的大改動,2014年這部《大鬧天宮》倒算是合乎原著理念。它選取的是《西遊記》裡孫悟空從石猴到占花果山為王,乃至學成七十二變,上天庭當弼馬溫,最後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的這段情節。

以原著所展現的細節來看,「大鬧天宮」這四個字就已經顯而易見——一個「鬧」,會打成什麼樣就已經躍然紙上。而有著過去那部經典的《大鬧天宮》動畫珠玉在前,加上《西遊記》的全民級影響力,《大鬧天宮》講的到底是什麼故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大家實在太熟悉,熟悉到了沒必要去完整重複一次的地步。

重新按照原著拍一次?這樣做不功不過,固然不會出錯,不過30多歲的導演鄭保瑞向來不按牌理出牌,讓他來重新拍這段故事,單調的重複一定會覺得悶。既然如此,就少不了改動。不過對於向來按天馬行空去改經典的國人而言,一聽到改編都會覺得有些怕了,前幾年的《關雲長》就是個例子。讓義薄雲天的關二哥去愛上大哥的女人,做和大嫂的春夢,這種荒唐而又愚蠢的改編行為,屢次挑戰著國人的底線,所以我也很害怕《大鬧天宮》也朝著這種路線,讓如來佛祖和觀世音有一腿。那樣的話,這戲就完蛋了。

看完《大鬧天宮》之後,我鬆了一口氣:還好,故事沒荒唐到這個地步,甚至,改編得有些小心翼翼,過於保守,特別的不鄭保瑞。

在整體構架上,《大鬧天宮》完全沒有走出原著的框架,石猴真的是石猴,雖然和女媧扯上了關係,但絕對不是外星人;練功也老老實實在道長那練,東海龍宮裡金箍棒也老老實實的豎在那,弼馬溫也當了,鬧完天宮也是被如來給收了,這個框架的變動幾乎沒有。

不過,改動的劇情也有。其實原著里世界觀的設定並不嚴謹,指望我們的老祖宗們跟《指環王》似的搞那麼複雜和系統的魔幻中土世界觀是不太可能的,吳承恩想起哪出是哪一出,所以留下的空白和漏洞也很多。這次《大鬧天宮》裡把神、人、魔三界重新梳理了一次,讓牛魔王成為魔界首領,屢次反攻天庭而不得,孫悟空成為他的一個突破口,所以他才和其結拜;而二郎神楊戩這次的戲份也加重了,他成為了鬱郁不得志鎮守南天門的「臥底」,被牛魔王給策反。而玉皇大帝周潤發的戲份被徹底加重,也是人物性格改動最大的一位,原著里懦弱無能,連成為昏君的能力都沒有,完全是個無能的庸君;到了《大鬧天宮》裡,他身為天庭的總BOSS,有著一身高強武藝,開始率領眾天兵天將,與孫悟空和牛魔王。

至於原著里完全沒有的原創人物九尾狐,則是一個順應當下魔幻潮流而加入了新角色。就連小倩這種家喻戶曉的女鬼都變成了狐妖,《大鬧天宮》裡出現一隻狐狸也就沒什麼好稀奇的,她是牛魔王的寵物,被其送去和幼年的孫悟空結識,再在合適的機會弄死她,成為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原動力之一。比起原著的酒醉發瘋,這個動機來得更充沛,也更有說服力。雖然電影裡努力地讓孫悟空和九尾狐要發展那麼一段初戀愛情故事,不過並沒有過分的渲染這猴子和狐狸之前的跨物種之戀,只是點到即止,收斂得很體面。真想看美猴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觀眾,恐怕是要失望了。

3D特效應該是要被稱讚的一個重點。做了三年的特效場面讓這部電影成為迄今為止華語電影裡效果最好的一部大片,龍宮、花果山、天庭三個重點場面都被刻畫得氣勢恢宏,有模有樣。此外由於有IMAX的巨幕格式,讓這部《大鬧天宮》在光影體驗上到達了頂級水準,因此有條件的觀眾,看巨幕是最值得的,震撼程度非比尋常。

甄子丹的孫悟空造型維持著原著的設定,甚至連姿勢和神態都學足,絕對沒有什麼搞什麼大膽的創新意識,倒是略嫌保守;牛魔王由於是郭富城來扮演,為了讓他的帥氣不被掩蓋,大部分時間牛魔王的「牛」字,只用了額頭上的兩個牛角來體現,維持了他的俊俏模樣。最濃墨重彩的還是周潤發扮演的玉帝,其威嚴的氣場鎮壓全戲,完全刷新了之前庸庸碌碌只知吃喝玩樂,有事就求助如來個觀世音的無能庸君形象,手持利劍熟練操作各種魔法,力抗牛魔王百萬大軍面不改色心不跳,打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最後在破敗的天庭前與握手言和的孫悟空談笑風生更是強者風範,成為《大鬧天宮》裡最讓人心悅誠服的角色。

用數億投資和甄子丹郭富城周潤發這種華語演員的頂級配置去製作《大鬧天宮》,是一件好事,這部戲能夠成功,相信不光是四大名著,還會有更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被陸續搬上銀幕。中國有自己的一套奇幻故事體系,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何其快哉!

大鬧天宮影評(二)

記得小時候,別人問我」你最喜歡的英雄是什麼?」我總是脫口而出「孫悟空「。我想很多人的童年裡最棒的英雄應該都是它吧,這就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東方超級英雄,它不像鋼鐵俠有那麼炫的裝備,不想蝙蝠俠有那麼土豪。它就是一個護送師傅取經的猴子,但它的善良、正義、不阿的情懷和追求讓我為它著迷。

自從六小齡童讓西遊記成為經典之後,層出不窮的西遊作品讓人咋舌,更是從電影螢屏轉戰到了大熒幕。去年的西遊降魔篇今年的大鬧天宮,雖然題材一樣,但感覺後者的用心程度更勝一籌。三年磨一劍的3D巨製比起星爺的小情小愛顯得更大氣。西遊降魔篇這部電影,雖然在大年初一上映,批著賀歲的外衣,卻完完全全不是一部賀歲劇該有的樣子,它就是一封十多年後星爺補給朱茵的情書罷了。如果說星爺的「西遊夢「是愛情,那麼大鬧天宮帶給我們的」西遊夢「就是真實,它用3D的表現方式圓了我們心中的英雄夢,在驚嘆特效的同時也讓齊天大聖在我們眼前活蹦亂跳起來,雖然觸摸不到,但同樣喚起了我們童年「西遊夢」美好回憶。

大鬧天宮影評(三)

去年過年,我跑去看《西遊降魔篇》,深感其風味東西合璧,寫影評時起名《一盤西味中餐》。趕了巧,今年賀歲大片又是西遊題材。《大鬧天宮》雖比《降魔篇》忠實原著,但看完最深的感受是,西餐味道比去年更重,像是又吃了一根肯德基賣的油條。於是偷個懶,這篇就叫《又一盤西味中餐》吧。

《西遊記》小說里哪有什麼魔界,這個詞太西化。《大鬧天宮》的世界觀是神魔人三界,儼然好萊塢電影《驚天戰神》裡演繹的希臘神話,故事背景也是神魔大戰換得千百年和平,魔族被封存,逆襲的關鍵在於一個人界之子。視覺風格亦很洋涇浜,高居天庭的神殿金碧輝煌,高貴典雅,氣派逼人,神界大佬們金盔銀甲,貴族范兒十足;魔界——火焰山酷似《指環王》索隆的老巢,陰森可怖,岩漿流淌,怪獸個個面目可憎,舉止猥瑣,那個不見面目的術士頂著一個索隆般的獨眼,神神叨叨著預言,一副西方神話片裡女巫的架勢。

主角孫悟空走的更是不循原著的非常路,想來六小齡童看完,少不得要牢騷一番(寫完此文才聽聞六小齡童的父親去世,老人家一路走好,希望不是被本片氣的)。首先強調他的出身,視覺化了以往只存於傳說的女媧晶石,女媧的「神銜」高過玉帝,為齊天大聖的絕世戰力(不好說是絕世武功,後面會解釋)提供了說服力。

晶石中萌芽的胚胎,視覺風格類似《2001:太空漫遊》片末的「星孩」,喚起對生命的敬畏。小猴子萌態可掬,惹人憐愛,反倒是後來甄子丹扮活潑的本尊,瞧著有點歇斯底里病的症狀,不太容易消受。煉丹爐一段里脫胎換骨,鳳凰涅槃,令我想起《大話西遊》至尊寶的變身,這裡砸中了我的淚點,不知是影片本身的感染力,還是回憶中的情懷所致。

整部《西遊記》故事,孫悟空當然是英雄;可單看「大鬧天宮」一段,卻不見得,因為鬧得有點過頭,更像個反角。原著中,這是表現叛逆對體制的反抗,而電影沒有如此多篇幅說個究竟。可既然是孫悟空主角,又必須強化他的正義性,「撥亂反正」,還得大幅改動前因後果,於是故事變成了一個桀驁又帶反智傾向的反英雄,如何遭人利用,當了一回槍使,大徹大悟後修煉成救世主,力挽狂瀾。其成長軌跡與綠巨人多有交疊。

原著小說里,孫悟空大鬧天宮根本沒打進凌霄寶殿,玉帝更無鑽到龍椅下的狼狽相,都是後來影視作品虛構。電影的潛規則只許誇張,導致天庭群雄的戰鬥力被進一步弱化。玉帝這個自稱朕的傢伙,只是個法力鼎盛的武將而已,猶在頂尖高手二郎神之上。這又是西方魔幻片的設定,國王(皇帝)通常是最能打架的,無論亞瑟王,蠻王柯南,貝奧武甫還是阿拉貢。這改動倒也有益,一直以來都有孩子問,玉帝這麼弱怎麼當老大的,如今該滿意了吧。

說到打架,之前跟朋友開玩笑,說甄子丹版孫悟空打起來會不會跟葉問和MMA選手很像。本來只是調侃之言,不想卻成了真。甄子丹大概為了證明,厚厚的化妝下確是他本人出演,不惜重施《葉問》、《導火線》的技法,調戲師兄那一場,十分顯眼地使出詠春快拳,凌空鎖技,後來對付二郎神,還有一陣混合格鬥的騎身打頭,好在都只使到一半,就換做了威亞雜技,否則真要把天庭變成UFC格鬥場了。

我之所以不說孫悟空有「絕世武功」,因為在影片中,「武術」意義上的過招實在有限。神魔用兵器交戰一番後,使出的大招都不在武功範疇。牛魔王被玉帝重擊,落地後拖出長長的深溝,或被孫悟空打得身體失控,洞穿大殿,砸裂地板,兩頭巨獸摟抱著將磚石撞得稀巴爛,這些都是漫畫英雄電影的路數。()影片突出的並非招式的精巧、內功的奧妙,而是一種絕對力量壓倒一切的粗暴偉力。我認同這種設定,神魔打架必有超凡脫俗之處,哪能跟武俠片裡的凡人、低等級的天兵那樣,一招一式規規矩矩的。

誠然,影片有濃重的西方魔幻科幻味,但我認為,並不適合西方人看。如果出口到北美,估計票房不會樂觀。情節上設定的「冬粉向」是一大原因。比如,孫悟空只是望了一眼定海神針,東海龍王便知他要取走,若讀過原著,毫無理解障礙,但老外會看不出來,因為敘述匆匆,鋪墊不足。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部亞瑟王電影反覆吹噓亞瑟王天賦異稟,卻不交代石中劍多難拔,不諳凱爾特神話的觀眾肯定一頭霧水。

本片的文化背景更無法完整地傳達給老外,反而很容易體現文化差異。舉個例子,玉帝的化身是一條巨龍,頭號反派牛魔王與之對抗,在西方觀念里,豈不成了中世紀傳奇里的屠龍勇士嗎?雖說東西方龍的涵義天差地別,但在通俗文化里,往往被粗暴地等同視之,指望老外扭轉觀念,怕是不現實了。對於熟悉西遊故事的中國觀眾,《大鬧天宮》的簡約恰到好處,不拖不沓,所以是老少鹹宜的賀歲佳片,而老外無法跨域這道文化溝壑。

最後說個題外話,即雷人台詞。個人覺得,雖有黃子恆這個擅寫雷片的編劇掛名,本片並無真正意義上的雷句。比如那句「天上冷,飛來飛去多穿點」,單獨聽來確實神經錯亂,但通篇來看,正是孫悟空性格所致。當時他是個完全不懂禮數、隨心所欲的潑猴,前面拜師時候,翻跟斗尾巴抽打同門,心知不對,卻不懂道歉,只是換了個姿勢,「愛在心口難開」正是他的作風。若是臨別之時,真的性情一變,說出什麼深情又得體的告別辭來,那反而雷人了。

返回頂部